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對中國的啟示--人民日報【國際金融報】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2011-9-13 07:04| 發布者: 騏驥| 查看: 1010|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賢|來自: 易富賢網易博客

摘要: 人口結構應與經濟和諧聯動 ——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的人口政策對中國的啟示 易富賢 【 國際金融報 】( 2011年09月13日 第 08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9/13/content_9 ...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對中國的啟示--人民日報【國際金融報】 - 易富賢 - 易富賢的博客
 
人口結構應與經濟和諧聯動

——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的人口政策對中國的啟示

易富賢 【 國際金融報 】( 2011年09月13日 第 08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9/13/content_922376.htm?div=-1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對中國的啟示--人民日報【國際金融報】 - 易富賢 - 易富賢的博客

社會越發達,生育率(婦女人均生孩子數)越低。而要維持人口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生育率必須在世代更替水平,對中國來說需要生育率在2.3以上,也就是主流家庭生育三個孩子。不同的人口政策,對短期的總人口影響並不大,但一百年、兩百年回過頭來看,發現當年人口政策差之毫厘,足以改變今後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

       

  法 國

  兩次跳躍上升

  法國由於採納馬爾薩斯人口論——『人口增加是幾何級數,物產增加是算術級數』,生育率在19世紀後期就快速下降。

  法國生育率在20世紀初就低於2.9,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更是出現跳躍性下降。這引起法國政界和學界的擔憂,戰後出台一系列人口發展政策,如制定多子女家庭卡制度,給生育8個或以上孩子的女性頒發『法國家庭榮譽勳章』(這一制度延續至今);立法規定不僅墮胎是非法,而且傳播避孕方法也是非法。1920年生育率回升到2.69,是1916年(出生38.5萬)的2倍多。法國的人口發展政策如此有效的原因:1.戰爭結束後,原先奔赴前線的部分育齡人口返回,經濟復甦,出現補償性生育高峰;2.法國在『生育的經濟規律』上是超前的,容易回覆常態;3.法國禁止墮胎和傳播避孕方法後,有效地增加了避孕難度;4.法國的生育率只是短時五年降至1.6以下,大眾的生育心理還沒固化,經濟模式也還沒畸形化,容易恢復常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1941年法國出生人口降至52萬人。戰後法國政府再次出手,出生人口回升到1947年的87萬。假如法國出生人口沒有上世紀20年代、上世紀40年代這兩次跳躍性上升,那麼法國早已因為老年化而崩潰。

  德 國

  生育率一蹶不振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出現生育率的大幅下降,生育率由1913年的3.9下降到1917年的1.95。戰後德國也出現補償性生育高峰,1920年生育率回升至3.38,出生人口增加到160萬(是1916年的1.78倍)。不過,德國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都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並且其後生育率不斷下降,出生人口降至1933年的97萬後生育率開始回升,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生育率又快速下降,1945年的時候降至1.36。二戰結束後,出現補償性生育高峰,東、西德在1960年代中期生育率均達到2.5左右,其後生育率又快速下降。西德生育率繼續緩慢下降;而東德由於出台了鼓勵生育政策,生育率回升到接近2.0的水平,然後又緩慢下降。1990年德國統一前,東、西德的生育率均為1.4左右。德國統一後,前東德地區生育率快速下降,到1994年僅為0.77。2000年之後,德國東西部生育率趨同在1.35左右。近年德國每年出生67萬人左右,只有上世紀60年代的50%。

  日 本

  鼓勵優生優育

  日本在二戰之前,是鼓勵生育,明治初年採取獎勵生育政策。1941年頒布【確產人口政策綱要】,鼓勵一對夫婦生育5個孩子。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資料,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每年出生人口仍然穩定在220萬左右。二戰結束後,日本出生人口下降到1946年的157.6萬人。1947年、1948年、1949年出現了三年出生高峰,戰後這三年的出生高峰『團塊世代』奠定了幾十年的繁榮,但當時日本政界和學界對出生高峰極為驚恐,1949年內閣成立『人口問題審議會』。同年,眾議院通過『關於口問題決議案』,決定健全和普及家庭生育計劃。1954年,要求把節育作為家庭計劃的一部分。生育率從1949年的4.3急劇下降到1956年的2.2。

  1940年代的出生高峰在1960年代到了生育年齡,日本又出現一個出生高峰,每年出生人口由1961年的161萬增加到1973年的211萬。這又引起日本政界和學界的不安,1974年4月,經『人口問題審議會』通過,正式發表【人口白皮書】,強調日本的人口問題是世界上最尖銳的,把靜止人口作為日本的發展目標,並把優生優育放到首位。日本生育率從1974年的2.1降低到1975年1.9、1990年的1.5,1997年之後生育率穩定在1.3左右。2009年日本只出生108.7萬人,不到戰前的50%。

  美 國

  兩次出生高峰

  美國國力強盛,很大程度得益於兩次出生高峰。大蕭條時期的1933年,美國生育率快速下降到2.17,年出生人口下降到230.7萬。羅斯福實行新政之後,經濟得以恢復,出現了一次大的出生高峰,年出生人口增加到1943年的310.4萬、1947年的381.7萬、1957年的430萬。

  20世紀70年代美國與歐洲一樣出現生育率下降,在1976年美國生育率降低到1.74;1980年裡根總統執政後,傳統的生育文化得以恢復,並在經濟政策上進行了有利於生育的改革,1990年生育率上升到2.08,年出生人口上升到416萬(是1976年的1.31倍)。

  比 較

  人口結構決定經濟結構

  人口結構決定了經濟結構。1951年,日本GDP只相當於美國的4.3%,人均GDP只相當於美國的8.3%,但由於在1950年前生育率較高,繁衍了大量的年輕勞動力,1950年中位年齡只有22.3歲(美國是30歲),勞動力與老人比例是12.5∶1,經濟朝氣蓬勃,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經濟體;1980年日本GDP相當於美國的39.5%,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78%,1980年日本勞動力與老人比例還高達7.7∶1,經濟呈加速上升態勢,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均GDP超過美國。

  但是,長期的低生育率,使得日本勞動力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減少,經濟上升勢頭嘎然而止,國力開始『日』薄西山,2005年人均GDP只相當於美國的85%。2010年日本中位年齡為44.7歲(美國為36.9歲),2050年將是56歲(美國是40.1歲)。2010年日本勞動力與老人的比例是2.86∶1,2050年將降低到1.33∶1。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調查,到2024年,日本家庭的收入只相當於1997年的水平。

  2008年開始,德國出現了戰後最大經濟衰退。從人口結構看,德國可能正在走日本1990年經濟衰退的老路。法國目前經濟與德國相差無幾,但從人口結構看(2050年德國中位年齡是53歲,法國是43歲),法國的未來遠遠比德國要好。

  一戰後法國年出生人口是戰前2.18倍,德國是戰前的1.78倍。二戰後法國年出生人口是戰前的1.67倍。日本1947年出生人口是1946年的1.7倍。假如中國停止計劃生育,如果年出生人口由目前的1500萬增加到2550(1500×1.7=2550),長遠來說這將是中國經濟的救命稻草。

  在現代的生育經濟模式下,生育率很難大幅回升。1966年是日本不吉利的火馬年,部分人避開這年生孩子,生育率降到1.6(1964、1965年均為2.1)。照理說,1967年、1968年會出現補償性生育高峰,但這兩年生育率分別只有2.2、2.1,1966年少生的孩子並沒有『補生』出來。

  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倡『兩個就夠了』。生育率從1963年的5.01急劇下降到1977年的1.82。上世紀80年代該政策受到廣泛指責,新加坡政府取消了這個政策,並鼓勵生育。但生育率並沒有回升,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徘徊在1.7左右,現在降低到1.2左右。

  中國的計劃生育,部分地抑制了生育,倘若停止則會出現補償性生育。但中國的情況與當年法國等國有很大的不同。中國計劃生育三十多年,少生的文化已經成為大眾心理。中國經濟模式、分配製度、城市規劃、住房設計都是圍繞着獨生子女政策進行的。

  從生理和心理上分析,停止計劃生育後補償性出生高峰並不大。【2006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現在全國生育意願平均只有1.73。而36%左右的育齡婦女接受了輸卵管結紮手術,結紮婦女基本已生育二胎或以上,本來就不大可能準備再生育,並且即使做了輸卵管復通手術,成功率也不高。女性從27歲開始生殖力下降,1/8的家庭不孕不育,而補償性生育的主體是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婦女,但都已是高齡育齡婦女。

  中國過去十多年,每年出生人口能夠穩定在1480萬左右,近年還稍有上升,一方面是因為生育率穩定在1.4左右;另一方面是因為15-49歲總育齡婦女人數還一直在增加,2005年之後20-29歲黃金生育期婦女(70%以上的孩子是20-29歲婦女生育的)出現了一個高峰。但是總育齡婦女和黃金生育期婦女都在2011年達到頂峰,然後快速下降。15-49歲婦女將在2011年的3.61億的基礎上快速下降到2025年的2.85億;20-29歲婦女將在2011年1.02億的基礎上快速下降到2025年的0.62億(只是2011年的61%)。這就意味着即便中國生育率能夠穩定在目前的水平,每年出生人口仍將由目前的1480萬左右下降到2025年的900萬左右,而那時每年將死亡1300多萬。而依照韓國情況看,中國如果僅僅停止計劃生育而不鼓勵生育,2025年生育率也只有1.12,只出生800萬人口。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對中國的啟示--人民日報【國際金融報】 - 易富賢 - 易富賢的博客

 

  部分人口學家不希望出現補償性高峰,是因為他們一直認為人口是負擔,他們希望通過二胎過渡方案將這個高峰過渡掉。但既然人口是最寶貴的資源,那麼補償性高峰越高越好。如果通過過渡方案將補償性高峰過渡掉,民族的希望也被過渡掉。對待補償性出生高峰的態度,反映出不同的人口觀和歷史觀。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