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1-9-13 07:04| 發佈者: 骐骥| 查看: 988|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贤|來自: 易富贤网易博客

摘要: 人口结构应与经济和谐联动 ——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易富贤 《 国际金融报 》( 2011年09月13日 第 08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9/13/content_9 ...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人口结构应与经济和谐联动

——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易富贤 《 国际金融报 》( 2011年09月13日 第 08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1-09/13/content_922376.htm?div=-1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社会越发达,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子数)越低。而要维持人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生育率必须在世代更替水平,对中国来说需要生育率在2.3以上,也就是主流家庭生育三个孩子。不同的人口政策,对短期的总人口影响并不大,但一百年、两百年回过头来看,发现当年人口政策差之毫厘,足以改变今后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法 国

  两次跳跃上升

  法国由于采纳马尔萨斯人口论——“人口增加是几何级数,物产增加是算术级数”,生育率在19世纪后期就快速下降。

  法国生育率在20世纪初就低于2.9,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更是出现跳跃性下降。这引起法国政界和学界的担忧,战后出台一系列人口发展政策,如制定多子女家庭卡制度,给生育8个或以上孩子的女性颁发“法国家庭荣誉勋章”(这一制度延续至今);立法规定不仅堕胎是非法,而且传播避孕方法也是非法。1920年生育率回升到2.69,是1916年(出生38.5万)的2倍多。法国的人口发展政策如此有效的原因:1.战争结束后,原先奔赴前线的部分育龄人口返回,经济复苏,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2.法国在“生育的经济规律”上是超前的,容易回复常态;3.法国禁止堕胎和传播避孕方法后,有效地增加了避孕难度;4.法国的生育率只是短时五年降至1.6以下,大众的生育心理还没固化,经济模式也还没畸形化,容易恢复常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法国出生人口降至52万人。战后法国政府再次出手,出生人口回升到1947年的87万。假如法国出生人口没有上世纪20年代、上世纪40年代这两次跳跃性上升,那么法国早已因为老年化而崩溃。

  德 国

  生育率一蹶不振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出现生育率的大幅下降,生育率由1913年的3.9下降到1917年的1.95。战后德国也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1920年生育率回升至3.38,出生人口增加到160万(是1916年的1.78倍)。不过,德国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都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并且其后生育率不断下降,出生人口降至1933年的97万后生育率开始回升,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生育率又快速下降,1945年的时候降至1.36。二战结束后,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东、西德在1960年代中期生育率均达到2.5左右,其后生育率又快速下降。西德生育率继续缓慢下降;而东德由于出台了鼓励生育政策,生育率回升到接近2.0的水平,然后又缓慢下降。1990年德国统一前,东、西德的生育率均为1.4左右。德国统一后,前东德地区生育率快速下降,到1994年仅为0.77。2000年之后,德国东西部生育率趋同在1.35左右。近年德国每年出生67万人左右,只有上世纪60年代的50%。

  日 本

  鼓励优生优育

  日本在二战之前,是鼓励生育,明治初年采取奖励生育政策。1941年颁布《确产人口政策纲要》,鼓励一对夫妇生育5个孩子。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资料,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每年出生人口仍然稳定在220万左右。二战结束后,日本出生人口下降到1946年的157.6万人。1947年、1948年、1949年出现了三年出生高峰,战后这三年的出生高峰“团块世代”奠定了几十年的繁荣,但当时日本政界和学界对出生高峰极为惊恐,1949年内阁成立“人口问题审议会”。同年,众议院通过“关于口问题决议案”,决定健全和普及家庭生育计划。1954年,要求把节育作为家庭计划的一部分。生育率从1949年的4.3急剧下降到1956年的2.2。

  1940年代的出生高峰在1960年代到了生育年龄,日本又出现一个出生高峰,每年出生人口由1961年的161万增加到1973年的211万。这又引起日本政界和学界的不安,1974年4月,经“人口问题审议会”通过,正式发表《人口白皮书》,强调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世界上最尖锐的,把静止人口作为日本的发展目标,并把优生优育放到首位。日本生育率从1974年的2.1降低到1975年1.9、1990年的1.5,1997年之后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2009年日本只出生108.7万人,不到战前的50%。

  美 国

  两次出生高峰

  美国国力强盛,很大程度得益于两次出生高峰。大萧条时期的1933年,美国生育率快速下降到2.17,年出生人口下降到230.7万。罗斯福实行新政之后,经济得以恢复,出现了一次大的出生高峰,年出生人口增加到1943年的310.4万、1947年的381.7万、1957年的430万。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欧洲一样出现生育率下降,在1976年美国生育率降低到1.74;1980年里根总统执政后,传统的生育文化得以恢复,并在经济政策上进行了有利于生育的改革,1990年生育率上升到2.08,年出生人口上升到416万(是1976年的1.31倍)。

  比 较

  人口结构决定经济结构

  人口结构决定了经济结构。1951年,日本GDP只相当于美国的4.3%,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8.3%,但由于在1950年前生育率较高,繁衍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1950年中位年龄只有22.3岁(美国是30岁),劳动力与老人比例是12.5∶1,经济朝气蓬勃,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体;1980年日本GDP相当于美国的39.5%,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78%,1980年日本劳动力与老人比例还高达7.7∶1,经济呈加速上升态势,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

  但是,长期的低生育率,使得日本劳动力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经济上升势头嘎然而止,国力开始“日”薄西山,2005年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85%。2010年日本中位年龄为44.7岁(美国为36.9岁),2050年将是56岁(美国是40.1岁)。2010年日本劳动力与老人的比例是2.86∶1,2050年将降低到1.33∶1。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调查,到2024年,日本家庭的收入只相当于1997年的水平。

  2008年开始,德国出现了战后最大经济衰退。从人口结构看,德国可能正在走日本1990年经济衰退的老路。法国目前经济与德国相差无几,但从人口结构看(2050年德国中位年龄是53岁,法国是43岁),法国的未来远远比德国要好。

  一战后法国年出生人口是战前2.18倍,德国是战前的1.78倍。二战后法国年出生人口是战前的1.67倍。日本1947年出生人口是1946年的1.7倍。假如中国停止计划生育,如果年出生人口由目前的1500万增加到2550(1500×1.7=2550),长远来说这将是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

  在现代的生育经济模式下,生育率很难大幅回升。1966年是日本不吉利的火马年,部分人避开这年生孩子,生育率降到1.6(1964、1965年均为2.1)。照理说,1967年、1968年会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但这两年生育率分别只有2.2、2.1,1966年少生的孩子并没有“补生”出来。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倡“两个就够了”。生育率从1963年的5.01急剧下降到1977年的1.82。上世纪80年代该政策受到广泛指责,新加坡政府取消了这个政策,并鼓励生育。但生育率并没有回升,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徘徊在1.7左右,现在降低到1.2左右。

  中国的计划生育,部分地抑制了生育,倘若停止则会出现补偿性生育。但中国的情况与当年法国等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计划生育三十多年,少生的文化已经成为大众心理。中国经济模式、分配制度、城市规划、住房设计都是围绕着独生子女政策进行的。

  从生理和心理上分析,停止计划生育后补偿性出生高峰并不大。《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现在全国生育意愿平均只有1.73。而36%左右的育龄妇女接受了输卵管结扎手术,结扎妇女基本已生育二胎或以上,本来就不大可能准备再生育,并且即使做了输卵管复通手术,成功率也不高。女性从27岁开始生殖力下降,1/8的家庭不孕不育,而补偿性生育的主体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妇女,但都已是高龄育龄妇女。

  中国过去十多年,每年出生人口能够稳定在1480万左右,近年还稍有上升,一方面是因为生育率稳定在1.4左右;另一方面是因为15-49岁总育龄妇女人数还一直在增加,2005年之后20-29岁黄金生育期妇女(70%以上的孩子是20-29岁妇女生育的)出现了一个高峰。但是总育龄妇女和黄金生育期妇女都在2011年达到顶峰,然后快速下降。15-49岁妇女将在2011年的3.61亿的基础上快速下降到2025年的2.85亿;20-29岁妇女将在2011年1.02亿的基础上快速下降到2025年的0.62亿(只是2011年的61%)。这就意味着即便中国生育率能够稳定在目前的水平,每年出生人口仍将由目前的1480万左右下降到2025年的900万左右,而那时每年将死亡1300多万。而依照韩国情况看,中国如果仅仅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2025年生育率也只有1.12,只出生800万人口。

法德美日的人口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 - 易富贤 - 易富贤的博客

 

  部分人口学家不希望出现补偿性高峰,是因为他们一直认为人口是负担,他们希望通过二胎过渡方案将这个高峰过渡掉。但既然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那么补偿性高峰越高越好。如果通过过渡方案将补偿性高峰过渡掉,民族的希望也被过渡掉。对待补偿性出生高峰的态度,反映出不同的人口观和历史观。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