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放开二胎条件成熟了吗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1-3-14 15:22| 發佈者: 济世| 查看: 1143| 評論: 0|原作者: 何亚福|來自: 何亚福网易博客

摘要: 2011 年 03 月 14 日 来源: 广州日报    今年的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放开二胎政策。这一话题迅速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支持放开二胎政策的网友超过了一 ...

    20110314  来源: 广州日报 
 

   今年的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放开二胎政策。这一话题迅速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支持放开二胎政策的网友超过了一半。

 

  赞成:

  二胎放开不会导致人口暴涨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冬玉在提案中指出,30年来我国已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面临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风险和养老风险,还有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女养老风险、结构缺损风险,社会的发展风险、国防风险和责任风险等。这也是放开二胎的最大理由。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认为二胎政策一旦放开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他说,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别是本地常住人口。因为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高了许多,且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也符合国际规律,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会下降。

  低生育水平已经维持2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提出, 2009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只有5.05%。,相比1970年的25%。大幅下降。中国低生育水平已经维持了20年,一对夫妇平均只生1.7个孩子,而世代更替需要达到2.1才能够得到保证。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口数已经从1982年的4.9%上升到2005年的7.63%。如果继续维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60年内,老年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到2020年达到13.7%2026年将达到28.4%,这将远远高于目前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

  资源、就业和环境都不是理由

  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何亚福在其博客中提出,资源有限、就业难和环境都不能作为计划生育的理由。他认为,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表面上“人均资源”越来越少,但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大,所以实际拥有的人均资源反而越来越多。就某一种具体的资源来说,当然有限,但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只要科学技术在进步,资源永远也不会枯竭。其实最根本的、最大的资源就是——人的智慧。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人们对环境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人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

  人口数量的多少与失业率没有必然关系。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或过剩人口的时候,不是人口出了问题,而是社会出了问题,要改革而不是要减少人口。例如,在1929~1933年,美国人口只有1.2亿,失业率高达25%。然而,美国人口在200610月突破3亿时,失业率只有4.5%。计划生育不但无助于降低中国的失业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失业。因为小孩数量减少,内需减少,而内需不足恰恰是制约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阻力。

 

     反对:

  人口基数大一胎很必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的程恩富作客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他认为不需要调整人口政策。第一,中国的资源已经到了极限,第二,生态也达到极限了,第三,我们人口基数那么大,必须长期实行一胎制的计划生育,使总人口能够从15亿人降为5亿左右,这样我们的人均GDP、人均生活水平,都能接近和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他认为,即使实施一胎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和青壮年人口减少,劳动力问题也可以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

  建议:

  人口政策调整分“三步走”

  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参与独生子女政策设计的田雪原曾向中央提交一份关于人口政策的建议,其中设计了人口政策调整的“三步走”时间表。第一步,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这一步现已在城镇实施。第二步,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目前可以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城镇则在2010年以后组织实施为宜。第三步,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的前提下,农村可不分性别普遍生育两个孩子。

  只生一胎或二胎都是计划生育

  媒体评论员梁永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节目中表示,二胎政策的开放并不是要推翻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也好,生两个孩子也好,都是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量控制,也应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给大家更多的个人的选择。 (谭敏 综合整理)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