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陳友華教授的『四步走』方案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2011-7-4 12:49| 發布者: 廬陵白石| 查看: 1024| 評論: 0|原作者: 何亞福|來自: 何亞福網易博客

摘要: 何亞福 2011年第7期【中國改革】雜誌發表了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友華的一篇文章【建言生育政策調整】,他在文章中說:『就理想目標而言,中國近期應普遍允許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但是,考慮到生育政策調整可 ...
        何亞福

2011年第7期【中國改革】雜誌發表了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友華的一篇文章【建言生育政策調整】,他在文章中說:『就理想目標而言,中國近期應普遍允許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但是,考慮到生育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生育潛能的集中釋放,加之政策調整帶來的利益格局調整,建議生育政策調整採取「四步走」戰略:第一步,從現在起到2014年,普遍允許夫婦一方爲獨生子女(單獨)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同時允許再婚夫婦無條件至少生育一個孩子;第二步,從2015年開始至2019年,普遍允許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第三步,從2020年開始至2024年,對生育數量不加任何限制;第四步,從2025年開始鼓勵生育。』

雖然陳友華教授不是人口學系,但由於如下兩個原因,仍可稱他爲人口學家:第一,社會學與人口學相關,所以,中國人民大學有一個社會與人口學院;第二,他發表過很多關於人口問題的文章,併兼任中國人口學會理事。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和陳友華都屬於體制內比較開明的人口學家,我也贊成陳友華的一些觀點(例如,我贊成他的文章【關於生育政策調整的若干認識問題】中的一些觀點),但我不贊成他的『四步走』方案,尤其反對『單獨二胎』方案。

有人看到『二胎』一詞,就把『單獨二胎』也稱爲放開二胎,按照這種邏輯,難道『雙獨二胎』也屬於放開二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中國早已放開二胎了。因此,我從來不把單獨二胎視爲放開二胎。我認爲,真正的放開二胎,是全面的、無條件的放開二胎。

從理論上來說,生育問題屬於公民的私生活領域,國家不應該規定公民生多少個孩子。因此,不論是二胎政策還是十胎政策都是錯誤的。從現實來說,多次生育意願調查結果顯示,現在絕大多數夫婦的生育意願不超過兩個孩子。如果放開二胎,滿足了絕大多數育齡夫婦的生育意願,計生委徵收到的『社會撫養費』大大減少了,計生委也幾乎失去存在的必要了。由此可以推斷,放開二胎距離取消計劃生育只有一步之遙。正因爲如此,計生委可以在『單獨二胎』上鬆口,但計生委決不會在全面二胎上鬆口。

長期實行二胎政策,會導致人口的消亡;但如果把放開二胎作爲取消計劃生育的一個跳板,也未嘗不可。因此,如果在『十一五』時期放開二胎,我認爲是有積極意義的;但現在放開二胎已經太遲了。儘管如此,如果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兩會上提出全面放開二胎的提案議案,並且沒有畫蛇添足地加上『禁止三胎』,我也不會攻擊他們。

然而,『單獨二胎』政策,無論是從生育權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生育率的角度來看,都沒有什麼積極意義。如果全國普遍實行『單獨二胎』政策,與現行生育政策相比,並沒有增加多少允許生二胎的人群,因爲農村地區本來是實行『一孩半』政策的。如果農村地區也實行『單獨二胎』,那麼由於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家庭相對來說並不多,非獨生子女夫婦第一胎生女孩也不能生二胎了。

按照陳友華的說法,之所以提出『四步走』方案,其中一個原因是『考慮到生育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生育潛能的集中釋放』,我不知道陳友華爲什麼要擔心『生育潛能的集中釋放』,難道是擔心70後夫婦生二胎?70後夫婦大多數不是獨生子女,因此大多數不符合『單獨二胎』政策。陳友華主張從2015年才開始普遍允許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那時70後夫婦基本上失去生育能力了。我以前的文章已說過:70後婦女對於中國人口結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爲很多70後婦女仍然願意生二胎,而80後婦女的生育意願普遍低於70後。如果70後婦女不能生二胎,那麼,當70後婦女徹底失去生育能力之後,中國人口將難逃雪崩之結局。

陳友華在文章中補充說:『以目前中國生育率變動趨勢看,中國生育政策調整的步伐可能還要進一步加快。極可能出現的是,2020年前,中國就要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了。』我想問:既然你認識到10年之內,中國極可能要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爲何你現在還主張第一步實行『單獨二胎』政策?爲何現在不立即取消生育限制?

雖然我不贊成陳友華的『四步走』方案,不過,在現行體制下,中國人口政策改革很可能是按照這『四步走』的趨勢。換言之,中國人口政策改革的時間表,很可能被陳友華不幸言中。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