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華南農業大學內藏徐光啟【農政全書】最早版本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0-11-9 08:00|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1256| 評論: 0|原作者: 徐靜、張貽發、蒙麗|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華農農史館,是廣東最大的農史類藏書點。不少藏書是國內孤本,極為珍貴。圖為記載龍眼的龍眼譜。  記者 駱昌威 實習生羅知鋒 攝 圖為華農農史館藏書【農政全書 ...

華農農史館,是廣東最大的農史類藏書點。不少藏書是國內孤本,極為珍貴。圖為記載龍眼的龍眼譜。  記者 駱昌威 實習生羅知鋒

圖為華農農史館藏書【農政全書】。記者 駱昌威 實習生 羅知鋒

  華南農業大學的農業歷史遺產研究室,有自己的圖書館,內藏3萬多冊古裝線書,儼然一個農史館。這裡藏有徐光啟【農政全書】的1639年刊印本,也是該書最早版本,鄭振鐸曾遍尋10年而不得。館內還有最早專門介紹廣東龍眼的專著【龍眼譜】,刊印於清朝道光年間。

內藏線裝古籍3萬多冊

  很多華農人也不知道學校有這麼多的古書。華農人文學院副院長倪根金教授介紹,農業歷史遺產研究室成立於19783月,前身是中國古代農業研究室,主要開發農業歷史文獻的征訪、典藏、保護、整理和研究等工作。研究室目前藏書近7萬冊,線裝古籍3萬多冊,善本古籍近2000冊,其中入選【中國善本總目】的有54種,他說:『館藏古農書種類在全世界都是最全的。』

  其中,明刊本有75970余冊,館藏最老的書名為【事物紀原】,是描寫萬事起源的專著,宋人所寫館藏明代刻本,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以【佘兼五先生詩鈔】為例,是清雍正年間嶺南名宿佘錫純的詩詞合集,全文由【K雲台詩鈔】、【粵秀詩鈔】、【江吟】三部分組成,此版為存世孤本,刻於雍正五年,其中有大量描寫嶺南地區民間風土人情的詩詞,在全國僅此一本。

【農政全書】保存基本完整

  不過,要說館中最引人注意的,應是徐光啟的1639年刊印的【農政全書】。【農政全書】基本囊括古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可說是古代農業的集大成者。

  1639年,是明崇禎十二年,徐光啟於1633年辭世,也就是說他離世後該書才得以出版。徐的弟子陳子龍從他的次孫許爾爵處得到草稿數十卷,乃刪其繁蕪,補其欠略,最後出版於蘇州。這個原刻本版心下方刻有『平露堂』字樣,所以叫做『平露堂本』(平露堂是陳子龍的堂號)。

  『平露堂本』已極其罕見。記者看到,在農史館中的這本【農政全書】顏色發黃,字體周正,有部分已經殘缺,但卻基本保留【農政全書】的整體結構。

  書籍的價值可以從這裡得到驗證。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先生,花10年時間遍尋此版本的【農政全書】,後雖得一品相不佳的版本,便已欣喜若狂,可見此版之不易得。

廣東龍眼最早專著【龍眼譜】

  龍眼與荔枝齊名,並稱閩粵佳果。荔枝有蔡襄撰【荔枝譜】一卷,徐渤續成【荔枝譜】三卷,都對福建產荔枝頗有讚譽,廣東人著【增城荔枝譜】早已失傳,龍眼卻是自古沒有專門的著述,也就是從道光年間趙古農撰【龍眼譜】,這一空白才被填補。

  【龍眼譜】作者趙古農,原名鳳宜,字聖伊,祖籍廣東番禺,清代嘉慶、道光人。趙氏以博雅多識著稱,且著書甚豐。阮元任兩廣總督時,曾聘請他修【廣東通志】。

  他所著的【煙經】,也是最早記載廣東煙草的專著,對煙的種植、分類和製作加以詳細闡釋。在『附鴉片煙』章節中,特別提到『物之害人之而人莫之悔者無如鴉片』,看來他也是一位抗煙人士。

  檳榔自古入醫方,其作為水果食用雖由來已久,但介紹其種植、功用等專書則向來沒有,寫成專著也是自趙古農【檳榔譜】始。在【檳榔譜】中,他對檳榔分開定義,『尖長有紫紋者為檳,圓大而矮者為榔』。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