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2010華人收藏家大會顯示中國收藏文化正向中國收藏學轉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0-11-12 08:00| 發佈者: 開元之治| 查看: 851| 評論: 0|原作者: 余傳詩|來自: 中華讀書報

摘要: 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收藏事業起了功不可沒的歷史作用。以『收藏: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為主題的『上海 2010 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與首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立意不同,此次大會除了總結歷史 ...

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收藏事業起了功不可沒的歷史作用。以『收藏: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為主題的『上海2010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與首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立意不同,此次大會除了總結歷史上收藏的經驗和理論,探索過去與未來的相互關係,還具備了雅集、論壇、出版和展覽四大功能。

延續首屆大會的傳統,組委會認真組織採訪和組稿,發佈了3大冊大會文獻共計113萬字。其一為【大會論文集】,共收錄文章8250萬字,集海內外專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分為理論篇、鑑定篇、考證篇、門類篇、地域篇、投資篇、市場篇、回憶篇、舊文重讀等專題,從不同的角度展現華人收藏家在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方面的經驗體會和研究成果。其二為【大會採訪錄】,共收錄文章6438萬字。秉承口述歷史的形式,旨在保存私家收藏的珍貴資料,組委會派員遍訪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香港、澳門、台灣等收藏界的前輩、新秀,更遠赴新加坡、紐約、三藩市等地拜訪當地藏界名宿,記錄了他們自己或前輩的收藏故事。受訪對象包括翁萬戈、饒宗頤、范曾、周功鑫、駱錦明、汪統、蔡一鳴、肖峯、黃貴權、沈懷祖、曹興誠、王剛、郭瑞騰、莊紹綏、海岩等名家,這些訪談錄透析出他們非凡的收藏曆程、豐富的家藏、獨到的心得和艱辛的付出,對業界同仁將有重要的啟示。其三為【中國收藏學初探】,由中國美術學院章利國教授領銜的課題組,國內多位專家合作完成這部專著,使本屆大會初步實現了從研究中國收藏文化到中國收藏學的轉變。

展覽是今年新增的項目。由北京和上海的部分藏家聯合舉辦的【京滬收藏家藏品邀請展】分3個部分:北京『十墨山房書畫藏品』、上海『曹王李白雅集』藏品和上海收藏家藏品。展品包括書畫、瓷器、古玩、家具、杯角、文房、銅鏡、印章等10余種品類400多件,同時出版展覽圖錄,極具研究價值。其中,『十墨山房書畫藏品』計80件,重點展示20世紀的近現代書畫,包括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等31位大師名家的精品力作。『曹王李白雅集』是滬上老幹部收藏家曹漫之、王一平、李研吾、白書章4人的藏品匯集,由其後人精心挑選供展,包括今古書畫、雜項。『海上收藏家藏品』是本次展出的精彩亮點,包括古代書畫、唐宋元明清及近代書畫70余件,其中不乏扛鼎之作。有3位藏家提供了47件高古瓷器,也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另外還有10件犀角、20面銅鏡以及70件印石作品。這個展覽讓與會者多了實物鑑賞和交流的機會,使大會看點增加。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