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作家經歷女兒語文教育:諸葛亮稱作孔明被判錯(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0-12-17 08:00| 發佈者: 沙坡| 查看: 843| 評論: 0|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孩子學了半個學期,肚子裏裝的都是垃圾,我們利用假期給她倒出來   葉開的專欄文章,從 2009 年 1 月開始發表,第一篇便是【語文的物化】。考慮到文章的風格比較犀利,曉蘇將專欄安排 ...

孩子學了半個學期,肚子裏裝的都是垃圾,我們利用假期給她倒出來

  葉開的專欄文章,從20091月開始發表,第一篇便是【語文的物化】。考慮到文章的風格比較犀利,曉蘇將專欄安排在了雜誌第70多頁的位置,避免『一上來就刺激到讀者』。

  結果,這些『火藥味兒很濃』的文章發表了兩期後,一位語文特級教師就打電話給曉蘇,質問道:『哪兒來一個瘋子在這兒胡說八道?』

  當時9歲的喬喬看了爸爸的文章,咯咯直笑。『我們都不喜歡語文課本。他寫得太好玩了。』她評價道。

  其實對於自己的語文課本,喬喬在一年級的時候還是感覺『挺好玩的』。她記得,一年級的語文書上有好多圖畫,有小動物,還講愛護環境,『看上去沒有那麼討厭』。

  翻開一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本,學到第40課【三過家門而不入】時,喬喬當年用紅筆在彩色書頁下角,吃力地寫下了『舍小家,顧大家』6個稚拙的字。她回憶說,語文老師告訴他們,『大家』裏有很多『家』,就是『國家』的意思。當時剛剛7歲的小姑娘,始終沒弄懂『大家』的具體意思,只是很固執地認為,『大禹就是一條魚,所以他才治水』。

  雖然很多東西搞不明白,但書本上的圖案還是吸引了喬喬。『當時我覺得,哇,好奇妙哦!』她邊說邊做出誇張的表情。

  當時在課堂上,老師寫什麼她就跟着一筆一划地模仿。回到家裏,她則開心地看【小小建築師巴布】、【貓和老鼠】等動畫片和【哈哈畫報】上的漫畫。

  這種開心的笑聲時常在葉開家裏響起,前4個學期,喬喬經常拿回滿分的語文成績單。

  但到了三年級,寫作文成了語文課上的重頭戲。同學的書包裏,慢慢開始有了【優秀作文選】。看到有同學買『作文套餐』,喬喬出於好奇借過來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想看第二眼。她還是喜歡爸爸不久前給她買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其次是【林格倫文集】。

  可是她只有先寫完作業,才能看這些書。她開始打自己的小算盤,養成了到處藏書的習慣。在寫作業、彈鋼琴時,甚至是語文課堂上,她都會時不時偷偷地瞄上這些書兩眼。

  語文課本開始變得讓她『一點都不喜歡』。她更不喜歡的是書包裏的教輔書【一課一練】,這佔據了她課後很多時間。

  比如,根據教輔材料,喬喬每天需要填很多反義詞和近義詞,這常常讓她的博士父母為難。他們不願像其他父母那樣給女兒買【近義詞詞典】或【反義詞詞典】,於是就安慰女兒:『我們認識出這些教輔書的人,這東西他們自己的小學不用,自己的孩子也不用,你就隨便應付一下算了吧。』

  一次假期快結束時,喬喬的班主任來家訪,問孩子這個假期都在做什麼。葉開笑着回答:『忙着倒垃圾。』

  這讓年輕的女英語老師一愣,沒有反應過來。葉開馬上解釋說,『孩子在學校學了半個學期的語文,肚子裏裝的都是垃圾,我們利用假期給她倒出來。』

  『倒垃圾』的方法,則是給孩子買經典作品閱讀。在意識到孩子語文教材中的問題後,葉開給女兒買了一個四層的書架,書架上多了【哈利・波特與密室】等【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續集,也有了【窗邊的小豆豆】、【唐詩三百首】等名著。

語文教育時至今日還在表演和說謊,不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這些剛剛擺上書架的書,很快就被喬喬一本一本地『消滅』掉。在咬着指頭,發出一次次咯咯的笑聲後,喬喬也把【哈利・波特】裏的女主角赫敏奉為自己的偶像。

  葉開因勢利導,告訴喬喬,不僅小說和電影中的赫敏很聰明,現實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也很聰明,考上了美國很好的大學。於是,沃特森也被喬喬視為榜樣。

  在三年級以前,喬喬在課堂上很少說話,但看到小說裏赫敏在上課時經常舉手提問,她決定向偶像看齊。以後上課時,腦袋後晃動着兩個馬尾辮的喬喬,經常把手舉得很高,希望老師能叫自己起來回答問題。

  可是,她很無奈地發現,自己的想法經常和老師的不一樣,尤其是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喬喬撇着嘴,一本正經地說:『我語文課上喜歡發言,就是有時候沒有辦法說到點子上,老師的那個點子上。』

  有一次,老師講互聯網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時,強調好處是『可以查閱信息學習』。喬喬則認為互聯網可以讓自己玩更多的遊戲,因為她從4歲上幼兒園小班時,就開始登陸迪士尼網站,玩小熊維尼吃蜂蜜字母的網絡遊戲。這種觀點,得到其他同學異口同聲地支持。語文老師只是咧嘴一笑,什麼都沒說。

  喬喬只愛看書,對穿着不在意,但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她喜歡在課堂上舉手,偶爾甚至會插老師的話,常常有人在課後說她愛出風頭。有一次下課後,她走到一個這樣評價她的男生面前,對着他的耳朵大吼大叫。

  『他們對個人的尊嚴不是很看重。可是,如果你有很高的尊嚴的話,那別人就沒辦法破壞你的立場。』小姑娘義正辭嚴地解釋自己的行為,她認為當時自己必須要表明立場。

  但有時候,喬喬的堅定立場並不起作用。

  2009年秋天,葉開的專欄已經寫到了第10篇。他第一次參加了女兒的語文公開課。課上老師講的是課文【帶刺的朋友】。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電視機、投影儀等設備齊全;學生6人一組,課桌面對面拼在一起,像圓桌會議一樣便於分組討論,頗有一種民主、平等、交融的氣氛。

  課堂上一讓提問,葉開就看見喬喬把右手舉得高高的,但老師就是不點她。後來老師說換個方式,找不舉手的同學提問,喬喬故意把手放下,但依舊沒被點到。葉開在後面看着,覺得一陣陣心酸。

  後來喬喬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提問的機會,老師卻回答不出她的問題。『這個問題等我們深入了解之後再回答。』喬喬以朗誦的口氣,模仿了老師一年多以前說的這句話。

  回家後,葉開查閱資料發現,【帶刺的朋友】改編自一位作家的文章,編者對這篇文章進行刪節和修改後,導致課文前後邏輯接不上,所以老師根據課文確實回答不出喬喬的問題。

  喬喬告訴爸爸,這種公開課事先已經演練好,一旦有提問機會,班裏大多數學生都要舉手,但老師只找舉左手的人回答。

  這讓葉開想起了30年前自己上公開課的情景,也讓他異常氣憤――『30年了,語文教育時至今日還在表演和說謊,不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

  『我們最應該反對的就是虛假!沒有真的善是偽善,沒有真的美是臭美。』11月底,在應邀給上海一所知名小學的老師做講座時,葉開始終強調自己的這一觀點。他給講座取的題目是『教書還是教真』。

  講座開始前,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向葉開訴說了自己的苦惱。這幾年來,她只要讓學生以【我的爸爸】為題寫作文,就會發現班裏的學生幾乎全都病了或者是摔了跤,然後爸爸背着他們上醫院。

  這位老師忍不住感慨:『連教材都可以作假,那麼其他的假,像這些作文模板,也就不足為奇了。』

  葉開和王琦從來不讓喬喬參加朗誦比賽。在他們看來,那種規定題目的朗誦充滿了虛假情感。他們要求喬喬,平時在班裏要朗誦的話,要用正常語調,不要假天真。

  同樣在他們看來虛假無趣、沒有真情實感的,還有喬喬每個學期都需要背的名言。在葉開看來,這些名言很多是編者自己編的,『背這些垃圾還不如背老子孔子,或者是唐詩宋詞』。所以每次老師要父母監督孩子的背誦作業時,葉開總是直接在喬喬的課本上簽字了事。

  『我們就是不參加無聊的事情!』王琦乾脆利落地總結道。

  喬喬把眼睛從【格列佛遊記】裏掙脫出來,抬頭回應了一句:『我的父母很寬鬆,能有他們做父母太幸福了。』

孩子就是一個易碎品,語文課把他們弄得遍體鱗傷

  背誦名言可以輕易應付,但像在文章中劃好詞好句這樣的作業,常常難倒喬喬和他們家的兩位文學博士。

  老師說按『aabb』格式劃好詞好句,喬喬覺得課本裏沒什麼好的,就隨便劃了劃。班上有個男同學,把『爸爸媽媽』劃出來,結果得了A-

  每次劃好詞好句時,葉開都很緊張。這位【收穫】雜誌的副編審不知道哪個詞比另一個詞更高級。『難道這個詞是部長級,那個詞是科長級?』他反問道。

  他把劃好詞好句比作揪樹葉,並形容說,『即便你揪下所有的樹葉,也不會體會一棵大樹的美。』

  為此,他在專欄裏寫了【好詞好句與陳詞濫調】。但批判歸批判,為了減輕女兒的痛苦,他和妻子還是得耐着性子幫喬喬劃好詞好句。

  在雜誌社編審稿件時,葉開給國內很多知名作家提過修改意見,但他對女兒的作文指導,大都以失敗告終。

  他經常告訴喬喬,心裏怎麼想就怎麼寫,把意思表達清楚。然而幾乎每次老師的批語都是,『再多用些好詞好句』。

  這時候,葉開會安慰女兒,『不是把所有色彩斑斕的顏料潑到牆上,就會成為一幅畫。做一個誠實真誠的孩子就好。』

  在他眼裏,中國傳統的國文教育注重修辭和交流,以此形成個人道德觀和社會人生觀;而現在的語文教育則跟外語教育一樣,光注重語法。語文課不僅違背了語言規律,而且『極其乏味,肢解了整個語文教學的整體性思考』;在肢解了語文的同時,也讓孩子變得分裂。

  『孩子就是一個易碎品,語文課把他們弄得遍體鱗傷,然後家長回家再把這些碎片,一片一片給粘起來。』葉開直言,自己和許多正上小學的孩子一樣,都有這樣的感受。

  有一次,喬喬的考題是划去括號裏不正確的拼音,為『打量』的『量』找出正確的讀音。全家三口人都認為『量』應該念四聲,但老師給的答案是念二聲。後來大家分頭查字典,發現答案也不一樣。

  『然後我爸爸媽媽說,在家裏就念打量(四聲),在學校就是打量(二聲)好了。』喬喬比劃着說。

  最近,如何解釋『矜持』這個詞,也難住了兩位博士。他們查了【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發現解釋並不相同。儘管葉開認為詞典釋義也欠準確,但又必須選,最終他們在『拘謹』與『莊重嚴肅』之間選擇了後者。

  結果,喬喬又得了一個紅叉,因為教輔的標準答案是『拘謹拘束』。

  這一次,還沒等父母叮囑,喬喬自己已經明白,在學校就按『拘謹拘束』,在家就按『莊重嚴肅』。

  『我感覺一半在學校裏,一半在家裏,在中間被切了兩半。』喬喬皺着眉嘆口氣,像個小大人。

  葉開曾經拿女兒的這種感受跟北京師範大學一位文學教授交流。教授說,自己的兒子剛上初一,小學6年一直『分裂』得特別好,『學校說一套,家裏說一套,從小就學會應付』。

  『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如果我們的教育和實際同步,我們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應付和對付上了。』教授感慨道。

  針對這種現實,葉開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的孩子必須受到摧殘,這就是他們的命。』在去做講座的路上,他跟一位朋友重複這句話時,眼淚幾乎快要流出來。

  他唯一慶幸的是,女兒喬喬從8歲起,便學會了用他推薦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排毒』。

三聚氰胺奶粉毒害孩子的身體,垃圾課文傷害他們的心靈

  看到女兒在這些經典作品間流連忘返,也讓葉開對真正的語文有了信心。曉蘇邀他寫專欄時,他有過猶豫。在和妻子商量了一個晚上後,他覺得還是要做些事情,來對抗現狀。

  開家長會的時候,葉開發現很多家長對語文教材根本不懂,不少孩子平時由爺爺奶奶接送,父母偶爾來開一次會,光顧着圍上老師問孩子的分數。

  看到講台上的老師年復一年已經麻木,而很多家長又渾然不知,葉開最終答應寫專欄。『三聚氰胺奶粉毒害孩子的身體,垃圾課文傷害他們的心靈。』他決定為孩子們做一些『排毒』工作。

  他批評小學三年級學的第一首詩歌【信】是虛偽的詩,質疑中學語文教材裏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宣揚『恨的教育』。在看了老師給女兒列的書單後,他批評『亂讀書不如不讀書』。

  他還批評教材編寫者添加各種文字篡改朱自清的文章,『不僅厚誣前賢,且貽害後生,更敗壞了求真求實誠信的風氣,而小孩子從一入小學開始,就進入了造假大本營』。

  為了寫朱自清作品如何被篡改和肢解的文章,葉開花3個月通讀了朱自清文集。在女兒已經將這些教材的內容忘到九霄雲外,沉浸於經典作品中時,他卻得重新撿起那些教科書,以對比課文的原始出處。

  結果是,他着實領教了所謂的『教材體』,即教材編寫者根據教學大綱的需求,『生產』出的主題先行的課文。

  在喬喬的語文課本上,葉開發現編者將安徒生作品【一個豆莢裏的五顆小豌豆】中的故事,改編成了【一顆小豌豆】,但那是顆『做好人好事的雷鋒版小豌豆』。喬喬看過四卷本【安徒生全集】,在課堂上指出課文中不符常識之處,老師告訴她『可能你看的那個版本不一樣,入選時有所刪改』。

  這件事發生之前半個多月,喬喬發現課文中的普羅米修斯盜火種跟原著有出入,向老師提出疑問時,得到的也是同樣的答覆。

  葉開認為,這不應該怪老師,而是由於『教材體』編寫者『非常無趣乏味』,他們編出這種課文,對小孩子的美學和人文教育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葉開本來正在創作一部100萬字的三部曲小說,到2008年底已經寫了60多萬字。但他決定暫停下來,全力寫這些專欄文章。

  他把文章貼到自己的博客上以後,不少人給他留言或發私信。這些人來自四川、青海和浙江等地,有一線的語文老師,也有學生家長。

  當然,還有人將材料遞到了政府有關部門,聲稱教材編寫是很專業的事情,葉開不懂卻在那裏『大放厥詞』;編寫這些『教材體』,是為了適合小學生閱讀。

  但在葉開看來,這是這些編寫者在貶低孩子的智力。他以自己的女兒為例進行反駁:瑞典名著【騎鵝旅行記】50多萬字,喬喬兩天就看完了,而且記得很清楚;【哈利・波特】7250多萬字,喬喬每本都讀了好幾遍;【安徒生全集】4卷喬喬都看了,內容幾乎都記住了。

  在給別人推薦書目時,葉開總喜歡推薦女兒喬喬喜歡讀的【哈利・波特】、【吹小號的天鵝】、【昆蟲記】、【天上掉下個大蛋糕】、【小王子】、【叢林之書】等外國兒童文學名著。

  有人質問他:『中國就沒有好的作品嗎?』

  『有,但適合孩子閱讀的不多。』葉開直截了當地回應道。他的一個重要證據是,【哈利・波特】中文版拿到的版稅是9800萬元,比同期中國所有暢銷書拿到的版稅總和都多,這還沒考慮數量可能比正版更多的盜版書――『孩子們用腳投票,他們是識貨的。』

  就在葉開因批評語文教育而飽受一些人的非議之時,喬喬的生日到了。葉開問她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喬喬說想要一套英文原版【哈利・波特】。那是2009年春天,喬喬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葉開花了1300多元買了一套精裝全集。喬喬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打開那個精緻的匣子後,她『高興到了難以形容的極點』。

語文廢品流水線:從小學的虛假道德、中學的空洞理想到大學的無趣審美

  現在,英文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喬喬已經讀了四分之三,但是拿起自己的語文課本,她依舊非常痛苦。

  『尤其是這學期的課文,開始講戰爭故事。我是女孩子,不喜歡打打殺殺,我特別討厭動不動就死人。』喬喬晃着自己的馬尾辮說。

  她更受不了的是,當老師講到課文中有人犧牲時,男生們就說,那個人『掛了』。這讓喬喬覺得,他們像在玩電子遊戲一樣,別人死了都無所謂。

  『這個單元原本是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果卻讓孩子們對生命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媽媽王琦遺憾地說。

  與課本裏的英雄故事和課堂上放的電影【閃閃的紅星】相比,喬喬更喜歡自己書架上的那些書,那裏帶給她童年更多的快樂和歡笑。

  這學期的語文期中考試,喬喬又沒考好。有人說:『你看了這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才考80多分?』

  喬喬當時有些傷心,但回家後王琦告訴女兒,『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為了期中考試。』

  而葉開在那所小學的講座結束時,有老師站起來說:『我們能怎麼辦呢?教材就是這個樣子,考試就考這個教材,我們不能不用啊。』

  葉開給出的建議是,語文課可以上得再簡略一些,老師自己可以多看一些經典,然後把孩子帶向經典之路。

  關於這一點,他和不少人達成共識――現在不少老師在自信而勤奮地做着愚蠢的事情,如果大方向錯了,老師越負責,對孩子的傷害就越大;把這個易碎品摔得越碎,家長要想粘起來,就越不可能。

  在葉開看來,能把這些碎片重新粘成成品,便屬萬幸。他擔心的是,這條語文教育流水線,會把一個個像喬喬這樣原本愛讀書的孩子,在讀教材做習題的過程中,完整地教成廢品。

  在一篇專欄文章的結尾,他沉痛地寫道:『在教育工具化,教育關係物化的理念控制下,語文教材的編選,從小學的虛假道德、中學的空洞理想到大學的無趣審美,形成了一條嚴格運行的廢品生產的流水線――學生們寒窗苦讀10年,畢業之後,人人都成了合格的廢品。這才是語文教育的真正傷痛。』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