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對傳統開蒙讀本閱讀進行刪節是否科學合理?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7 00:00|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966| 評論: 0|原作者: 姚曉丹|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主持人語    1 月 5 日 ,本報【大視野】刊出【 < 三字經 要不要刪著讀】。此文緣起是:山東省教育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時加以甄別,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誦 ...

主持人語

  15,本報【大視野】刊出【<三字經>要不要刪著讀】。此文緣起是:山東省教育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時加以甄別,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誦【三字經】等。另據了解,湖北一些學校將【弟子規】中『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內容作出相應刪節處理。一時間,人們對此熱烈討論。那麼,傳統開蒙讀本的閱讀是否應該『與時俱進』?對它們進行刪節是否科學合理?今天的『觀點新聞』對此進行探討。

  刪減經典不利於學生養成分辨能力

  衛紹生(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衛紹生認爲,【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作爲青少年開蒙讀本,包含了古人的智慧、思想、精神、禮儀規範和爲人處世的道理。如果對之進行不當刪減,則不利於學生分辨能力的養成。

  衛紹生說,【三字經】等啟蒙讀物,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它們不僅有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有封建禮教的內容,包括對青少年生活、學習上的一些約束。但是,對於糟粕的內容,我們不能一刪了之。正確的做法是,老師、家長在講授的時候把這些糟粕指出來,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如果僅保留『爲我所需』的內容,不但不符合辯證法,給文本造成一些殘缺,而且也影響孩子的分辨能力。

  衛紹生認爲,對【三字經】等一些用韻文寫成的開蒙讀物進行刪減整合將令文本不連貫,不利於傳承,因爲刪過的【三字經】就不再是【三字經】了。同時,就教育本身來說,刪減行爲也是不科學的,這就像把一個人放在真空的環境裡並不能使其有益成長一樣。

  對經典進行刪減將引發三個問題

  王德岩(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主任):

  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主任王德岩認爲,開蒙讀物的刪減『從理由上就不科學』。

  王德岩說,【三字經】等讀本作爲少兒開蒙讀物,少兒從中最直接了解到的應是音韻、故事和一些常識,對其中一些不符合社會發展的事件盲目效仿的可能性很小,對之進行刪減不免多此一舉。

  王德岩認爲,對經典進行刪減將引發三個問題。第一,由誰來刪減?【三字經】可能會出現一百多個版本,有專家版、教師版、家長版等,哪個是最權威的?沒有公論。其次,缺失的部分什麼時候補上?對於學生來說,學過了就是學過了,以後不太可能刻意重新學習,而缺失的那部分就成爲知識的殘缺。第三,【三字經】等讀物並不是國家規定小學生必讀的科目,家長、學校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讀,選什麼、不選什麼相對比較自由;而教育行政部門以通知的形式加以約束,相當於沒有『問題』之前先給出了『答案』,那麼,它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王德岩表示,不良環境對少兒的影響遠遠大於這些開蒙讀物,片面認爲未經刪減的開蒙讀物會扭曲孩子心智,這是不科學的。

  有益刪減經典利於學生接受

  王麗蓉(四川綿陽市教科所語文教研員):

  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的四川綿陽市教科所語文教研員、中學室主任王麗蓉認爲,【三字經】等開蒙讀物作爲傳統文化讀本的一種,中小學生選讀可以開闊眼界,但隨著社會進步,其中一定有落後的觀念和思想,因此,對之進行與時俱進的有益刪減有利於學生接受。

  王麗蓉說,中小學生處於學業的低段,刪減部分內容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經典,更加親近經典文化,因爲學問都是由淺入深的,高中生讀【史記】也只能讀一部分,如果不顧學生的接受程度盲目讓他們讀記原典,效果並不一定理想。

  王麗蓉指出,一些人認爲刪減文本是『數典忘祖』,其實古代很多典籍書籍都是編者、教者修訂後爲學生呈現的。因此,我們對一些文本也可以進行修訂,但應十分慎重,要以學生接受、理解、培養興趣爲原則。

  王麗蓉最後表示,對【三字經】等經典開蒙讀物進行刪減,對刪減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爲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有益的思索,不能簡單地一刪了事。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