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 未對原文刪節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10 00:00| 發佈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029| 評論: 0|原作者: 賈曉燕|來自: 北京日報

摘要: 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通過審查 【弟子規新解】將在小學推廣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 ...

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通過審查

【弟子規新解】將在小學推廣

  昨天,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本市第一本國學地方教材――【〖弟子規〗新解】已通過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目前正在東城區19所小學試點,今年9月新學年到來之際有望在全市小學推廣。

適用於三年級小學生

  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其中,第一課『總敘』和第七課『親仁』各一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如第二課『入則孝』其中第一節的題目是:父母呼應勿緩。

  『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教材編委會負責人――北京教育學會理事、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學會副會長魯天龍介紹。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審美水平,這套教材主要供小學三年級學生使用,課程在一年之內學完。

  目前,這套教材已在史家小學、府學小學、安外三條小學、黑芝麻小學、校尉小學、特教學校、曙光小學、景山學校小學部、東四七條小學、方家胡同小學、遂安伯小學、匯文一小、忠實裏小學、崇文回民小學、寶華裏小學、前門小學、金台小學、天壇南裏小學和天壇東裏小學共19所小學進行試點。

教材未刪節原文

  【弟子規】共有1080個字,講了108個規矩。記者發現,【〖弟子規〗新解】並未對原文內容進行刪節,而是在其中滲入了現代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用魯天龍的話說:『希望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學習,並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道德規範。』

  除原文、譯文外,【〖弟子規〗新解】中增加了明理、連結、導行和活動平台四個板塊的新內容。例如,【親有疾藥先嘗】一節中,除直接解釋原文含義外,教材還教學生如何從現代人的角度去理解。文中這樣寫道:『從子女有了生命那天起,父母就對子女百般呵護,衣、食、住、行都照顧得無微不至。當父母有病時,子女親切問候,細心照顧,這就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而不是強調『給父母餵藥前要自己先嘗冷熱』。在連結板塊,教材用毛主席參加張思德追悼會的故事提示學生學會用適當方式懷念已故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在導行和活動平台兩個板塊中,教材也以原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將領會的內容延伸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如『媽媽病了,我能為她做點什麼』等。

  國家總督學顧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為【〖弟子規〗新解】做序時評價:『進行新的解讀無疑是必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傳統教育資源注入現代精神,使其在新的時代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從未考慮選取【三字經】

  針對近來山東等地教育主管部門下文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神童詩】一事,【〖弟子規〗新解】編委會的另一位負責人――東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峯表示,之所以選取【弟子規】,是因為裏面的內容符合當今道德規範,而【三字經】因為封建色彩較濃不適合進入課堂,所以從未考慮過。

  侯守峯解釋,【弟子規】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牢牢紮根於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它所列的行為準則,儘管存有自身產生的時代局限,但總體上,依然符合當今的道德價值取向。作為一本啟蒙教材它又具有很強的系統性,不但從父母、子女、長輩、他人等規範了人際關係的應作應為,也從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和規定。作為一本教育對象是青少年的啟蒙教材,它十分重視從幼年入手,從基礎入手,從人生最基本的關係入手,從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入手進行教育。此外,【弟子規】還具備很清晰的層次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基於這四個特點,【弟子規】成為我們編寫國學地方教材的首選。』

應根據學生年齡選擇內容

  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特邀委員王晉堂分析,【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啟蒙讀物之所以流傳這麼多年,一方面是因為能教孩子認字,另一方面是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此外,這些書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受到孩子喜愛。

  對於一些地方下文禁止全文誦讀國學經典的做法,王晉堂並不贊同:『誰都沒有這個權力,而且也沒這個必要。』他認為,原來的東西就應該保持原樣,精華也好,糟粕也罷,講授的時候可以對其進行點評。『而且,我們應該相信學生有時代眼光,他們有分析問題的能力,刪節的做法不可取。』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高鴻源認為,從教育規律來說,國學經典可以分階段學習。傳統文化中有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年齡小的孩子識別能力低,像【弟子規】【三字經】這樣的東西沒必要全文背誦。一般來說,初中以上的學生才具備批判能力。所以,初中之前的國學教材可以適當刪節,到初中以後,學校再拿出完整的內容供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這樣,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社會反響

家長教師褒貶不一

  對於幼兒園娃娃以及中小學生熱學國學,家長和教師看法不同,褒貶不一。

  五年級學生家長袁先生表示,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應該學習。特別是裏面有很多禮儀方面的內容,對孩子尤其有益。『我兒子自從學了【弟子規】後,在尊重父母方面改變特別明顯。』

  身為家長、同時也是教師的陳先生則認為:『學不學國學無所謂。』在他看來,幼兒園娃娃和小學生最沒必要學國學,『因為孩子年齡太小,無法領會其中的真正含義,即使學也只是對鍛煉記憶力和口齒有好處。真正懂得內涵至少得到上初中以後。』這位多年從事德育教育的老師說,學習【弟子規】等只是德育教育的一種形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傳統美德,不應拘泥於此。

記者調查

三歲娃娃熱學【弟子規】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妮妮媽媽驚訝地發現:自己3歲的女兒剛上了幾個月幼兒園,已經能熟練背誦【弟子規】中的內容了。

  妮妮媽媽說,【弟子規】是女兒幼兒園中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每隔一段時間,班裏就會舉行背【弟子規】比賽。為此,家長隔三岔五就會接到老師發來的督促孩子背誦的手機短訊。『開家長會的時候,背得好的孩子會受到老師表揚,家長們也都以此為榮。』

  據了解,這所幼兒園所在區已在中小學開展了國學學習。很多孩子因為在幼兒園學過【弟子規】,相比其他沒學過的孩子輕鬆得多。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3歲娃娃熱學國學並非少數。雖然沒有統一教材,但開設國學課已成為一些幼兒園的特色,特別是一些民辦園和早教、親子機構,也以此作為吸引生源的招牌。

  事實上,國學進入中小學課堂更為普遍。師資力量強的學校會研發校本課程,每個年級的孩子每周都要上國學課。

  從20089月起至今,豐臺區已投資200萬元購買國學經典讀本和開發地方國學經典讀本,這些課本在小學各年級中循環使用。國學誦讀結合語文、思想品德等課程進行講授,該區6萬餘名小學生按不同年級分別誦讀【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等國學經典作品,每周不少於一個課時。

  一師附小也在課外閱讀中加入了國學內容,除了蒙學詩歌外,還包括論語、大學、中庸、諸子、史記中的故事。

  為提高學生古文素養,促進其對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傳承,四中在初中部開設了國學課。初一年級要學習【弟子規】與【論語】,初二年級增開【大學】。

  不過,由於課業負擔較重的緣故,大部分中學只是在語文課本的古文中涉及國學內容。

新聞回放

  20101229,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嚴禁該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向學生『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他們擔心『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會『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

  此後,一些省市也紛紛效仿此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選編教材之舉。

  湖北省一些學校給學生推薦的是刪節過的『潔本』國學內容。例如,【勸學詩】中刪掉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廣為流傳的名句;【三字經】中的『昔孟母,擇鄰處』,也因有宣揚『環境決定一切』之意而被刪除。認為應當教育孩子們的是,在現代社會裏要學會適應環境,學會與人和睦相處。

  此舉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為叫停全文背誦【三字經】叫好,也有人罵這樣毀掉了經典的完整性。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就明確表示『對刪書持反對意見』:『背誦國學典籍,最好加以適當的批評性解釋』。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