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聚焦大學文化:大學,能否堅守『象牙塔』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12 00:00|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799| 評論: 0|原作者: 劉茜、陳少遠|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習慣中,我們經常用『象牙塔』比喻大學校園,因為校園超脫現實社會,一直庇護着學生學者埋頭研究苦讀,但一次次論文剽竊、教學評估作假、學生拜金的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拋開習慣,重新審視高校。我們的大學怎麼了 ? ...

習慣中,我們經常用『象牙塔』比喻大學校園,因為校園超脫現實社會,一直庇護着學生學者埋頭研究苦讀,但一次次論文剽竊、教學評估作假、學生拜金的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拋開習慣,重新審視高校。我們的大學怎麼了?今天,我們是否還能堅守『象牙塔』?

高校『被功利』?

記者在北京師範大學的大學生中展開調查。從反饋結果來看,多數同學對高校功利之風的態度寬容:『大學之所以這麼功利,不能全怪學生或教授,而在於在市場經濟的氛圍下,社會環境有浮躁功利的傾向,大學並不是孤立的,校園被污染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現實社會的情況』,北京師範大學大四學生夏瑾認為,只批判學生和老師是不對的,功利的根源在於社會上「功利」風盛行,怎麼能單指望大學出淤泥不染?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大學師生其實是『被功利』,『校長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功利,恰是教師與學生功利之源,教師和學生是在「被功利」。教育的生態已經破壞,難有淡定從容的教師,也難有一心求學的學生』。

也許正是社會上急功近利的風氣漸長,才讓公眾心中存有更高期待――高等教育的殿堂不能失節。現實卻不令人滿意:一面是對高等教育的殷殷期待,一面卻是指標、績效等考核的壓力。學生面對就業壓力,老師面對各種考核,學校面對就業率和名聲……這些無形中都讓高校不得不功利。中國傳媒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旭東認為,『量化學術成就考評學者等評價機制是造成高校急功近利的源泉』。他指出:『必須要讓大學教師回到「學術本位」、「教育本位」上來,按照「為知識而求知」、「為教育而擔當教師」的本位上來,學者的第一使命是誠實地面對『大學本身』及其自己在大學中的生活狀態。』

大學校長的職責

2010年夏天,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對畢業生的一番演講,讓他人氣指數飆升。究其原因,是因為『根叔』從高高在上的學術和權力權威的『神壇』上走了下來,主動地關注和親近那些為了進入象牙塔而奮鬥了十幾年的學生,給予了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和精神引領。

陶行知曾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想要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它的校長。』中國高校校長在大學改革進程中的關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楊旭東談道:『如果大學校長想的、做的,不是關係大學命運的學術和教育的根本大計;大學教師想的、做的,既不是在學術史、思想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跡,為知識本身負責,也不是為培養薪火相傳、具有獨立思想的學生……如果他們只為「謀生」,大學文化從何談起?沒有文化,當然就很容易被社會化。中國大學需要「各擔其任,各負其責」的教育生態環境,互相推諉、怨天尤人不是出路。』

大學校長們站在十字路口『掙扎』:是在自己任期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財力獲得好的政績,追求學校各種辦學指標的發展,徵地蓋樓、擴招合併、增設學科專業、申報博士點碩士點?還是真心實意地走近大學師生們,為他們創造一個適宜研究學術、傳遞知識和精神的象牙塔?

承擔責任,還原學術環境

『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對整個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如果學校教育只注重知識,不重視德性培養,那麼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有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對此有着強烈的危機感。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大學生身上的確存在功利化心態,他們喪失了原本應有的對學習的興趣和激情,總希望能夠輕易地獲得成功。他們長時間將分數和升學作為自己學習甚至生活的目標,『誠信、責任』這些做人的道理慢慢淡出了他們的腦海……復旦附中校長鄭方賢曾經說過:『不論是大學自主招生,還是哪個公司、行業招聘人才,往往錄用的是那些綜合素質良好的人,而不是只具有某方面特長的人。超越知識的教養,才是教育的根本。』

曾任復旦大學副校長的蔡達峰曾在接受採訪中提道:『大學承擔着整個社會責任中剛性和特殊的使命,肩負着為本民族、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使命,需要培養一代代的傳人。如果大學連自己肩負的使命都不清楚,對自己所要堅守什麼都不清楚,就不可能培養出領先的人才。』的確,在呼喚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時,我們首先應該弄明白的應該是大學的任務――堅守大學精神、肩負社會使命。

楊旭東說:『作為一個大學裡的人,我們應該直面大學現實生活,然後反思自己,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方向是怎樣的?我們為大學能做什麼?應該有能力向政府和大學提出大學改造方法、方案、道路。踐諾大學精神不是懷念美麗的大學過往,也不是幻想理想中的好大學,而是積極承擔自己的有限責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