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化創新的『術』與『道』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12-20 09:36|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2235| 評論: 3|原作者: 管寧|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詩經·大雅】中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的文學藝術始終如【禮記】所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詩、宋詞、 ...

【詩經·大雅】中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的文學藝術始終如【禮記】所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更是成爲各自時代特有的藝術符號,形成了一條反映中國文化創新前行的審美曲線。

任何國家的富強,都需要優秀文化提供相應的精神引領與智力支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化創新日顯重要與緊迫。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和生物科學爲主導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迅速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產品形態和生活方式,人們的思想更加多元,因此文化創新面臨著更加複雜的現實境遇。新時代的文化創新只有立足傳統,才能不忘民族之魂;只有擁抱未來,才能適應時代之需。

以傳統爲本 以時代爲軸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載著中華民族古老而常青的光榮與夢想,是新時代中國思想、文化及藝術創新彌足珍貴的財富與資源。因此,文化創新不能忘本。

我們要積極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接融合,用新的體驗與知識找回、激活、重組個體身上傳承了數千年的中華優秀文化基因,使傳統文化再次獲得活力與生機。經典文獻是民族傳統文化明顯的符號系統,是一個民族歷經歲月滄桑沉澱的知識精華,具有歷久彌新的意義與價值。挖掘、利用經典文獻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同時,應深切領悟傳統精髓與智慧,探索傳統元素的現代表達。比如,我國動畫藝術曾經汲取傳統繪畫技法,與現代美術電影相結合,創作出新穎獨特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等,開創了動畫的『中國學派』,讓中國傳統繪畫技藝得到傳承和創新。

人們還記得平昌冬奧會的『北京8分鐘』:以現代思維和手法,運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鳳凰展翅、龍鳳呈祥、梅花、長城、中國結、中國五彩龍等。通過『北京8分鐘』,我們不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未來,我們要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中,創新文化的表現形式。此外,我們還應從中國造物文化中汲取精華,以造物爲媒介,創新文化的傳播載體,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造物文化囊括其中,讓中國文化形象更具科技感和現代美感,使中國形象更加鮮明和充滿感染力。

以實踐爲基 以創造爲魂

傳統文化是創新的不竭源泉,但繼承傳統又不拘泥沿襲,才能超越傳統獨闢蹊徑。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爲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新貢獻,這不僅爲文化創造提供了多彩多姿的鮮活素材,也爲文化新形式、新樣態和新業態的產生提供了廣闊厚實的肥沃土壤。成功實踐源於先進理念,優秀文化源於前沿觀念。文化創造應當高度關注和反映當代中國各領域的建設成就,以廣大人民投身其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偉大實踐爲表現對象,創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形式新穎的文藝作品,打造工藝精巧、造型精美、製作精良的造物產品。

中國當代文化創造不但要出精品、出品牌,還要出思潮、出流派,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藝術思潮和設計流派。現代以來,歐美產生了一批明顯有別於古典藝術傳統的現代藝術國際大師,畢卡索、馬蒂斯等立體派、後現代主義和野獸派繪畫,以全新視角和藝術手法觀察表現世界,形成了流派紛呈的現代主義藝術思潮,對現代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近代以來,中國藝術也開啟了現代化進程,產生了一批有影響的藝術家,如梅蘭芳、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吳冠中等,但他們總體上還是延續著中國繪畫傳統。在超越傳統的現當代藝術方面,我們還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大師。因此,文化創造不能僅僅將思維和視野局限在傳統的現代化轉化上,而是要超越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思維閾限,推動當代藝術和設計創新,創造屬於中國自己的當代藝術語言。

以現實爲骨 以未來爲翼

中國傳統文化中不乏對未知世界和宇宙空間的想像與敘事,也創造出了一系列古代神話——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等膾炙人口的藝術精品,構成東方神話故事特有的審美體系,與希臘神話遙相呼應,但在現代科幻文藝方面我們卻不盡如人意,除了【三體】,我國目前鮮有優秀科幻文藝作品能躋身全球文化市場。

科幻文藝是依據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原理的文化創造,比神話傳說更具有科學精神。科幻雖然與現實相去較遠,卻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科學意識與想像力,缺乏科學精神和想像力的民族其創造力必然受到限制。在文藝創作方面,大膽放飛想像的翅膀,儘快尋求在科幻文藝方面取得突破,是進行文化創新的一個可行的路徑。

步入新時代,文藝創作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既要關注現實,也要夢想未來。文藝作品不能只穿越歷史,還要穿越未來。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命科學、天體物理的飛速發展,將給人類帶來難以想像的大變革,面對技術迭代頻繁的未來世界,文化創新的關注點和把握方式也要隨世運、順時事,確立科技視野和宇宙視野,講述現代科技神話和宇宙故事,傳播普及科技前沿知識。這不僅能營造和培植科學創造的氛圍與意識,而且有助於推動承載中國文化的科幻故事走出國門。

文化創新的三個向度是面對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的理性選擇,是對單純傳統與現代融合向度的拓展與完善,更能體現文化發展的當代特性與走向,有利於全面推動中國文化的創新發展,有利於全方位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有利於中國當代國際話語體系的建立,也有利於實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管寧,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8-12-21 09:29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載著中華 ...
引用 遊客 2018-12-21 08:15
任何國家的富強,都需要優秀文化提供相應的精神引領與智力支持。
引用 遊客 2018-12-20 10:03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更是成爲各自時代特有的藝術符號,形成了一條反映中國文化創新前行的審美曲線。 ...

查看全部評論(3)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