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天津中醫藥大學·惟學惟人,走出特色強校之路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11-22 10:51|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515| 評論: 1|來自: 中醫藥報

摘要: 在天津市靜海縣團泊新城西區,一個佔地2600餘畝的校園,風景秀麗,書聲琅琅——剛入駐新校區的天津中醫藥大學正在建設高水平、外向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之路上邁開新步伐。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在天津市靜海縣團泊新城西區,一個佔地2600餘畝的校園,風景秀麗,書聲琅琅——剛入駐新校區的天津中醫藥大學正在建設高水平、外向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之路上邁開新步伐。

然而40年前,這裏還只是個小村落,在市區剛剛重建的天津中醫學院也如襁褓中的嬰兒一樣嗷嗷待哺。

如今,走進天津中醫藥大學,沿着時間的軌跡,追尋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發展的歷史印跡,可以感受到她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華麗蛻變。

改頭換面 『大屋頂』見證教學環境大改變

走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的辦公室,整齊的書柜上,一張拍攝於1982年首屆碩士研究生與老師合影的黑白照片,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變得有些發黃,但卻格外引人注目。

1978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准重建天津中醫學院。那時的張伯禮風華正茂,立志學好中醫,為中醫藥事業奉獻終生。

回憶起入學時的感受,張伯禮感慨萬分,1978年,我國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母校也從此獲得了新生,重建後的學校,百廢待興。『我是學校首屆碩士研究生,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條件雖然艱苦,但我們的老師們視學生為親人,不講條件,不講報酬,甘於奉獻,自我犧牲,兢兢業業地工作着,為培養我們付出自己的心血。我衷心地感謝所有的老師,感謝母校,感謝改革開放。』

『學校重建不久,學習環境差了點,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校領導也非常關心大家。校領導提出把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首位,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最核心的位置,等我畢業的時候,學習環境已經大有改善。』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胡利民回憶道。

『那時的圖書館總是爆滿,中醫經典被學生爭相誦讀,裏面的經典語句,都成了同學之間交流的通行證。「今天你傷寒條文背了多少」就和今天問「你吃飯了沒有」一樣稀鬆平常。』一位退休的圖書管理員回憶,圖書館前,人們排着隊,揣着書本,口裏念叨着方劑歌訣,實在擠不進去,就脫了皮鞋墊在屁股底下,照樣如痴如醉……

20世紀90年代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中醫院校發展也獲得了大機遇。『先前的學校建設多集中在硬件方面的改善,招生規模逐步擴大,中醫相關專業不斷增加,但是,中醫藥高等教育仍然參考的是西醫的高等教育模式,在課程設置、學科體系等方面限制了中醫的發展,這一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張伯禮說。

2002年,上任天津中醫學院院長的張伯禮,針對這一情況,廣泛聽取意見,決定硬件和軟件協同發展,開始探索遵循中醫自身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着重培養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提高學生臨床動手能力,在中醫高等教育標準的制定和認證方面,走在了前列。

2006年,天津中醫學院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學校逐步形成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遵循中醫高等教育規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為社會進步和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

2016年8月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雙峯道校區正式清校移交,這座獨具特色的『大屋頂』式老建築承載了幾代人奮進的記憶。

隨着它的謝幕,新校區正以嶄新的精神面貌,繼續迎接挑戰……

重視實踐 針灸推拿學科取得質的飛躍

位於新校區中心位置的天圓地方廣場,樹立着一座高達幾十米的鐘塔,遠看宛如針灸針,旁邊是兩座臨床技能實訓大樓。實訓大樓裏,2015級的本科生王斌正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針灸實訓。

『針灸系剛成立的時候,別說實訓基地了,就連針灸專業全國統編教材都沒有。』中醫學院院長郭義回憶,結合自身條件,快速發展優勢學科,成為1978年學校重建後恢復學科建設的當務之急。

『在當時,針灸的臨床療效已被國內外廣泛認可,要求進行針灸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臨床上急需大量中醫針灸人才,甚至很多國外學員也迫切想學習針灸技術,然而,國內中醫高校卻缺乏對中醫針灸人才的系統培養。』郭義說。

出於社會和臨床的雙重需要,加上學校擁有石學敏等一批針灸學科專家,人才基礎雄厚,針灸技術水平處於全國領先地位。1980年,天津中醫學院針灸系在全國率先成立。

『學科要發展,老師要上課,沒有教材怎麼能行?』郭義說,學校便組織自編了全國第一套針灸專業教材(藍皮教材),後被大多數院校所採用,並為後來全國統編教材的編寫奠定了基礎。

隨後,1982年,該校在全國首創實驗針灸學課程,使從臨床實踐發展起來的針灸醫學,進入到一個傳統實踐與現代實驗相結合的發展階段,為培養新時期中醫針灸人才開闢了新途徑。

學校因實驗針灸學新學科的建立於1989年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1999年,根據國家教育部專業目錄,針灸專業更名為針灸推拿學專業,學校隨之調整課程體系,增加了推拿學課程板塊,對臨床實訓的需求進一步提高。

然而,此時學校的臨床技能訓練主要在中醫診斷學、診斷學基礎、影像診斷學、推拿學基礎、中醫傷科學課程內完成。技能訓練室也分散在各個教研室,所訓練的內容距離畢業實習時間較長。再加上2000年以後,學生規模的增加,帶來了實踐教學基地不足,動手操作機會減少等問題。

這一變化促使學校加快了實驗實訓教學建設的步伐。學校成立了處級建制的實驗教學部、臨床實訓教學部,將原來分散在中醫系、公共課教學部的4個實訓室統一搬遷到了新建的教學大樓,成立了技能實訓中心。

『中心成立後,學校在投資更新原實訓室設備的基礎上,還根據中醫技能實訓教學特點,撥出專項資金,啟動了中醫特色實訓設備研發工作。』郭義說。

經教育部評審,2006年、2009年,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先後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4年開始,該校積極探索旨在提升學生中醫思維與臨床能力的綜合實訓課程,至2014年制定實施『依次整合,分段遞進』的三段式綜合實訓課程。

如今,經過多年的努力,針灸推拿學科在醫教研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先後成為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天津市的重點學科,全國重點臨床研究基地,今年又在國家臨床研究中心(針灸)評審中取得優異成績。

桃李遍天下 更多中醫藥人才從這裏出發

早上6點半,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操場上,來自同一個班的幾百名同學用整齊劃一的操練開始了新的一天。

每天半個小時的晨練和20分鐘的晨讀是這個班雷打不動的『必修課』,這份『堅持』,在學生亢麗麗看來是一種特別的磨練。

這個班便是『勇搏勵志班』。2009年,在張伯禮的倡導下,以『責任、堅韌、克己、奉獻』為班訓的『勇博勵志班』正式成立。

談到建立『勇搏勵志班』的初衷,張伯禮表示,必須要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知道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知道回報社會,知道感恩,這些精神的培養和專業知識比起來更重要。

黨委宣傳部部長崔強介紹,『勇搏勵志班』的開設,是學校立德育人的一項創新實踐。班級實行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評價的社團管理模式。成員從每年入學的新生中招收,凡有志於磨練成才者都可報名,自願加入、自願退出、嚴格淘汰。學生們在這裏,養成了良好習慣,培養了奉獻精神,提高了創新能力。

『「勇搏勵志班」一定不是簡單地把一些優秀的同學聚在一起,而是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同學們變得更優秀。』學生程延飛在學習體會中談到。

據統計,近10年來,『勇搏勵志班』90%的學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該班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服務活動達5萬餘人次,違規違紀行為『零記錄』。

『這種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發揮了很好的帶動作用,使得學校有個非常好的學風,是我校貫徹以人為本教育的一個代表。』張伯禮說。

學校在對內培養人才的同時,中醫藥走出去的步伐也從未停止。

『學校的國際交流始於20世紀80年代。學校非常重視外事交流活動在學校整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挖掘中醫資源,尋找突破口,以針灸在疾病診療中的獨特療效打開了世界的大門,相繼派遣教師赴丹麥、南斯拉夫、加拿大、德國等國家的醫院、診所從事醫療活動,為世界留下了最具特色的「中醫標誌」。』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儲利榮回憶道。

隨着中醫臨床的先行,海外不同規模與水平的中醫診所隨之湧現,但中醫診療不同於西醫的理念與方法卻受阻於當地法律法規,鑑於這一情況,學校注重加強中醫藥國際教育與學術交流。

1985年和1987年連續召開兩屆中日【內經】學術交流會,有44名日本學者與會共論【黃帝內經】。從1988年起開設一年制英文授課針灸班,延續至今已經整整30年。

隨後,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等30多個國家的100多人先後來學校參觀、訪問、學習或研修。

1992年學校正式成為全國唯一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加掛中國傳統醫藥國際學院校牌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並開始建班制招收本科留學生,開啟留學生中醫藥學歷教育模式。

張伯禮表示,留學生教育工作開展至今,學校秉持『醫療先行、教育助推、文化傳承』的理念,努力拓寬留學生教育的辦學層次和類型,一方面積極開展中、英、日、韓、俄、法多語種中醫藥教育培訓,每年培訓學員千餘人次;另一方面,積極『走出去』開展中醫藥境外辦學。

學校作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牽頭組織世界各國中醫教育專家,分析世界中醫藥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發展的建議與對策,制定了【世界中醫學本科(CMD前)教育標準】,於2009年5月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正式發佈,成為全球第一個中醫藥教育國際標準。

2011~2012年間相繼制定了【世界中醫學專業核心課程】【世界中醫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大綱】,着手撰寫【世界中醫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進一步規範全球中醫藥教材,更好建設『一帶一路』中醫藥國際教育培訓基地。

2006年,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日本校在日本神戶成立。2015年,天津中醫藥大學泰國孔子學院成立。天津中醫藥大學先後被評為天津市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國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入選全國教育系統500個先進集體。

『中醫藥境外辦學開拓了中醫藥海外留學生市場,實現了中醫藥國際教育的新發展,探索出一條把我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向海外輸出的創新之路。』張伯禮表示,隨着中醫藥國際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中醫文化也隨之傳向世界各地,在思想行為、思維方式、健康理念等方面對各國人民產生了積極影響。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8-11-23 07:51
『針灸系剛成立的時候,別說實訓基地了,就連針灸專業全國統編教材都沒有。』中醫學院院長郭義回憶,結合自身條件,快速發展優勢 ...

查看全部評論(1)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