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陸游其人其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11-13 10:16|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3138| 評論: 2|原作者: 許芳紅|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陸游爲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生平精力,盡於爲詩,填詞乃其餘力』(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放翁詞提要】)。他的詩人身份及身世遭遇,使其詞的內容、風格以及寫作方法,都繼承了北宋蘇軾以來豪放一派的詞風,擴 ...

陸游像。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陸游爲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生平精力,盡於爲詩,填詞乃其餘力』(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放翁詞提要】)。他的詩人身份及身世遭遇,使其詞的內容、風格以及寫作方法,都繼承了北宋蘇軾以來豪放一派的詞風,擴大了詞的表現範圍,成爲豪放詞體中一位重要的作家。但是,我們若考察其詞體態度,卻發現他的態度非常矛盾。

陸游輕視詞體。他在65歲時所寫的【長短句序】中云:『雅正之樂微,乃有鄭衛之音。鄭衛雖變,然琴瑟笙磬猶在也。及變而爲燕之築、秦之缶,胡部之琵琶、箜篌,則又鄭衛之變矣。風雅頌之後,爲騷,爲賦,爲曲,爲引,爲行,爲謠,爲歌。千餘年後,乃有倚聲制辭,起於唐之季世。則其變愈薄,可勝嘆哉!予少時汩於世俗,頗有所爲,晚而悔之,然漁歌菱唱,猶不能止;今絕筆已數年,念舊作終不可掩,因書其首以識吾過。淳熙己酉炊熟日,放翁自序。』他從音樂發展史角度認爲詞乃『鄭衛之變』,且『其變愈薄』,並且很後悔自己『汩於世俗』之作詞行徑,他作此序的目的是『以識吾過』,表現出非常鮮明的輕視詞體之態度。他在81歲所作的【跋〖花間集〗】二則中又說:『【花間集】皆唐末五代時人作。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嘆也哉!或者亦出於無聊故耶!』『大中以後,詩衰而倚聲作。使諸人以其所長格力施於所短,則後世孰得而議?筆墨馳騁則一,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也。』對唐末五代之人在動亂時代沉湎於作詞非常不滿,感慨當時『士大夫乃流宕如此』,簡直是自甘墮落!同時,他認爲若當時詩人能以作詞的才能去寫詩,那麼後世誰又敢譏評他們呢?言語中深爲晚唐五代人可惜。從陸游的這些議論看來,他完全是以詩人的身份與眼光來看待詞的發生與發展,並未將詞當作一種獨立的、具有自身特美的文體看待,也沒有認識到詞之爲詞在文學史上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所以,夏承燾先生認爲『就陸游平生議論看來,他原是瞧不起詞這種文學的』(【論陸游詞】)。

但是另一方面,他心裡又暗自喜歡詞,其實際創作與其詞學觀點相違背。劉揚忠先生說:『陸游對詞的創作一直抱著一種既暗自喜歡又十分鄙薄的矛盾態度。』(【陸游、辛棄疾詞內容與風格異同論】)葉嘉瑩先生則找出了陸游矛盾態度產生的原因:『陸游對詞之所以加以否定者,蓋由於就理性而言,則其所見之【花間集】中之作品,其內容所寫大多不過爲流連歌酒男女歡愛之辭,並無一語及於國政及民事者,這與陸游平生之以國事自許的爲人志意,自然極不相合……然而另一方面,則就感性而言,詞之爲體卻又確實有一種特美,足以引起人內心中一種深微窈眇之情思……他在感性上也已經下意識地受了詞之此種特美所吸引的緣故。』(【論陸游詞】)

我們可以說陸游重詩輕詞,視詞爲『小道』『餘事』,但在他一百多首詞中,卻有一組專門模仿【花間集】而寫的詞作,魏慶之【詩人玉屑】於此曾有評價云:『至於【月照梨花】一詞云:「霽景風軟,煙江春漲。小閣無人,繡簾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約樗蒲。修蛾忘了當時樣。細思一餉,感事添惆悵。胸酥臂玉消減,擬覓雙魚,倩傳書。」此篇雜之唐人【花間集】中,雖具眼未知烏之雌雄也。』從【月照梨花】詞之題材內容及風格來看,該詞與【花間集】作品完全一致,他在【跋〖花間集〗】中對【花間集】甚爲鄙薄,而在創作上卻盡心盡力摹仿之,此中,我們可以窺見陸游複雜的創作心態。在他一百多首詞作中,除了抒寫士大夫情懷志意的作品外,還有23首愛情詞,有一部分詞被人評爲『纖濃得中』(譚獻【復堂詞話】)、『其纖麗處似淮海』(楊慎【詞品】卷五)、『流麗綿密者,欲出晏叔原、賀方回之上』(劉克莊【後村詩話】)。其【臨江仙】(鳩雨催成新綠)情感真摯熱切,黃昇認爲『思致精妙,超出近世樂府』(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一)。他的【一叢花】(尊前凝佇漫魂迷)情感也深厚動人,其中『倩雙燕、說與相思。從今判了,十分憔悴,圖要個人知』,賀裳【皺水軒詞筌】曰:『其情加切矣。』朱庸齋在其【分春館詞話】中也說:『放翁小令佳者,多爲懷念前妻唐琬及相戀之作,纏綿真摯,動人心坎。旖旎情深,近乎小山。』從這些深切動人的辭章和他對【花間集】的模仿中,我們可以看到陸游內心深處多情的一面。他不僅僅是一位愛國詩人,還有更豐富的情感與生活,他那被傳統詩教壓抑住的情懷,忍不住會從某一縫隙中流泄出來,對【花間集】的模仿如此,於詩中不自覺地呈現出詞之味道與意境也是如此。

陸游其實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在中國文學史中,沒有哪一個詩人像他這樣表現出如此嚴重的兩面性,在文學創作中,總是理論上一套,而創作實踐又是一套。這種矛盾不僅表現在他表面上鄙視詞,但暗地裡卻非常喜歡,還表現在他表面上鄙視晚唐詩,但暗地裡卻深受晚唐詩的影響。陸游多次在他的詩作中表現出對晚唐詩鄙視的態度,如【記夢】云:『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氣死豈埋蓬蒿。晚唐諸人戰雖鏖,眼暗頭白真徒勞。』【示子遹】云:『數仞李杜牆,常恨欠領會。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宋都曹屢寄詩且督和答作此示之】云:『天未喪斯文,杜老乃獨出。陵遲至元白,固已可憤疾。及觀晚唐作,令人慾焚筆。』錢鍾書先生認爲陸游『鄙夷晚唐,乃違心作高論耳』(【談藝錄】),齊治平先生也認爲『他(陸游)鄙夷晚唐……可是實際上他自己卻濡染晚唐,工夫很深。』(邱鳴皋【陸游傳論】引)莫礪鋒師也持相同觀點,認爲陸游『在理論上對晚唐詩予以嚴厲的批評,在創作上卻又受到了晚唐詩相當深的影響。』(【陸游對晚唐詩的態度】)爲什麼陸游會有如此嚴重的心口不一?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曾有一段關於陸游的經典議論:『(放翁詩)復有二官腔:好談匡救之略,心性之學……蓋生於韓侂胄、朱元晦之世,立言而外,遂並欲立功立德,亦一時風氣也。放翁愛國詩中功名之念,勝於君國之思。鋪張排場,危事而易言之。』雖然,陸游詩詞中的愛國熱情感染打動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一部分作品的確有『鋪張排場,危事而易言之』的特點。我們發現,陸游有更願意與主流觀點及時代潮流保持一致的言行特點。士風以欲收復失地表示愛國,陸游則於詩中反覆高唱;詩壇鄙薄晚唐詩風,於是,他也高聲鄙視之;詞壇受蘇軾『以詩爲詞』觀念影響,強調『詞與樂府』同出,追求詞合『風』『騷』之義,他則對【花間集】多有指斥。那麼他爲什麼會這樣呢?莫礪鋒師在【陸游對晚唐詩的態度】一文中認爲陸游之所以鄙薄晚唐詩,並不是『違心作高論』,而是『出於南宋初期的現實政治鬥爭及詩壇風氣之爭的需要』。可見,陸游的文學觀點具有現實功利性。我們說評價一個人不能僅聽他說了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陸游言語和行動分裂的箇中原因恐怕在於他的功名之念。他與蘇軾比起來,『缺乏憂生意識,多的是憂世意識』,『功名之念,勝於君國之思』(胡元翎:【陸游未能成爲詞中大家原因探析】),所以,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埋藏了自己的真實喜好而不知。雖然人說『亙古男兒一放翁』,但是,實質上陸游是軟弱的,他太屈從於所謂的正統與主流,從他的愛情悲劇里就可看出他的軟弱性,他的身與心總是在社會規範的壓制下分離,所以,他嘴裡不喜歡詞卻『漁歌菱唱不能止』,不喜歡詞卻在他的詩歌里留下較濃的詞之意味。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放翁詞提要】中認爲:『游生平精力,盡於爲詩,填詞乃其餘力,故今所傳者,僅及詩集百分之一。劉克莊【後村詩話】謂其時掉書袋,要是一病。楊慎【詞品】則謂其纖麗似淮海,雄快處似東坡。平心而論,游之本意,蓋欲驛騎於二家之間,故奄有其勝,而皆不能造其極。要之詩人之言,終爲近雅,與詞人之冶盪有殊。其短其長,故具在是也。』此評深得陸游成敗得失之肯綮。陸游以詩人之身份作詞,他作爲詩人的文藝觀念影響了他的詞體創作,故其詞只能徘徊於詩與詞之間,終不能達詞人之勝境,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陸游詞的佳處源於他的詩人身份,其敗處也在於他的詩人身份,最終,他『上不能如蘇之「以詩爲詞」,下不能如辛之「以文爲詞」』,『蹭蹬乃去作詩人』的陸游畢竟只是以餘力爲詞,『「以其所長格力施於所短」,終未能使自己成爲詞壇大家』(鄧喬彬【驛騎蘇秦間——陸游詞風格及成因淺議】)。

(作者:許芳紅,系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8-11-14 07:44
陸游輕視詞體。他在65歲時所寫的【長短句序】中云:『雅正之樂微,乃有鄭衛之音。鄭衛雖變,然琴瑟笙磬猶在也。 ...
引用 遊客 2018-11-13 12:18
陸游爲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生平精力,盡於爲詩,填詞乃其餘力』(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放翁詞提要】)。 ...

查看全部評論(2)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