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百年訓詁學史回顧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11-10 10:24|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498| 評論: 0|原作者: 鍾如雄|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黃侃書法【鶯啼序】 資料圖片 陸宗達 資料圖片 編者按 訓詁學是我國傳統學問之一,與文字學、音韻學共同構成了傳統小學的研究體系。陸宗達先生是當代訓詁學泰斗,爲訓詁學的研究與發展、人才的培養與學術的傳承作 ...

黃侃書法【鶯啼序】 資料圖片

陸宗達 資料圖片

編者按

訓詁學是我國傳統學問之一,與文字學、音韻學共同構成了傳統小學的研究體系。陸宗達先生是當代訓詁學泰斗,爲訓詁學的研究與發展、人才的培養與學術的傳承作出了卓越貢獻。爲紀念陸宗達先生逝世30周年,本版特刊登三篇文章,講述歷代訓詁學的發展脈絡、近百年訓詁學史的曲折發展歷程以及當代訓詁學所呈現出的新趨勢和新特點。

『訓詁』簡單說來就是『以語言解釋語言』,這種方法在周秦時期叫作『隨文釋義』。隨著隨文釋義實踐的日益頻繁,人們開始注意從雜亂無章的訓詁資料中搜集、匯總和歸納,從中總結出訓詁的方法和條例來,於是我國第一部訓詁專書【爾雅】在戰國末期齊魯儒生的筆下誕生了。到兩漢中期我國出現了第一位語言學家,他就是被桓譚譽爲『東道孔子』的楊雄,其傳世名著叫作【方言】。在我國訓詁發展史上,從東漢至清代相繼湧現了一大批超凡卓越的訓詁學家,他們註解經義博採眾說,考據精博,會通義理,闡釋發揮,爲我國傳統訓詁方法的豐富與完善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代是我國訓詁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訓詁學家輩出,成果豐富多彩,令人嘆爲觀止。清代末期,在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始終處於經學附庸地位的『小學』頓時迷失了發展方向。1899年冬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一部【馬氏文通】,將外來的語言學理論和研究方法與我國的傳統訓詁方法緊密結合,打開了傳統『小學』家研究古代文獻的新思路。從此,我國的『小學』家紛紛轉向漢語語法的研究,幾乎取代了傳統訓詁學的研究。縱觀清代以前的訓詁發展史,呈現在學人面前的是一部重實踐、輕理論創新的歷史。此前的『訓詁』僅僅是『小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沒有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五四』運動以來的一百年間,我國的訓詁學才開始從初創走向成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U』字形發展。這一時期的訓詁學研究大抵可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19—1939):承前啟後時期

這一時期的訓詁學家主要有章太炎、黃侃、沈兼士、楊樹達、陳獨秀等。在語言學研究方面,他們偏重於尋找研究漢語言文字學的新思路,主要探討和總結漢語言文字學的研究理論和方法,梳理『右文』說是非曲直,創建漢語語(字)源學;在訓詁學研究方面,則主要界定『訓詁』與『訓詁學』的內涵,總結『聲訓』『音轉』和『因聲求義』的實用原理和運用方法,或對前賢的研究成果做拾遺補缺等。其研究成果主要有章太炎的【文始】【新方言】,黃侃的【說文略說】【文字聲韻訓詁筆記】,沈兼士的【聲訓論】【廣韻聲系】,楊樹達的【中國語法綱要】【中國修辭學】,等等。這些文獻,無論在漢語言文字學發展史上還是在訓詁學發展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地位和意義。

第二個階段(1939—1979):理論創建時期

在此40年中,我國古籍的注釋與整理幾乎沒有多大成就,在訓詁學理論方法的總結與創新方面,反而出現了令人振奮的重大成果。胡樸安、齊佩瑢、王力、陸宗達等四位訓詁學家在這一時期都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代以前,訓詁學家群星璀璨,訓詁成果汗牛充棟,但是就沒有出現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訓詁學』著作,先賢的討論幾乎都是零星的、碎片化的,不成系統。193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胡樸安先生的【中國訓詁學史】,全書較爲系統地勾畫出了上下兩千年的訓詁發展史,綜述全面,評價客觀,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繼後,1943年齊佩瑢先生的【訓詁學概論】出版,全書共四章十六節,較爲詳細地討論了訓詁的性質、起因、範圍、功能、術語、方法和流派等問題,爲後世訓詁理論的探討和訓詁方法的總結做了一個可供借鑑的示範,匠心獨創,前無古人。【中國訓詁學史】和【訓詁學概論】的出版,標誌著我國從此有了自己的第一部訓詁史和第一部訓詁學理論著作,它們分別以『訓詁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和『訓詁理論研究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的名譽而載入史冊。

【訓詁學概論】的出版,初步建立起了訓詁學的理論體系,但是這還屬於舊訓詁學的理論體系,其最大弊端在於『崇古』,而忽視系統理論的探討。此時的王力先生已經意識到,只有重視歷史觀和語言的社會性研究,古老的訓詁學才能獲得新的生命力。194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新訓詁學】的文章,文中明確指出『必須打破小學爲經學附庸的舊觀念,然後新訓詁學才真正成爲語史學的一個部門』。這種見解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慧眼獨具、膽識過人、高屋建瓴。繼王力之後,1957年陸宗達先生在【中國語文】第4期上發表【談談訓詁學】一文,對訓詁學的實質進行了科學的闡釋,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這個時期王力和陸宗達先生,主要思考和關注的是『新訓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問題。

第三個階段(1980至今):學科體系建設時期

『新訓詁學』提出以來的40年間,我國訓詁學的教學與研究和文字學、音韻學一樣,歷經一次次歷史變故之後全然止息了。高校不再開設訓詁學課程,就連以往出版的教材也看不到了,唯有陸宗達先生1964年出版的【訓詁淺談】,還能在大學圖書館的借書目錄里找到。1978年以前的訓詁學研究完全處於一種『冬眠』狀態。

1978年,耄耋之年的陸宗達先生,以其敏銳的學術嗅覺,適時抓住了復甦訓詁學的大好機遇。他和他學生王寧、宋永培先生等一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一系列普及訓詁學的活動。首先,以北京師範大學爲孵化基地,舉辦訓詁學研修班,專門培養在全國高校中從事訓詁學教學與研究的青年教師。其次,及時出版培訓和自學用的教材,創辦訓詁學研究集刊,全力以赴普及、傳播訓詁學知識。在去世前的八年裡,陸先生先後編寫出版了【訓詁簡論】【訓詁方法論】(與王寧合作)兩部教材;1981年創辦了【訓詁研究】,並擔任主編。再次,親自組建『中國訓詁學研究會』,並出任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訓詁學大討論。陸先生畢生都十分重視【說文】學和訓詁學的知識普及和理論建設,強調學以致用。他是當代中國【說文】學和訓詁學的一塊永垂不朽的豐碑。

陸先生去世後,王寧、宋永培先生秉承先師教書育人、學術慎獨的優良傳統,一方面整理出版與陸先生合作的著作,在較短時間內先後出版了【訓詁與訓詁學】(陸宗達、王寧)和【訓詁學的知識與應用】(陸宗達、王寧、宋永培)兩部合著;另一方面勤奮鑽研,踵武增華,繼往開來,各自相繼出版了【訓詁學原理】(王寧)和【當代中國新訓詁學】(宋永培),爲當代中國新訓詁學的理論和學科建設作出了令人敬佩的重大貢獻。

當代訓詁學的教學與研究,在陸宗達先生的大力倡導和引領下,出現前所未有的『井噴』式發展,人才輩出,各種教材或研究專著如雨後春筍,理論建設日臻完善。近40年來全國高校相繼湧現了一大批熱愛訓詁學的優秀學者,其中最令人敬佩的有周祖謨、姜亮夫、殷孟倫、徐復、張世祿、張舜徽、楊潛齋、周大璞、洪誠、許嘉璐、楊春霖、蔣禮鴻、郭在貽、王寧、宋永培、張永言、向熹、趙振鐸、唐文、何九盈、蔣紹愚、裘錫圭、白兆麟、李學勤等。他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著書立說,惠及後學。

但是,當代中國訓詁學還存在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諸如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還很薄弱,訓詁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糾纏不清,古老的訓詁方法尚待實踐進一步證實等。例如『聲訓』和『古音通假』兩種方法,就存在界說模糊不清、以非爲是的問題。最近胡娟、劉春語等在【『聲訓』說的歷史反思】一文中認爲:『「聲訓」是用語義相因的字詞來直接解釋意義的方法』,『「古音通假」是尋求本字的方法』。我們希望今後類似的『歷史反思』越來越多,因爲它會對訓詁學學科的理論建設大有裨益。

宋永培先生在【當代中國新訓詁學】中指出:『當代中國訓詁學,是運用當代的科學方法對兩千年傳統訓詁學和現代訓詁學的成果切實繼承並超越的科學。』因此,不僅要『圍繞著如何明確訓詁方法和訓詁學的系統條理這一中心問題作深入切實的研討』,還要在揭示訓詁原理、確立科學術語、清理理論體系、運用系統方法等方面作深入細緻的研究。

回顧百年來的中國訓詁史,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坎坷畫卷。由於有歷代先賢持之以恆的不斷超越,才迎來了訓詁學今天的輝煌,然而,當代中國訓詁學學科地位的最終確立,還有待於一代代訓詁學新人的努力。

    (作者:鍾如雄,系西南民族大學文新學院教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