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師帶徒是培養中醫大夫最好的形式嗎?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9-4 13:09| 發布者: 醫館界| 查看: 4493| 評論: 2|原作者: 孔樂凱

摘要: 在中醫學生畢業之後,成長的3到5年的時間,在這個大夫的成長早期,或者他不能夠獨立應診之前,我們的經驗教訓是,給他經濟的支持,可能幾年以後,就可以成爲能工作、能看病的人。 依據當地醫院畢業生的經濟收入,以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濟南市中觀民診所跟濟南成千上萬家大大小小的診所相比

從樸實無華的外表看,並無特別之處

只不過他的創始人是個西學中的博士

放棄體制公職,創辦一家以純中醫診療爲主的個體診所

只不過多承擔了一點,本不是小診所的責任

培養青年中醫

除去診所的身份,這個小小的地方

還是全國首家李可學術傳承基地

這裡培養大夫,深研中醫學術

已經堅持了十年

經華卉典(山東李可學術傳承基地) 孔樂凱

現在醫館聘任的大夫大多數是成熟的大夫,或者說是能夠看病的大夫。剛畢業的大夫,醫館可能聘任的比較少,但是成熟的大夫不穩定,這是一個現實問題。

有幾個開醫館的朋友到我那去,他們一不是搞藥的,二不是搞醫的,都是搞投資的,問我怎麼才能辦好醫館?

我說,其實這個事情也很簡單,你可以聘取水平高的中醫大夫,但是一定要爲這個大夫配上兩個助手。用幾年的時間把老師的東西學個七七八八的,那就可以成爲大夫,也是建立自己隊伍的一個方法。

我們中醫大夫:一方面是治病救人,另外一方面在行醫過程當中還要有自我成長。

醫館除了提供醫療服務以外,還可以有一個職能—承擔中醫的教育,培養年輕一代的中醫,恐怕是醫館壯大自己隊伍的途徑,一種很重要的途徑。因爲大學教育,比如博士畢業,11年的教育,畢業以後大多數是不能獨立從事中醫工作的。

▲經華卉典(山東李可學術傳承基地),十年來都是在原有診所基礎上擴大,裝修一直很樸素

[爲什麼

博士畢業還不能看病

我原是白求恩醫科大學(現吉林大學醫學院)的病理生理學碩士。讀了8年的西醫核心課程之後,覺得西醫理論無法解答他對人體和疾病的許多疑問,轉而自學中醫,2001年考取了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博士,2004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在學校附屬醫院做一名內科大夫。

讀博士時我一度很鬱悶。我放棄了13年的西醫探索,轉到中醫領域,卻發現中醫臨床拿不出效果來,博士有什麼用!

在中國古代,三年出徒,第一年是幫師父幹家務。第二年是抓藥。第三年跟著老師抄方。三年以後,基本中醫的常見病就可以看。怎麼咱們11年的高等教育,畢業以後還不能夠看病。

大學教育出問題,咱們醫館作爲一股中醫逐漸壯大的勢力,我想醫館可以承擔教育的責任。

▲經華卉典內部裝飾

[給剛畢業的青年大夫

經濟支持

無論是中醫畢業生還是西醫畢業生,分配到公立醫院以後,都不能看病。事實上只是在學習,或者干一些在上級醫師指導下的工作,會給你一份工資,但是醫館,尤其是前兩年,很少聘任這種零經驗的畢業生。

在中醫學生畢業之後,成長的3到5年的時間,在這個大夫的成長早期,或者他不能夠獨立應診之前,我們的經驗教訓是,給他經濟的支持,可能幾年以後,就可以成爲能工作、能看病的人。

依據當地醫院畢業生的經濟收入,以及自己醫館的經濟水平,來給予學生經濟支持。

如果不給學生經濟支持,學生一是學習起來不安心,二是容易改行,從事別的工作,比如醫藥代表。

[師帶徒

先跟著一位老師學看病

爲什麼現有的教育模式很難培養出名醫大師?

關鍵是老師的問題,現在中醫院校中的老師,特別是教授中醫基礎和內經、傷寒等經典的老師,沒有能將課本和臨床很好的結合起來。

那麼一個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呢?

常見病和多發病可以用中醫的方法解決,疑難重病能夠探索性治療,療效不亞於西醫,並且可以用中醫的理論,特別是經典的理論,很好的去解釋它。那麼我們就認爲他(她)是個好老師,是個合格的老師。有了好的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

我拜訪了很多院校的中醫專家,發現大家的療效平平。在最苦悶的時候,遇見了李老。我正在十字路口徘徊,師父指給我一個方向,這才是正路。怎麼證明?療效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之前,我和社會上大部分我接觸的中醫大夫沒有本質區別。

▲孔樂凱(左)和師父李可(中)

『現在學生好找,李老這樣的臨床大家做老師,難求。李老身上最寶貴的一點在於他敢於治病,遭遇急危重症敢用雷霆手段,這源於他的能力和自信。中醫院校的老師自己對臨床都沒有信心,怎麼教學生?』

中醫的進步,歸根結底還是深挖經典,並且緊貼臨床。

有的疾病,西醫沒有辦法了,請我們去看,我們運用中醫經典的思維,就可以解決的很好。比如某西醫院有個昏迷了十餘天的病人,請我們看,我們認爲就是一個由陽明經證轉成的陽明腑實證,用了白虎湯合大承氣湯,第二天就轉醒了。

另外一個產婦,因生產造成了血栓,既有血栓,又有出血,西醫覺得很棘手,請我們去看,我們認爲是桃核承氣湯證,也是很快就好轉了。所以說運用中醫的思維治療一些大病重病時,效果不一定比西醫差。

現在的信息很多是件好事,但是可能也是一件壞事。大家學了很多的學術流派的東西,但是最終面對患者的時候,就束手無策。最簡單的辦法,先跟著一位老師學習。

經華卉典近十年來培養了30多位學生,獨立應診近20位,平均日門診量20到30人,門診量飽和的學生有四、五位。

[想提高

不能只學中醫

青年中醫如何進一步提高?

中醫成長是很漫長的,即使掌握了普通的中醫技術,想要進一步提高,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培養。

我對自己的已經開始治病的學生也是這樣的提醒,說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停止讀書和思考!

我們經華卉典給學生的學習任務,除了中醫技術,還有西醫技術、心理學、哲學、現代科技、國學基礎,這五個方面實際上是缺一不可。

西醫技術

很多人可能想我們是搞中醫的,就要搞正統的中醫,傳統的中醫。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老百姓都拿著西醫的診斷,西醫的化驗單去找你看病,你作爲一個大夫你不可能不懂。

現代診斷技術並不是西醫專用,中醫也可以用現代診斷技術。

心理學

現在心因性的疾病越來越多。作爲咱們大夫來講,每天面對的都是病號,面對的是沒有一個好心情、好表情的人,所以大夫的心理負擔也很重。學習心理知識,對大夫個人的成長,業務的成長是很有意義的。

哲學

醫學最核心或者本質的基礎應該是哲學。如果沒有一個哲學頭腦的話,無論從事情中西醫都不會幹得很漂亮。

▲ 經華卉典內部裝飾

國學

其實培養中醫大夫就像培養藝術家一樣,需要有很多的文化沉澱,然後才能成長爲大家。

但自從五四運動以來,我們的學生多數受到的是西方文化體系的教育,所以,真正的中醫思維很難被中醫院校生所接受。中醫是植根於中國文化中的,經華卉典特別聘請了一位教授國學的老師,另外還有太極拳老師定期授課,共同薰陶和培養學生。

現代科技

現在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如果咱們不跟上,恐怕就要落後。雖然傳統很優秀,但是落後可能就意味著挨打。

[上臨床

敢於實踐中醫

如果是在臨床中已經有過多年實踐的中醫師,掌握了中醫基本思維的醫生,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單獨使用中醫的手段去治病,去鍛鍊自己,特別是對於一些重病、大病。

目前大多數醫院的中醫大夫用西藥、中成藥和湯藥一起治病,即使病好了,也不知道病是怎麼好的,這樣中醫的水平很難得到提高。

『我們都知道李老厲害,他藝高人膽大,我們使勁練本事,使勁練,但就是不邁出那一步(用中醫的手段治療重病大病),還是沒用的。我原來剛開始治療重病是心裡也膽怯。什麼是勇敢?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還堅持往前走。

青年中醫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跟隨我學習2年的同學,當問他自己認爲和普通院校畢業的同學有什麼區別時,他給出了及其簡單而又發人深思的答案:『會看病。』

[醫館的長久之計

藥材 科研教育

➤藥材

醫館不是賣藥的,醫館是賣療效的,療效取決於大夫和藥材。如果咱們醫館能夠選擇好藥材的話,事實上對醫館來講,第一是安全,第二會提高效率。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用好藥是合適的。

➤科研

醫館應該成爲中醫藥科研的積極參與者。因爲咱們國家,從中藥產品和中成藥來看,可以說幾十年來沒有大變化。現在賣的藥或者市場上流行的藥還是老藥,根本就沒有太多新藥。有的人統計,中醫科研萬分之一的轉化率,轉化率很低,有的勉強成爲一個產品,但是因爲療效的不夠而導致效益下滑。

這對醫館是一個機會。中醫的科研是源於臨床、用於臨床,如果咱們的醫館能夠在臨床行爲當中,主動加上科研這個行爲的話,就有可能按照中醫的科研規律,研發出中醫真正的科研產品。

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經驗,我們是從08年開始,現在已經申請和在申請的專利有十幾項。

教育、藥材和科研事實上是醫館發展的長久之計,但不能只應付目前的利潤效益,如果要做成百年老店的話,必須做好人才隊伍建設,乃至於加大力度自主研發,這需要一點點的耐心。

醫館可以爲中醫做出難以估量的發展。大家現在不是分蛋糕的問題,這市場有多大,又可以分多少,在整個社會的醫療體系當中,咱們還是少數。中國行醫的中醫大夫也就是幾十萬,比起西醫來要少很多。

醫館之間的關係,就好比是在大海當中航行的小船,而不是分蛋糕的競爭關係。所以大家應該互通有無,無論是技術、人才、藥材,都應該有更多的交流。

李可李老可能是最成功的民間中醫,如果沒有他的【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多少中醫大夫,還在痛苦於中醫不能治病;同時他也是成功將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的民間中醫,如今他的傳承基地遍布全國多個省市地區。

如果你再深想一下李可和他的弟子們所代表的意義,比如李可的幾個弟子,陳長青、孔樂凱、戚沁園和呂英,都曾是體制內博士級別的中醫。

中醫一直以來都有民間派與學院派之爭,其實李可與弟子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什麼派,都『本是同根生』,本就沒有什麼可爭之處,一起擰成一股繩,共同進步才是真。(文/半夏)

I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版權歸權利人所有,轉載需授權。

· END ·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20-4-19 15:42
引用 延章 2018-9-5 06:36
師徒制當然是最佳的培養人才的形式啦。即使是高校出來的中醫專業人才,博士畢業都沒有經過多少臨床實踐經驗的,而中醫最重的就是實證。
中醫診斷全靠醫師個人的觀察,如果沒有長期的實踐經驗,怎麼能磨合出一套符合自己個人感觀的方法呢?
師承制就能做到這一套,生員在老師的長期帶領下,積累了成熟的診治經驗,不但有適合自己的診斷方法(以望聞問切等爲基礎),更有自己施藥治療的理論(中醫藥爲基礎,發展出自己的見解)

查看全部評論(2)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