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师带徒是培养中医大夫最好的形式吗?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8-9-4 13:09| 發佈者: 医馆界| 查看: 4462| 評論: 2|原作者: 孔乐凯

摘要: 在中医学生毕业之后,成长的3到5年的时间,在这个大夫的成长早期,或者他不能够独立应诊之前,我们的经验教训是,给他经济的支持,可能几年以后,就可以成为能工作、能看病的人。 依据当地医院毕业生的经济收入,以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济南市中观民诊所跟济南成千上万家大大小小的诊所相比

从朴实无华的外表看,并无特别之处

只不过他的创始人是个西学中的博士

放弃体制公职,创办一家以纯中医诊疗为主的个体诊所

只不过多承担了一点,本不是小诊所的责任

培养青年中医

除去诊所的身份,这个小小的地方

还是全国首家李可学术传承基地

这里培养大夫,深研中医学术

已经坚持了十年

经华卉典(山东李可学术传承基地) 孔乐凯

现在医馆聘任的大夫大多数是成熟的大夫,或者说是能够看病的大夫。刚毕业的大夫,医馆可能聘任的比较少,但是成熟的大夫不稳定,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有几个开医馆的朋友到我那去,他们一不是搞药的,二不是搞医的,都是搞投资的,问我怎么才能办好医馆?

我说,其实这个事情也很简单,你可以聘取水平高的中医大夫,但是一定要为这个大夫配上两个助手。用几年的时间把老师的东西学个七七八八的,那就可以成为大夫,也是建立自己队伍的一个方法。

我们中医大夫:一方面是治病救人,另外一方面在行医过程当中还要有自我成长。

医馆除了提供医疗服务以外,还可以有一个职能—承担中医的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中医,恐怕是医馆壮大自己队伍的途径,一种很重要的途径。因为大学教育,比如博士毕业,11年的教育,毕业以后大多数是不能独立从事中医工作的。

▲经华卉典(山东李可学术传承基地),十年来都是在原有诊所基础上扩大,装修一直很朴素

[为什么

博士毕业还不能看病

我原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医学院)的病理生理学硕士。读了8年的西医核心课程之后,觉得西医理论无法解答他对人体和疾病的许多疑问,转而自学中医,2001年考取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200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学校附属医院做一名内科大夫。

读博士时我一度很郁闷。我放弃了13年的西医探索,转到中医领域,却发现中医临床拿不出效果来,博士有什么用!

在中国古代,三年出徒,第一年是帮师父干家务。第二年是抓药。第三年跟着老师抄方。三年以后,基本中医的常见病就可以看。怎么咱们11年的高等教育,毕业以后还不能够看病。

大学教育出问题,咱们医馆作为一股中医逐渐壮大的势力,我想医馆可以承担教育的责任。

▲经华卉典内部装饰

[给刚毕业的青年大夫

经济支持

无论是中医毕业生还是西医毕业生,分配到公立医院以后,都不能看病。事实上只是在学习,或者干一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的工作,会给你一份工资,但是医馆,尤其是前两年,很少聘任这种零经验的毕业生。

在中医学生毕业之后,成长的3到5年的时间,在这个大夫的成长早期,或者他不能够独立应诊之前,我们的经验教训是,给他经济的支持,可能几年以后,就可以成为能工作、能看病的人。

依据当地医院毕业生的经济收入,以及自己医馆的经济水平,来给予学生经济支持。

如果不给学生经济支持,学生一是学习起来不安心,二是容易改行,从事别的工作,比如医药代表。

[师带徒

先跟着一位老师学看病

为什么现有的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名医大师?

关键是老师的问题,现在中医院校中的老师,特别是教授中医基础和内经、伤寒等经典的老师,没有能将课本和临床很好的结合起来。

那么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呢?

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解决,疑难重病能够探索性治疗,疗效不亚于西医,并且可以用中医的理论,特别是经典的理论,很好的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就认为他(她)是个好老师,是个合格的老师。有了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我拜访了很多院校的中医专家,发现大家的疗效平平。在最苦闷的时候,遇见了李老。我正在十字路口徘徊,师父指给我一个方向,这才是正路。怎么证明?疗效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之前,我和社会上大部分我接触的中医大夫没有本质区别。

▲孔乐凯(左)和师父李可(中)

『现在学生好找,李老这样的临床大家做老师,难求。李老身上最宝贵的一点在于他敢于治病,遭遇急危重症敢用雷霆手段,这源于他的能力和自信。中医院校的老师自己对临床都没有信心,怎么教学生?』

中医的进步,归根结底还是深挖经典,并且紧贴临床。

有的疾病,西医没有办法了,请我们去看,我们运用中医经典的思维,就可以解决的很好。比如某西医院有个昏迷了十余天的病人,请我们看,我们认为就是一个由阳明经证转成的阳明腑实证,用了白虎汤合大承气汤,第二天就转醒了。

另外一个产妇,因生产造成了血栓,既有血栓,又有出血,西医觉得很棘手,请我们去看,我们认为是桃核承气汤证,也是很快就好转了。所以说运用中医的思维治疗一些大病重病时,效果不一定比西医差。

现在的信息很多是件好事,但是可能也是一件坏事。大家学了很多的学术流派的东西,但是最终面对患者的时候,就束手无策。最简单的办法,先跟着一位老师学习。

经华卉典近十年来培养了30多位学生,独立应诊近20位,平均日门诊量20到30人,门诊量饱和的学生有四、五位。

[想提高

不能只学中医

青年中医如何进一步提高?

中医成长是很漫长的,即使掌握了普通的中医技术,想要进一步提高,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培养。

我对自己的已经开始治病的学生也是这样的提醒,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停止读书和思考!

我们经华卉典给学生的学习任务,除了中医技术,还有西医技术、心理学、哲学、现代科技、国学基础,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是缺一不可。

西医技术

很多人可能想我们是搞中医的,就要搞正统的中医,传统的中医。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老百姓都拿着西医的诊断,西医的化验单去找你看病,你作为一个大夫你不可能不懂。

现代诊断技术并不是西医专用,中医也可以用现代诊断技术。

心理学

现在心因性的疾病越来越多。作为咱们大夫来讲,每天面对的都是病号,面对的是没有一个好心情、好表情的人,所以大夫的心理负担也很重。学习心理知识,对大夫个人的成长,业务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哲学

医学最核心或者本质的基础应该是哲学。如果没有一个哲学头脑的话,无论从事情中西医都不会干得很漂亮。

▲ 经华卉典内部装饰

国学

其实培养中医大夫就像培养艺术家一样,需要有很多的文化沉淀,然后才能成长为大家。

但自从五四运动以来,我们的学生多数受到的是西方文化体系的教育,所以,真正的中医思维很难被中医院校生所接受。中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中的,经华卉典特别聘请了一位教授国学的老师,另外还有太极拳老师定期授课,共同熏陶和培养学生。

现代科技

现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如果咱们不跟上,恐怕就要落后。虽然传统很优秀,但是落后可能就意味着挨打。

[上临床

敢于实践中医

如果是在临床中已经有过多年实践的中医师,掌握了中医基本思维的医生,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单独使用中医的手段去治病,去锻炼自己,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病、大病。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中医大夫用西药、中成药和汤药一起治病,即使病好了,也不知道病是怎么好的,这样中医的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我们都知道李老厉害,他艺高人胆大,我们使劲练本事,使劲练,但就是不迈出那一步(用中医的手段治疗重病大病),还是没用的。我原来刚开始治疗重病是心里也胆怯。什么是勇敢?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还坚持往前走。

青年中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跟随我学习2年的同学,当问他自己认为和普通院校毕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时,他给出了及其简单而又发人深思的答案:『会看病。』

[医馆的长久之计

药材 科研教育

➤药材

医馆不是卖药的,医馆是卖疗效的,疗效取决于大夫和药材。如果咱们医馆能够选择好药材的话,事实上对医馆来讲,第一是安全,第二会提高效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用好药是合适的。

➤科研

医馆应该成为中医药科研的积极参与者。因为咱们国家,从中药产品和中成药来看,可以说几十年来没有大变化。现在卖的药或者市场上流行的药还是老药,根本就没有太多新药。有的人统计,中医科研万分之一的转化率,转化率很低,有的勉强成为一个产品,但是因为疗效的不够而导致效益下滑。

这对医馆是一个机会。中医的科研是源于临床、用于临床,如果咱们的医馆能够在临床行为当中,主动加上科研这个行为的话,就有可能按照中医的科研规律,研发出中医真正的科研产品。

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经验,我们是从08年开始,现在已经申请和在申请的专利有十几项。

教育、药材和科研事实上是医馆发展的长久之计,但不能只应付目前的利润效益,如果要做成百年老店的话,必须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乃至于加大力度自主研发,这需要一点点的耐心。

医馆可以为中医做出难以估量的发展。大家现在不是分蛋糕的问题,这市场有多大,又可以分多少,在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当中,咱们还是少数。中国行医的中医大夫也就是几十万,比起西医来要少很多。

医馆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在大海当中航行的小船,而不是分蛋糕的竞争关系。所以大家应该互通有无,无论是技术、人才、药材,都应该有更多的交流。

李可李老可能是最成功的民间中医,如果没有他的〖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多少中医大夫,还在痛苦于中医不能治病;同时他也是成功将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的民间中医,如今他的传承基地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地区。

如果你再深想一下李可和他的弟子们所代表的意义,比如李可的几个弟子,陈长青、孔乐凯、戚沁园和吕英,都曾是体制内博士级别的中医。

中医一直以来都有民间派与学院派之争,其实李可与弟子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派,都『本是同根生』,本就没有什么可争之处,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同进步才是真。(文/半夏)

I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转载需授权。

· END ·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20-4-19 15:42
引用 延章 2018-9-5 06:36
师徒制当然是最佳的培养人才的形式啦。即使是高校出来的中医专业人才,博士毕业都没有经过多少临床实践经验的,而中医最重的就是实证。
中医诊断全靠医师个人的观察,如果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怎么能磨合出一套符合自己个人感观的方法呢?
师承制就能做到这一套,生员在老师的长期带领下,积累了成熟的诊治经验,不但有适合自己的诊断方法(以望闻问切等为基础),更有自己施药治疗的理论(中医药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见解)

查看全部評論(2)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