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淮南子】與連珠體的演變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9-4 09:29|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541| 評論: 2|原作者: 管宗昌|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西漢初年劉安編修的【淮南子】中,有【說山訓】【說林訓】兩篇。這兩篇文章由若干短章集合而成,通過具體事象說理是這兩篇的核心特徵,駢偶對仗的句式特徵在這兩篇中也屢有體現。 ...

西漢初年劉安編修的【淮南子】中,有【說山訓】【說林訓】兩篇。這兩篇文章由若干短章集合而成,通過具體事象說理是這兩篇的核心特徵,駢偶對仗的句式特徵在這兩篇中也屢有體現。這些特徵,與西漢末期出現的連珠體這一文體有著密切的文學關聯。

淮南子【說山訓】【說林訓】兩篇屬於前後相連的姊妹篇,均以說理爲主。但是這兩篇的行文顯然與其他篇目有別,由若干短章集合而成。從行文形態看,這些短章有如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議論在前,具象在後。前邊表述較爲抽象的道理,或者作者的哲理意圖;後接以具體事象,用以類比和證明。如:『以非義爲義,以非禮爲禮,譬猶裸走而追狂人,盜財而予乞者,竊簡而寫法律,蹲踞而誦詩、書。』(【說山訓】)『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猶客之乘舟,中流遺其劍,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類亦甚矣!』(【說林訓】)這類行文經常以『譬猶』『若』等作爲連接,具體事象作爲類比用以證明抽象哲理。

第二種:具象在前,結論在後。通過具體事象見出一般規律和結論。如:『泰山之容,巍巍然高,去之千里,不見埵堁,遠之故也。秋豪之末,淪於不測。是故小不可以爲內者,大不可以爲外矣。』(【說山訓】)當然,偶爾也會見到具象與抽象交替多次出現的情況,屬於以上兩種類型的雜合。

第三種:臚列具象爲主,哲理隱其中。如:『鬻棺者欲民之疾病也,畜粟者欲歲之荒飢也。』(【說林訓】)這些章節展現的只是具體事象,但是作者的真正目的還是通過這些類近事象闡述某種哲理。所以,經常看見作者雖並未專意展示哲理和結論,但是這些事象臚列後自然會帶出一定的總結。這種情況可以看作哲理半隱其中。如:『江出岷山,河出崑崙,濟出王屋,潁出少室,漢出嶓冢,分流舛馳,注於東海,所行則異,所歸則一。』(【說山訓】)這段中的『所行則異,所歸則一』是事象的總結,但是也部分隱藏了更爲普遍的哲理。

第四種:寓言體。作者將抽象的哲學道理寄以具體形象進行闡釋,使抽象的哲理表述有了具象的外殼。如:『魄問於魂曰:「道何以爲體?」曰:「以無有爲體。」魄曰:「無有有形乎?」魂曰:「無有。」「何得而聞也?」魂曰:……』(【說山訓】)作者虛構了魂魄兩個形象,讓他們開口講話闡述道理。這種形態較爲特殊,在兩篇中只有【說山訓】開篇一見。

第五種:直接的哲理和結論表述。這種情況並不見具象出現,如:『人不小學,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說山訓】)但是,這種情況在兩篇中僅此一見。

第二種和第三種類型是兩篇的主要行文形態,兩種段落大約占88%,而其中第三種類型又略多於第二種,至於第一種類型不是兩篇的主要形態。也就是說,兩篇集合了大量哲理,但這些哲理主要通過具象方式展現,而不是單純的抽象說理。可以斷言:通過具體事象說理的具象性才是這兩篇的核心特徵所在。

兩篇以具象性爲根本特徵,而其具象包羅的範圍極其廣泛,具體說來有如下幾種:第一種:自然規律和現象。如:『水靜則平,平則清,清則見物之形,弗能匿也,故可以爲正。』(【說林訓】)第二種:人事常情和常識。如:『耀蟬者務在明其火,釣魚者務在芳其餌。明其火者,所以耀而致之也;芳其餌者,所以誘而利之也。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說山訓】)當然,以上兩種分類具有相對性,有些時候所謂的自然規律和人事常情並不易區分,因爲他們背後有著共同的深刻哲理。第三種:歷史典故。其實是臚列已經發生的歷史故事和傳說,從中抽繹出哲學道理。但是【說山訓】【說林訓】在用到這些具體事象的時候,明顯進行了簡潔化處理,並未充分展開事件。所以,此處叫作歷史典故。如:『管子以小辱成大榮,蘇秦以百誕成一誠。』(【說林訓】)第四種:無稽典故。所謂無稽典故,是指那些無史可證的故事。如:『魯人身善制冠,妻善織履,往徙于越而大困窮。以其所修而游不用之鄉。』(【說山訓】)

在這幾類具象中,以第一種和第二種所占最多,約占93%。歷史典故和無稽典故所占極少。這與之前的說體文章有著重要區別。以【韓非子】的【內儲說】【外儲說】爲代表的說體文,是以集合歷史故事爲主要特徵,其中的歷史故事占據了絕對優勢。另外如【列子·說符】【說苑】【新序】【韓詩外傳】等均是如此,與【說山訓】【說林訓】區別明顯。

連珠體是漢代揚雄創始的文體,歷經班固、蔡邕等,至六朝蔚爲大觀。揚雄是連珠體的創始者,傳世【連珠】有兩章。第一章有明顯的駢偶對仗格式。前兩句屬四六對仗,後一句屬句內對仗。第二章總體屬排比格式,列舉三樂。多處有駢偶特徵,但是其中有不少成分溢出這種駢偶結構之外,不算十分工整。另外,部分句子還有押韻特徵。內容具有典型的規勸性,屬典型的結論性連珠,並沒有假借比喻、類比、典故和具體事象以說理,是結論的直接羅列。最後,押韻特徵時有時無,駢偶對仗明顯的章節押韻不明顯;駢偶對仗不明顯的押韻則比較明顯。班固有連珠文五章,突破了一章獨行,而變爲多章集合。至漢末六朝,連珠文蔚爲大觀。如蔡邕【廣連珠】、王粲【仿連珠】、陸機【演連珠】、庾信【擬連珠】等,題目看似承續前人,仿效演繹。但從文本看,這些連珠有了全新的進展。篇幅章節明顯擴展,有的擴展至十幾甚至幾十章。駢偶對仗逐漸成爲此時連珠文的典型特徵,特別是四六句式的駢偶基本成爲常態,基本無溢出駢偶結構的情況。庾信是連珠文發展史上的一大轉折,其【擬連珠】共44章,將『臣聞』改爲『蓋聞』,意味著其內容不再局限臣對君規諫。44章所涉範圍極廣,突破了之前多從君主治國明理的套路。很多章節明理意圖也不明顯,更類於事實羅列和陳述。

傅玄【敘連珠】認爲連珠體有兩大特徵:一是『假喻以達其旨』的具象性;二是『辭麗而言約』『歷歷如貫珠,易觀而可悅』的形式特徵。這與唐前連珠實際情況吻合。沈約【注制旨連珠表】認爲連珠『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與傅玄的論述也並無二致。褚斌傑先生【中國古代文體概論】認爲可讀性、比喻以說理,均是其核心特徵。

【說山訓】【說林訓】兩篇中存在不少工整的駢偶對仗章節,如:『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橘柚有鄉,雚葦有叢。』『獸同足者相從游,鳥同翼者相從翔。』『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伯牙鼓琴,駟馬仰秣;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蘭生幽谷,不爲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爲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爲莫知而止休。』這些章節其實與連珠文已極其相近。這些較爲工整嚴謹的駢偶對仗,體現了『臚列具象爲主,哲理隱其中』『具象在前,結論在後』的特點。也時見駢偶結構,但是卻很難保證具象與結論同時都呈現駢偶,如:『月盛衰於上,則蠃蛖應於下,同氣相動,不可以爲遠。執彈而招鳥,揮梲而呼狗,欲致之,顧反走。故魚不可以無餌釣也,獸不可以虛氣召也。』『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說;規孟賁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這些章節層次性更強,有前後段。有的出現類似連珠文的『故』『是故』『是以』等連接語,但前後均無溢出駢偶的情況還是很少,更多的情況還是前段駢偶、後段溢出。兩篇的駢偶對仗主要呈現在具象描述中。作爲結論和哲理的部分也有駢偶,但更爲稀見。

從連珠文發展歷程看,便極易發現這兩篇與連珠的關聯。兩篇在駢偶對仗這一特徵上,與揚雄、班固等人的早期連珠文存在諸多相似:其以駢偶手法描述的是具象,用以類比和比喻;時見溢出駢偶結構的內容。這些與這兩篇直接關聯,足見其對這一文體的啟發之功。

當然,也必須看到『是以』『故』的擴展形式,於兩篇雖非常態,但確已出現,『是以』之後的結論也用及了駢偶,並且還出現過類似六朝時期的典型結構樣式。這些證明兩篇不僅對連珠體有啟發之功,而且對連珠體的發展,以至於成熟狀態也有不自覺的預示。

在【說山訓】【說林訓】之前,借具象的比喻、類比以說理的情況並不少,可見於【論語】【老子】【呂氏春秋】等。但必須承認,這些章節並不集中,只是偶爾出現,而【說山訓】【說林訓】則十分有意地羅列大批此類段落。具象所涉範圍廣泛,具象所承載的哲理也十分廣泛。其所言說的對象應該指向所有讀者,雖包括帝王,但絕非僅指帝王。這與庾信之前的連珠文有差別。

從揚雄始至庾信之前,這些連珠文多以『臣聞』開頭,有著較爲鮮明的規勸帝王的指向和目的。直至庾信方放棄這一文章指向,將連珠文發展爲一種普泛意義上的明理之文。但其在語言與形式美上無疑大大進步。這可看作是對這兩篇的曲折回歸和升華發展。

(作者:管宗昌,系大連民族大學中文系教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8-10-7 18:19
揚雄是連珠體的創始者,傳世【連珠】有兩章。漢末六朝,連珠文蔚爲大觀。如蔡邕【廣連珠】、王粲【仿連珠】、陸機【演連珠】、庾 ...
引用 遊客 2018-10-7 18:18
首次聽說『連珠體』這樣的文體。
連珠體有兩大特徵:一是『假喻以達其旨』的具象性;二是『辭麗而言約』『歷歷如貫珠,易觀而可 ...

查看全部評論(2)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