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醫中藥古有『六不治』,今也有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8-20 23:36| 發佈者: 醫館界| 查看: 2861| 評論: 0|來自: 好大夫網

摘要: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

人們所患的疾病太多,病情複雜,終有不治者,而醫生殫思竭慮的是醫法太少,其『六不治』值得今人借鑑、學習,本段歷代析譯很多,不敢亂翻譯,從字裏表面解釋為:

一、驕傲任性、依仗權勢,驕橫跋扈、蠻不講理的人為不能治癒的表現。望求醫者好自為之。

二、貪圖錢財,不顧性命、捨命不舍財,不注重養生的人病更難治。今人更應重視這一社會現象。

三、暴飲暴食,飲食無常、對服飾、飲食、藥物等過於挑剔、不能適應的人,雖服藥而難愈,應遵醫囑調養疾病。

四、病深不早求醫、五臟功能失調,體內氣血錯亂、臟腑功能嚴重衰竭的人,為難治之疾,一時難愈。

五、身體極度虛弱,不能服藥或不能承受藥力的人、也為沉疴痼疾,難以急速求救,不得勉強求之。

六、信奉鬼神、巫術不信醫學的人不治。

此乃古人扁鵲認為六種不能治癒的表現。

隨着時間的推移,今天,醫療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革,本人關鍵着重說說如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六不治』。應大體如下

偏信西不信中,一不治也;略知醫理,自以為是,擅行用藥者為不治也;仰仗財大氣粗,苛求權威治療者不治;過於着急上火,不能按療程服藥者不治;無人悉心照顧,親人不親者不治;壓力過大,絕望心死者不治。

其『六不治』可理解為:

一、過度依賴西醫治療,不能接受中醫治療為不治。(董大夫註:反之亦然,過度依賴中醫治療,不能接受西醫治療為不治。)

二、了解一些醫學常識就擅自給自己治療,不能聽從別人的意見為不治。

三、不怕花錢,治療就進最權威的醫院,找海歸博士後治療,不接受其他意見和治療為的人不治。

四、治療期間,不能面對現實,不注意服藥過程只求結果、急於求成老是換藥者不治。

五、患病期間,無人照顧和安慰者不治。

六、對病情過於恐懼,影響休息和飲食者不治。

所以疾病治療的成敗,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一是醫生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二是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和對醫生的態度。在二者之中,有時後者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沒有患者的積極配合,治療活動根本就無法順利開展。

中醫學植根於中國五千年文化,講究陰陽平衡、重視天人合一,是真正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扁鵲是中醫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六不治』至今影響深遠。

中醫是站在整體的高度、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疾病的。人之所以生病,首先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體自身發生不諧調,然後才使各種致病因素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導致一系列生理、心理障礙。因此,人體任何部位出現問題,都是內、外環境不協調的結果——『陰陽失調』所造成的。

假如患病期間無人照顧,親人背離,這就出現不和諧因素,指定會愈後不佳。有個外地朋友夫妻打架,他出來租住半年,中間因飲食、起居、精神等因素得病,逾久不愈,找我服藥治療,我了解其情況後,勸他回家,夫妻和好,和諧情況下,病情逐步好轉。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不過是正、邪鬥爭的具體表現。致病因素是必要條件,患者個人的先、後天因素也是決定條件。因此,患病以後,中醫提倡清心寡欲,主動調整生活節奏、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比如患者服藥期一定注意好:多休,少郁,不感染;早睡早起,飲食規律等。

但是,這些情況不大可能依靠醫生單方面醫術來解決,需要醫生、患者、家屬、甚包括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很多患者治療期間,親人不親或被視若累贅都不利患者恢復。

中醫強調疾病的康復『三分治,七分養。』無論是中藥還是針灸,都離不開患者的積極配合。如果病人對醫生過於猜忌、懷疑,缺乏起碼的信任,不願意與醫生溝通,甚至根本拒絕治療,則必然使醫生的診療技能無地放矢,或診療效果大打折扣。

我治病過程中也有不少類似患者,服藥起就吵鬧開了,嫌疼怕苦,牴觸治療。服藥期間根本談不上修養和調養了,恣意行為,治療結果可想而知。

中醫認為,在醫、患關係中,患者自身是內因、醫療手段是外因,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如【素問湯液醪醴論】指出:『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何者?嗜欲無 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歧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這裏明確提出在醫患關係中,患方所處的重要地位。如果病人對康復缺乏主動,或拒絕治療,或不遵醫囑,或把一切責任都推給醫生,就屬於本末倒置。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好大夫網董華英大夫的個人網站,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1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