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甘肅探索中醫藥產業事業融合發展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7-12 15:58|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394| 評論: 0|來自: 中醫藥報1版

摘要: 本報訊 (記者黃 蓓)日前,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再次將中醫藥產業事業融合發展放到突出位置,提出中醫藥及相關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千億的發展目標,部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中藥現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本報訊 (記者黃 蓓)日前,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再次將中醫藥產業事業融合發展放到突出位置,提出中醫藥及相關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千億的發展目標,部署中藥材標準化生產、中藥現代化製造等9項工程,描繪出甘肅省中醫藥騰飛發展的施工圖。

自2017年以來,甘肅省以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為抓手,積極探索中醫藥產業與事業融合發展,道地藥材種植、加工、倉儲交易集成發展,中醫醫療服務、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和中藥產業協同發展的新路子,取得驕人成績。

甘肅位於西北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交匯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複雜多樣的地形地貌、生態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甘肅定西更有『千年藥鄉』之美譽。近年來,甘肅加快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體系,逐步建立標準化種植規模化加工、集約化管理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十大道地藥材品種優勢區域。目前,全省通過國家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認證的基地有8處,原農業部無公害認證的基地7處,渭源白條黨參、武都紅芪、宕昌黃芪等18種藥材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50萬畝,產量118萬噸。其中當歸、黃芪、紅芪等道地大宗藥材種植面積300萬畝;標準化示範基地16.35萬畝,帶動標準化種植150萬畝,分別佔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的3.6%和33.3%,比2016年增長117%和200%。

值得一提的是,中藥材種植成了甘肅農民脫貧致富的法寶。以國家級貧困縣隴西縣為例,2017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種植中藥材的農戶佔到全縣農戶的70%以上,中醫藥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23.65%,中醫藥產業增加值佔到了全縣工業增加值的『半壁江山』。農民人均從中醫藥產業中獲得的可支配收入達到1684元,比2012年增長了98%。

與此同時,甘肅省中醫藥產業體系正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中醫藥企業達到104戶,完成增加值47.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5.7%,實現利潤總額增長43%,上繳稅金增長24.2%。中藥材交易體系也在日益完善。目前,甘肅已初步形成了以隴西首陽中藥材市場、岷縣當歸城市場、渭源渭水源中藥材市場等為龍頭的市場體系,靜態倉儲能力達到90萬噸。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上線運營,完成線上線下交易額50億元。全省通過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認證的中藥材標準化營銷企業達到500多家。甘肅省還依託自身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區位優勢,推進中醫藥產品在相關國家的認證註冊,推進中藥和醫療器械出口,蘭州佛慈製藥累計註冊中成藥234種,中藥出口額2800萬元,隴神戎發在吉爾吉斯斯坦開展了6種中成藥註冊工作。

在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同時,甘肅不斷築高地、織網底,讓優質中醫藥服務惠及更多群眾。目前,全省97.86%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4.05%的鄉鎮衛生院、97.43%的社區衛生服務站、82.45%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醫藥服務。與此同時,甘肅省中醫院、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和天水市中醫醫院納入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建設項目庫,5家縣級中醫醫療機構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7年度衛生領域中央投資計劃項目庫立項建設。中醫藥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提升了甘肅百姓的中醫藥獲得感。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