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醫學專業,做自己的醫生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6-9 15:40| 發布者: 醫館界| 查看: 2704| 評論: 0

摘要: ■來源 | 元良國際教育研究院中醫學專業,是什麼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 ...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來源 | 元良國際教育研究院

中醫學專業,是什麼

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現代中醫學發展和高等中醫教育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素養、紮實的西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一定的中藥學及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具有較強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中醫學專門人才。

中醫學專業,學什麼

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爲例,在本科階段主要學習的基礎課和專業課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生物化學、內經、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針灸學等。

各校偏重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有所差異,考生可具體查看各校詳細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

畢業後,能做什麼

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數據顯示,2016年中醫學專業畢業生規模爲16000人至18000人,近兩年中醫學專業本科就業率爲:2015年(75%-80%)、2016年(85%-90%)。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醫療、製藥、美容等行業工作,主要從事中醫師、美容師、理療師等工作,且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就業機會較多。

就業前景

中醫學畢業生是我國極爲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中醫學事業的希望。

據悉,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屆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52%,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屆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3.02%,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屆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爲97.46%,湖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爲91.07%。

據有關部門的測算,未來15年中醫藥會是發展的先行領域,政策的助推是最有利的支撐,而國家對中醫藥的扶持力度正不斷加大。因此,未來對中醫藥人才旺盛的社會需求給中醫學畢業生的就業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中醫學專業,去哪兒學60餘所高校開設本專業

據悉,目前全國共有64所高校開設中醫學專業。一類是專業型醫科大學和學院,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另一類是綜合型大學,如河北大學、廈門大學等。

中醫學專業方向主要有中醫臨床、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康復醫學、針灸推拿等。

各校根據培養重點和特色優勢專業方向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在報考時可根據院校專業方向、批次設置,結合自己高考成績、興趣愛好,多方面綜合考慮報考學校。

學制較長,文理兼收,以理爲主

中醫學與其他專業相比,學制較長,多爲五年制,但也有學校的中醫學專業學制較長。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岐黃國醫班)學制九年,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 後四年按研究生待遇。

中醫學專業招生以理科生爲主,有些學校也兼招文科考生,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等。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招生在廣東、天津、河北等部分省市文理兼收,在北京、遼寧、江蘇等部分省市只收理科考生。

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注意報考院校在生源地的文理分科情況。

➤注意身體要求

中醫學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報考;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800度的不建議報考。

除了【指導意見】,考生還要認真閱讀所報高校【招生章程】,看該校中醫學專業對身體條件有無特殊要求,以免疏漏。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慎重地選報。

➤專業推薦

推薦專業源自高校學生實名推薦數據。當前累計投票數量超過402萬人次。通過實名註冊的高年級學生或畢業生,根據本校各專業辦學情況進行投票,推薦優勢專業或特色專業。

下圖僅展示了部分高校中醫學專業推薦情況,星號爲推薦指數。

I版權聲明

本文源自『元良國際教育研究院』,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山柰 視覺|三七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