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方寸之間傳萬世風神 談中國篆刻藝術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5-27 23:03|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2513| 評論: 0|原作者: 沈浩|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觀海者難為水(篆刻) 吳讓之 鮮鮮霜中菊(篆刻) 吳昌碩 篆刻藝術是中國傳統視覺文化的瑰寶之一,是記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前行的歷史印記。它以印章的形式昉於春秋戰國,盛於秦漢之際,歷經千餘年發展之後, ...

觀海者難為水(篆刻) 吳讓之

鮮鮮霜中菊(篆刻) 吳昌碩

篆刻藝術是中國傳統視覺文化的瑰寶之一,是記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前行的歷史印記。它以印章的形式昉於春秋戰國,盛於秦漢之際,歷經千餘年發展之後,在古代文人的主動參與和創造中衍生出了中國獨有的篆刻藝術。從實用到審美,從粗放到精妙,從記事憑信到抒情言志,中國篆刻藝術的獨特魅力就在於它以方寸之間傳萬世風神,以刀情筆趣載千秋訊息,承載華夏民族的審美基因,弘揚炎黃文化的精神內涵。誠如黃賓虹所言:『一印雖微,可與尋丈摩崖、千鈞重器同其精妙。』篆刻藝術是中國傳統視覺文化譜系中重要而絢爛的一支。在高度數字化的今天,弘揚篆刻這一門以上手為途徑、以哲思為主導的藝術,無疑有着非常顯著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起於信 興於藝 傳於神

中華五千年文明中蘊含着先人的無窮智慧,印章的起源亦是其中的體現。從諸多歷史文獻資料和不斷被發掘的實物來看,印章無疑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釋名】載:『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早在周代,人們通過鈐蓋印章來確保商品貨物在流通中的安全運送及保存,憑信的實用功能應運而生。隨着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印章的功用不斷拓展,除了被用來鈐保管物品文書的封泥之外,還有物勒工名、器物標明、佩戴飾物、死後殉葬、烙馬等。同時,在社會階級分化的過程中,印章從統稱『璽』到不同社會階層以璽、印、章、印章、印信等分稱,印章也成了權勢的象徵。官印、私印、肖形印、吉語印以至書畫鑑藏印、文人印盛行,印章的製作,既為信用之舉,又得美觀之需。印章藝術在從實用走向審美的過程中,也記錄了中國古代文明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審美的點滴信息。

印章藝術從其產生起就蘊含着藝術的基因、美的追求、真的展現、善的表達。中國古人在鐫刻實踐中,用心、手、眼的契合彰顯華夏民族的審美特質和審美情懷,方正、端莊、典雅。印人用鍥鑄為手段,手中之刀,心中之筆,以此刻畫出蘊含生命力量的線條,構築起開合有致、動靜相宜的空間。朱與白、虛與實、拙與巧、奇與正、動與靜、剛與柔、雄秀與蒼渾……宋以後文人加入制印的行列,變制印為治印,哲人般的思考,匠人般的勞作,『以印言美、以印言志、以印言情、以印言趣、以印言事、以印言史』。既溯源秦漢印章,上下求索,印中求印,又以書入印,兼收『磚、瓦、陶』文,印外求印,觸類旁通。在傳承古制的基礎上,從青銅鍥鑄到石材鐫刻,文質延伸,印材拓展,內容、形式、技法的繼承和創新極大地豐富了篆刻藝術的內涵。音樂的節奏,詩歌的意境,舞蹈的動感,繪畫的韻味,建築的力量無不熔鑄於這方寸之間,給人以美的享受,遐想的空間。趙孟頫、吾丘衍、文彭、何震等開文人篆刻先河,此後篆刻流派林立,藝術風格紛呈。吳讓之『觀海者難為水』、黃牧甫『人生識字憂患始』、吳昌碩『鮮鮮霜中菊』……深沉的文意,鮮明的風格,精良的技巧,印人治印,人印合一。

明楊士修【印母】有載:『刀筆在手,觀則在心,手器或廢,心乃亡存,以是因緣,名為五觀:曰情、曰興、曰格、曰重、曰雅。情者,對貌而言也。所謂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中國的藝術向來以『通人』為旨歸。篆刻藝術不僅僅是視覺審美的傳達,後世印人在對前代印章心摹手追之間,除了探求『字體之純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圓之互異』,更多的則是對藝術和人文精神的傳承。從春秋戰國的印章起源到兩漢之際印章發展的巔峰,再到明清流派篆刻的百花齊放,傳統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一方方承載歲月磨礪的印章,更是印人在藝術風格探索、繼承和創新過程中精神的接力。

印雖小技而非小道

孫光祖【篆印發微】有言:『書雖一藝,與人品相關,資稟清而襟度曠,心術正而氣骨剛,胸盈捲軸,筆自文秀。印文之中流露,勿以為技能之末而忽之也。』文人印興起以後,篆刻家始終把人品、才能和篆刻創作聯繫在一起。人品高,師法古,才能實現所制印章的氣韻生動。誠如古人所云:『才是德之資,德是才之帥。』古往今來,中國的文化人以人品修養護航,生命力量築魂,寄情於藝術創作,『印如其人』『書為心畫』『人書俱老』,在人品與藝品兼修的砥礪前行中,追求盡善盡美的藝境,篆刻藝術也同樣如此,實現着『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作用。

清代王琪題【菌閣藏印】云:『論印不於刀,而於書,猶論字不以鋒而以骨。刀非無妙,然必胸中先有書法,乃能迎刃而解也。』篆刻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集書法、繪畫、文字、金石、考古等印內功夫和印外修養於一體。以深厚學識的積累沉澱轉化為審美的品第格調。審美之境,學養為先。邵長蘅【印文考略】中亦言:『平時多讀書,則俗氣自能除。』審美在學養的不斷累積中孕育提升。古代印人一邊印田耕耘,一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學力相倚,氣充意造。創作者的氣質性格、知識積累、生活感悟融於作品,匯集成時代藝術的精神氣質。學養與審美並重,並非僅在於藝術創作,它更是人生的指南針,指引人們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印雖小技而非小道。』篆刻藝術創作水平的高下取決於技術的熟能生巧,得心應手。形、勢、神、韻在刀法筆意的熟練駕馭,和諧相生中得到實現。印技錘鍊的背後是印人對印道的感悟。此道是篆刻藝術發展的歷史規律,更是世界萬物生成、發展的客觀規律。辯證的方法、矛盾的分析、普遍的聯繫、系統的思維……印人在篆刻藝術發展的歷史中汲取養分,總結實踐的經驗,在生活的感悟中體會印道的規律。『印宗秦漢』幾乎成為印學發展的不二法門,古代印人質樸的審美觀所營造的是渾厚與勁健、平和與奇絕、典雅與粗曠的秦漢印風貌,加之歲月的痕跡,大自然的巧奪天工,虛與實、殘與全,後世印家將人力的巧思和自然的創造皆辯證化用,成為經驗的積累和規律的把握。清代吳昌碩法乳秦漢,巧借自然界風蝕殘損之法,營造蒼渾而不乏虛靈之境的印風,便是印技與印道共成的典範。

傳統的篆刻藝術實踐重視『技道』『源流』,將篆刻技能與文化素養、人品修為相統一。強調在實踐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塑造傳統、淵源和創造的觀念,在追求藝道合一、技道雙進中感悟人生與萬物之道。其文化和社會價值對於今天這樣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而言就更顯彌足珍貴。

『與古為徒』又『與古為新』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篆刻藝術隨着中華文化偉大復興步伐的加快,其發展可謂突飛猛進。篆刻藝術的創作隊伍不斷壯大,創作水平不斷提高,篆刻理論的研究成果日益豐厚。其中有社會學術團體的倡導和努力,也有高等院校書法篆刻專業教學的日漸發展和成熟。國家對書法篆刻藝術事業的大力支持,給予了中國傳統視覺文化豐沃的發展環境。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社會大眾對於文化的需求不斷提升,篆刻藝術作為中國視覺文化極具特色的一個門類,受眾的規模與其所能發揮的提升審美能力、愉悅身心、提振精神力量等社會作用是不相匹配的。社會上懂得篆刻藝術,愛好篆刻藝術,能弘揚篆刻藝術的人群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還較少,尤其未能形成代代相傳、薪火相承的局面,篆刻藝術作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仍然面臨着傳承的危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會大眾,從青少年抓起,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充分展現篆刻藝術的時代特徵和精神面貌,做好篆刻藝術作為傳統視覺文化的當代弘揚,勢在必行。

中國五千年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是新時代文化奮進和發展的源頭活水。篆刻藝術在當代的振興必然離不開傳統的滋養,內容、形式、風格、意境、品格,古代篆刻藝術的傳統積累給予我們豐厚的創作財富。創作者應當『以史為鑑』,在傳統視覺文化土壤的滋養下,探索時代審美的情趣和格調,紮根熱土,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鐫刻時代的話語,弘揚時代的精神。正如清代篆刻流派印紛呈,篆刻家『印從書出』『書從印入』『印外求印』的治印思路,皆源自當時文化領域突破宋明理學的包圍、金石學興起、在『復古』中獲得新生和活力等一系列社會思潮和時代精神的催生。紮根傳統,貼近時代,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丁敬【論印絕句】:『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此詩集中展現了中國藝術所倡導的既『與古為徒』又『與古為新』的實踐路徑和創造精神。篆刻藝術正是在藝術風格的繼承和創造中實現了時代精神的轉化,生生而不息。

自古以來,科技與藝術,物質與藝術皆相輔相成。中國文字字體的生成,書體的豐富都與社會的進步、技術的提高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篆刻藝術的發展亦是如此,從秦漢印風到明清流派印的拓新,印章主材從金屬到石章等等,物質變化使得篆刻創作的主體與客觀條件都隨着時代的腳步變化、拓展,而煥發新的活力。現今,高新科技的應用又拓寬了篆刻藝術的傳播媒介和創作技法。發達的網絡傳播使得我們離甲骨文的全部面目更近一步,『甲骨文印』這一在古代不存在的新的篆刻藝術形式在今天為篆刻家日益重視,最古老的文字在篆刻藝術中有了年輕而活躍的生命力;我們憑藉東西文化傳播交流,找到了能夠代替兩漢封泥的西方火漆;我們嘗試古今結合,創造了篆刻藝術在平面設計中應用的可能性,篆刻元素滲透在當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奧運會標誌、汽車標誌、服裝面料紋樣、建築造型等等,都展現着東方民族審美的別致和特色。科技革新給中國傳統視覺文化的未來發展又創造了諸多可能性。積極迎接時代的發展,在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繼承,進一步拓寬篆刻藝術的表現領域,豐富表現形式,篆刻藝術這一中國古老而優秀的傳統視覺文化必將獲得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更好地續寫時代的精神,從而為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點亮一盞時代的明燈。

(作者:沈浩,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