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治史心語·『侯官新學』起例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4-28 16:57|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512| 評論: 0|原作者: 汪征魯|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但他在晚清新學中所處地位與意義始終不確定,即其是否形成了一個學派,是否代表了新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其學派之於整個新學發展演化究竟處於何種地位、具有何種意義,這一學派之發軔是否有 ...

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但他在晚清新學中所處地位與意義始終不確定,即其是否形成了一個學派,是否代表了新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其學派之於整個新學發展演化究竟處於何種地位、具有何種意義,這一學派之發軔是否有特定的歷史地理、區域文化予以觀照,等等。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提出『侯官新學』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南皮新學』『南海新學』等概念,嘗試形成一個新的敘事與闡釋框架。當然,這一新框架與原來的框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為什麼要稱之為『侯官學派』?因為嚴復籍貫福建侯官,且一生喜用『侯官』署名,在【天演論】各章題目下,即署『侯官嚴復達旨』。世人也習慣稱其為『嚴侯官』。是故,以『侯官新學』命名嚴復新學或嚴復學派,內涵更豐富,地域特色更鮮明,即突出了其與福建的歷史地理、區域文化與地方話語的關係,形成了一個新的視域與維度。其實這種學術梳理與命名,在中國學術史上已有成規。【宋元學案】【明儒學案】首創其例。全祖望以為,『學案』亦即『學派』(【宋元學案】卷三)。僅以黃宗羲原著【宋元學案】為例,其三分之一的學案名是以地域命名的,其中有學者的出生地、也有客居地,而且大多作了新的梳理與命名。如北宋張載之學派,當時稱為關學,而【宋元學案】稱之為『橫渠學案』,即『橫渠學』或『橫渠學派』(【宋元學案】卷十七)。又如南宋胡安國之學派,當時稱為『湖湘學派』,而【宋元學案】稱之為『武夷學案』,即『武夷學』或『武夷學派』(【宋元學案】卷三十四)。又如范仲淹在北宋時並無所統學派,而【宋元學案】特為之命名了『高平學案』,即『高平學派』(【宋元學案】卷三)。

晚清新學的建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中西碰撞交融的過程。一般認為,晚清新學之建構歷經三個發展層次或階段,即,首先是物質的層次,亦為物質文化層面,如堅船利炮、工具器物,等等;其次為制度層面,亦為制度文化層面,如議會制度、君主立憲制,等等;再次為價值觀層面,亦為精神文化層面。若從歷史地理、地域文化及區域話語的角度,竊以為這三個階段還可以這樣表述:第一階段是以張之洞為代表的南皮新學,其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宗旨,主要學習西方的器物技術,它的社會實踐是洋務運動;第二階段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南海新學,其以『托古改制』為依傍,主張維新變法,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議會制度,它的社會實踐是戊戌變法;第三階段是以嚴復為代表的侯官新學,其揭櫫『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主張學習西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了中西文化在價值體系層面的交融,以現在的研究觀之,它的社會實踐是新文化運動。

『侯官』是福州的古稱。福建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一隅,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使其在中原板蕩的歲月裏,偏安一隅,在歷史的激流中形成一個相對平靜的港灣。當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地入主中原之際,中原地區的漢民族便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入閩移民潮。這一移民潮的主導者為北方的世家大族,入閩的舊姓大族將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中庸與溫和敦厚寄藏於閩山閩水之中。於是,閩文化更多地保留了儒家文化的傳統及古代中原地區的語言、藝術、風俗、戲曲的吉光片羽。兩宋以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八閩文化昌盛,至晚清,侯官更是名人輩出,如『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中國近代『西學第一人』嚴復等,故當時有『晚清風流數(出)侯官』之說。更重要的是,侯官轄下的馬尾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海軍、造船業、船政學堂的發祥地。侯官新學就是在上述歷史地理環境和區域文化的滋養下生成的。

侯官新學特指嚴復的新學思想。溯其淵源,當時設在馬尾的福州船政學堂為嚴復新學的發軔提供了最初的平台。福州船政學堂是閩浙總督左宗棠於同治五年(1866年)在籌辦福州船政局的同時創辦的中國最早的海軍學校。左宗棠在該年調離後,由沈葆楨接辦。該學堂設有完全西化的、完備的製造和駕駛兩個專業。因左宗棠認為英、法兩國分別是當時世界上駕駛和製造最好的國家,故製造專業委法國人主持,用法國教師、法國教材,用法語教學;駕駛專業委英國人主持,用英國教師、英國教材,用英語教學。同治五年,14歲的嚴復入駕駛專業修業。1871年,19歲的嚴復以最優等學業成績畢業。在海軍服役6年之後,嚴復等6位同學於1877年被選派入英國格林尼治皇家海軍學院留學。一年後學成,其中方伯謙、何心川、葉祖珪、林永升、薩鎮冰等5人到皇家海軍艦船上實習,而嚴復因已被中國官方安排為教職,遂繼續在格林尼治海軍學院再學習一年。在英國留學期間,嚴復遍訪大英圖書館、博物館,參觀巴黎的萬國博覽會與市政建設,旁聽英國法庭訴訟等,深入探研了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經典及社會問題。

負笈英倫的經歷,使嚴復具有有別於同時代思想家的稟賦,使他有可能直入西方文化之堂奧,深得個中三昧,最終漂洋過海,將之植根中土。嚴復之所以能發展新學,主要在於他14歲起就接受英式教育,熟諳英語、西學,後又留學當時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英國,研習資本主義原典。而他之所以能如此,歸根結底就是當時福建侯官區域組建了海軍、福州船政局與福州船政學堂,這一獨特的歷史地理環境與區域文化氛圍,亦即今天所命名的船政文化,薰陶、造就了嚴復。也就是說,只有『侯官』才能產生『嚴復』。

廣義而言,侯官新學是指在福建歷史地理和區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宋明以來閩學的浸潤與觀照下,以及清朝末季這一地區中西文化激盪交流中,形成的一個文化學派,其中包括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季同、林紓等閩籍學人之思想。應當看到,這一學派是晚清以來福州乃至福建地區愛國志士為挽救民族危亡,探求救國真理,主動向西方學習,致力於中西文化交流的士大夫群體的思想結晶,這就決定了侯官新學學理的開放性、先進性與方法的『守中性』,亦即一些論者所謂的『思想的先進與方法的中庸』。

(作者:汪征魯 單位:福建師範大學)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