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構建新時代治未病健康服務體系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2-8 00:00|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069| 評論: 0|原作者: 莊 嚴|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3版

摘要: 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作爲我國獨特的醫藥衛生資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領域擁有原創性科技優勢、巨大的經濟潛能優勢及重要的文化和生態優勢,在我國經濟發展、國民健康及世界影響力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生物醫學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作爲我國獨特的醫藥衛生資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領域擁有原創性科技優勢、巨大的經濟潛能優勢及重要的文化和生態優勢,在我國經濟發展、國民健康及世界影響力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和環境相結合的醫學模式的轉換使醫學的宗旨從治癒疾病轉變爲預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同時疾病譜的變化對醫療衛生觀念、醫學倫理關係及醫療行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新時代的大健康觀念和大衛生觀念,要求加強健康教育,發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社區保健。

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體現了我國中醫藥的特色,也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有利於完善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人民與日俱增的醫療健康需求,也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途徑。

治未病理念內涵豐富

【黃帝內經】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蘊藏著豐富的預防思想,其主要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後防復』三層涵義,『未病先防』即通過養生調攝,預防疾病;『既病防變』即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瘥後防復』則是防止疾病復發。

治未病當順四時陰陽,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天人相應及三因制宜等理論,治未病鼓勵春疏情志、夏至貼伏、秋飲潤肺、冬補養陰,實則把握春之發陳、夏之蕃秀、秋之容平、冬之閉藏,順四時生長收藏的特點,及時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精神內守』是治未病的重要環節,『神不外役,精神內守』,調暢情志,治病當先治神,精神不治而病不當愈,『恬淡虛無』『精神內守』方能無病。『精神內守』是治未病的前提,良好的精神健康方能使人遵循治未病的健康原則。是以道家『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爲指導,以提高自身修養而避免無益的精神耗傷。

『藥食同源,飲食爲先』,中醫治未病預防觀念不主張服用藥物預防疾病,而是遵循『飲食爲先』的原則,設立飲食指導環節,針對不同體質或慢病的人群,進行飲食健康教育和個人飲食指導。

導引法是中醫傳統養生的重要內容,導引法爲『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之意,有運用意識、身心健康優化、自我鍛鍊這三層意思,除了代表性的氣功,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等運動養生療法外,還包括如叩齒存精法、存神光滿法、干浴法、揉腹法、握固法、梳發法等多種簡便易行的導引方法。此外還有按蹺法、小兒捏脊療法等。

將五音五色療法用於五臟保健和疾病預防,五臟與五志、五音、五色的關係,爲治療五臟疾病提供了理論基礎,應進一步推廣中醫理論指導的色彩療法、音樂療法的使用。

將治未病理念落實爲具體舉措

開展具體的治未病中醫藥服務,應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適宜技術推廣項目】,開展中藥膏方、中藥外用、針刺推拿、艾灸、拔罐等具有中醫特色的保健、預防及治療辦法。並且,可以針對主要高發疾病和疾病流行趨勢,制定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疾病、腫瘤、老年骨關節病等多發病、常見病、慢性病的治未病防治方案。針對不同的群體,讓其對自身和易發疾病有所了解,増進維護健康的意識和能力,並能進行自我調理監測,預防疾病和降低疾病復發率。如針對老年人、中年腦力勞動者、孕期女性、產後女性、更年期女性、嬰幼兒、青少年等不同類人群提供相應的特色預防保健服務指南。以更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時期的高發易發疾病進行預防和健康指導。

通過各種形式宣傳治未病理念指導的中醫藥預防保健知識,擴大人們對中醫治未病服務的認識。如結合公共衛生事件、節氣、社會熱點,進行飲食、用藥、體育鍛鍊、情志調攝等的干預和指導。使治未病理念的宣傳更具有實踐性、應用性以及科普教育性,潛移默化地轉變人民群眾不當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

利用基層醫療組織,結合現代信息數據技術,逐步普及規範化居民健康檔案,居民醫療信息維護,全面規劃居民尤其是存在健康隱患人群,加強對其養生保健、健康管理、疾病康復等方面的監測,篩選各類疾病高危人群,通過科學的監測和督導手段進行干預,大力發展建設各級治未病組織機構,構建中醫特色的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體系和在中醫醫院成立治療重心前移的『治未病中心』,使治未病中醫健康管理體系爲廣大群眾提供個體化的預防康復服務進行提前干預,從而實現疾病的預防和康復,以降低疾病的發病率或致殘率。

構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健康服務需求的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鏈。加強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產業相結合,擴大多領域如食品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健身產品等領域的協作,大力發展健康亞健康評估,中醫健康諮詢與指導,中醫藥文化基地、中醫健康旅遊、健康養老、醫養結合、中醫健康導引等新興健康服務內容。

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中醫藥健康服務型人才,制定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預防保健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增加社會實踐的比重,將教學場所及實踐基地向社區醫療衛生單位甚至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機構拓展,使其在基層的鍛鍊中更好地掌握常見病與多發病的簡便廉驗的中醫預防保健知識和技術體系。

構建治未病健康服務體系尚存在問題

第一,如何建立合理的監管和評價體系。監管是確保良性發展的保證。健全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相關的文件規範和法律法規等;加強國家層面權威機構對中醫藥健康服務行業的監督,研究制定針對各級醫療機構和醫療衛生人員治未病理念的落實或執行的績效考核要求及標準,建立既科學有效符合健康服務效果又能體現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特點的評價體系。

第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財政支持機制。要逐步確立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在社會醫療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探索有利於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的財政支持機制,如吸取社會力量,鼓勵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社會團體等參與治未病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制定既能被群眾接受,又能體現醫務人員服務和技術勞務價值的合理的中醫藥特色的健康服務價格定位。逐步將相關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項目,如中醫藥適宜技術與服務、預防保健技術等納入各級公費醫療和社會醫保範疇。

第三,怎樣增加治未病領域科學研究的投入。目前中醫治未病的科研投入仍不足,應設立專項研究課題對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的內涵和外延等進行專項研究,如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大數據分析、回顧性對比研究、治未病中醫藥服務領域的學術理論、運營模式和標準化評估體系等內容。

此外,還存在中醫治未病中心的服務內容較爲局限,中醫專科門診各自爲政,全科醫學缺乏有效整合,各級綜合醫院缺乏健康、亞健康及慢病人群健康管理等問題。

綜上所述,新時代治未病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初具規模,也面臨諸多問題,如何把握和利用好機遇,是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貫徹十九大報告『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保障。

(A)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