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醫藥傳承:在傳統與現代中尋找支點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2-7 22:21|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731| 評論: 0|原作者: 彭雲鶴|來自: 中國文化傳媒網

摘要: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報告在闡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中醫藥作爲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中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作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哲學智慧、養生理念和天人合一的深邃思想與健康生活方式。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寶庫中蘊藏著豐富的哲學理念和特色診療技術,有些已經廣泛推廣,有些還散落民間,把中醫藥中凝結的智慧、精神和寶貴財富發掘出來,淋漓盡致地發揮它們的作用,既能夠造福於民,也是對優秀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

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推進,傳統醫藥領域許多民間絕技被不斷挖掘並先後入選各級非遺名錄。然而,由於歷史、文化和固有觀念等原因,一些技術的持有人還停留在操作層面,對相關理論、診療方法的規範操作、療效的評價等缺乏深入研究,嚴重製約了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本報特選取國家級非遺項目王氏脊椎療法近年來推進民間特色療法現代化的實踐案例,在總結其發展經驗中,探討傳統中醫藥傳承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一人身患頑疾各處求醫無效,偶然得知某個中醫祖傳絕技剛好對症,將信將疑求見,老中醫妙手一出,石破天驚……』這些在影視劇中才有的橋段,倘若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如不是親身經歷,恐怕那些中醫民間絕技也很難令人信服。的確,很多傳統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散落民間,儘管口碑甚好,但缺乏科學地驗證和與現代醫學的手術或物理療法療效的對比研究,其安全性和實際療效容易讓人生疑,在現代醫學界也很難得到廣泛認可。如何讓傳統中醫藥的作用和療效看得見、摸得著,既需要中醫藥專家學者深入研究,也需要民間醫者的積極配合,打破藩籬、共同助力。

民間有高手

2017年初,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院推拿疼痛科主任劉長信接到一位退休老領導的電話。『長信啊,你們可不能只是坐在診室里看病、研究,不要以「大專家」的姿態去看待民間特色療法,應該多去民間深入調研一下,高手真的在民間。』

來電的這位老領導是中醫藥學界的一位資深專家,電話里他向劉長信講述了前段時間在北京一家民營醫療機構通過刺絡拔罐之法治療椎管狹窄的經歷。對於老領導的頑疾雖早有耳聞,但這通電話讓有著幾十年從醫經驗的劉長信既吃驚又困惑,一方面他不太相信民間療法僅憑刺絡拔罐就能治好椎管狹窄,另一方面老領導的親身經歷和醫學判斷肯定不會摻假。於是,帶著疑問和好奇,劉長信決定親自去這家民營醫院一探究竟。

劉長信要造訪的這家民營醫院叫國葆堂,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王氏脊椎療法的傳承基地,『堂主』王興治是這個項目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興治介紹,『王氏脊椎療法』起源於清順治年間。清軍入關時,在與明朝軍隊交戰中屢屢受到毒箭槍傷的困擾,因醫療技術所限,清軍傷亡慘重,故而急征當時身懷毒傷治療絕技的民間中醫王汝清從軍。王汝清在原有療法基礎上改進中草藥的組方配伍及使用,加大藥力、加強藥效,很大程度上治癒了毒箭槍傷。由於該療法療效可靠,後被留爲清宮御用。王汝清還針對當時常見多發的頸、腰、腿部病痛深入研究,反覆改進療法,充分發揮配方藥物通過局部滲透達到活血、通絡、化瘀、滋養等療效,逐步發展成爲完整的『王氏脊椎療法』。清乾隆年間,王氏後代王昭恩再度入宮成爲御醫。後來因清末戰亂,該療法散失至民間並在王家世代單傳,到王興治的兒子王旭已是第14代。

『王氏脊椎療法』的治療過程並不複雜,其核心原理是疏通經絡。醫生首先依據病人的病情確定要疏通經絡的重要穴位,再對應穴位用玻璃針輕輕彈破皮膚表層,然後用經過48味中藥秘方蒸煮過的熱竹管拔罐。通過拔罐將致病的『風、寒、濕、痰、濁』吸出以通經絡,同時可使煮製的熱竹罐內的藥物滲入體內直達病灶,從而起到治療脊椎病的作用。

用數據說話

『聽我爺爺講,過去宮廷治療的要求十分苛刻,一要療效好,二要痛苦小,三要不留傷痕,任何一點做不到都可能引來滅頂之災。』王興治說,王氏脊椎療法恰恰滿足以上三點。或許也因這3個優勢,王氏脊椎療法在患者中贏得良好口碑。

47歲的韓先生曾被確診爲椎管狹窄,犯病時嚴重到連起床、走路都十分艱難。『那段時間別提多痛苦了,走上十幾步就需要休息,到許多醫院看過都說需要做手術。偶然聽說國葆堂能保守治療,於是就來試試。』韓先生說,他的治療已進入第4個療程,行動不再受限制,『現在走多遠的路都沒問題,過兩天我想去再拍個片子,看看這個病是不是治好了。』

在國葆堂,類似韓先生的案例不勝枚舉。4年前,王興治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王氏脊椎療法治療椎管狹窄的效果很好,於是專門開設了椎管狹窄科,建立規範的病例管理,對療效進行監測統計。『在主流醫學界,就椎管狹窄的治療而言,治癒率能達到40%就很不錯了。而根據他們的病例統計,椎管狹窄專科累計病例的治癒率達到60%至70%。如果效果真的這麼好,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突破。』劉長信介紹,當前對於椎管狹窄的治療90%以上需要手術,而中老年群體通常是這種病的高發人群,因身體原因,中老年群體一般不適合手術治療。此外,手術不僅費用較高,而且風險較大,有資料顯示其術後的復發率高達30%。

通過對王氏脊椎療法的多輪考察,劉長信重新認識了民間療法,也對其療效有了底氣和信心。而王興治也深知,『自賣自誇』是不夠的,評價自家祖傳療法是否有效還需要用科學的數據說話。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對王氏脊椎療法進行科學論證的課題應運而生。由劉長信牽頭,20餘位臨床醫學界的專家通過考察、論證,爲王氏脊椎療法制定了一整套詳盡的驗證方案,王氏脊椎療法也被搬進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院的診療室,通過臨床數據的記錄、統計,爲期3年科學、系統的論證工作有序展開。

爲了構建一個完善的療效評價體系,在項目開展的第一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院的論證團隊對國葆堂既有病例進行了抽樣回訪,並且對新接受治療的病人進行了詳細、分階段的療效追蹤評價,未來他們還將繼續增加患者的樣本數,使最終的評價結果更科學有效。

傳承發展中醫藥的首要任務

中醫本來就來自於民間,從歷史上來看,中醫從唐代開始才有民間、官方之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對醫療行爲規範過程中,逐漸分化成院校派和民間派。『由於缺少頂層設計與發展規劃,受到「技不外露」「傳子不傳女」等傳統因素的影響,許多深受民眾歡迎的方法技術深藏民間,沒有得到全面系統的專項研究。挖掘、保護、研究、推廣這些中醫特色診療技術,無疑會使中醫藥具有更強大的服務能力,提升中醫核心競爭力。』中國中醫科學院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劉劍鋒說。

劉長信認爲:『臨床的有效性是中醫藥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如果中醫診療方法治不好病、解決不了問題,何談樹立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自信。因此,充分收集並展示其治療效果的科學證據是傳承發展中醫藥的首要任務。』

在王興治看來,要實現臨床療效的科學評價,民間療法還需要規範其診療操作程序,確保醫療器材安全達標。『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必須在繼承傳統療法有效性的同時,對其安全性進行謹慎考量和大膽改進。過去,祖輩們可以憑藉幾個竹罐包打天下,可是到了我這一代要想傳承發展祖傳療法,就必須解決現代醫療安全標準要求的竹罐和用針的一次性使用等問題。』王興治坦言,如今國葆堂能夠接診數以萬計的患者,正是得益於他歷經10餘年革新竹罐給藥技術和制針技術。

『的確,中醫藥的標準化也是中醫藥現代化的一種表現。』劉長信舉例,許多推拿類的項目也入選了非遺名錄,但每個人的推拿手法不一樣,同一個項目,徒弟和師傅的手法也有區別,因此對這類項目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還較難。此外,有的民間療法由於技術的持有人沒有標準化的意識,行醫的條件、規範和安全性不達標,再加上前來就醫的患者較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提到對傳統療法的揚棄繼承,王興治說:『爲適應時代發展我們可以改進器材、給藥技術,但老祖宗的秘方不能變,因爲這是經過幾百年的實踐檢驗且證明有效的。』

而在劉長信看來,辨症與辨病相結合是中醫的精髓,一種療法可以適用於70%至80%的群體,而另外的20%至30%則需要對治療方法進行調整。『刺絡拔罐屬於中醫的泄法,在拔罐之後服用補血、養血的藥進行綜合調理也並非不可,煮罐時適當調整加入促進其透壁吸收的藥物效果也許更佳。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和環境的變化,根據個體情況的不同,對傳統療法用藥方式和藥方的改良也未嘗不是一種傳承和創新。』劉長信說。

如何讓西方人接受中醫藥

從十幾年前電影【刮痧】中因東西方文化不同而產生的對中醫刮痧療法的誤解,到巴西里約奧運會上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身上的『拔罐印』走紅,可以說近年來中醫藥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傳播面和普及度顯著提升,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等近日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6—2017】顯示,中醫藥與中餐、武術等中國文化元素繼續成爲國家形象亮點。

然而,就像王興治需要藉助外力證明祖傳的絕技確有療效一樣,中醫藥在放眼國際時也需要拿出『證據』,擺脫一直以來『說不清道不明』的束縛。

耶魯大學生物學家、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獲得者新德里·阿爾特曼曾表示:『要讓西方人接受中醫藥有兩種方法,其一,明確中藥里具有活性的物質,證明中藥的效果;其二,利用現代醫學臨床試驗,在患者身上證明中醫藥有效。』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認爲,若讓西方社會接納中醫藥,首先臨床療效要有證據,其次還要說清起效的機理。此外,中醫藥真正進入西方主流醫學體系還必須依靠科技手段,將中醫藥的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結合是中醫藥國際化的動力之源。如果說20多年前深入研究中醫藥作用機制、系統分析中藥的化學物質基礎還比較困難的話,那麼當前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理論和技術方法的進步,在更高起點上研究中醫藥的內在機理、醫藥價值、文化內涵已具備了較成熟的技術條件。

近年來,中醫藥在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標誌性成績。比如,2016年、2017年,業界口碑很好的【美國內科年鑑】和【美國醫學會雜誌】分別發表了中國學者關於針灸有效治療便秘和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研究成果,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影響。

從王興治和劉長信的合作中可以看到,更多來自民間、院校的從業者和專家學者正通過自身努力,證明中醫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積極探索中醫辨證論治體系規範化的科學表達,以國際主流醫學所要求、能被廣泛認可的標準語言、現代化手段詮釋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提高中醫藥的對外交流和傳播能力。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要社會各方力量共同聚力攻堅克難。

中醫藥的全球發展

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該組織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中藥逐步進入國際醫藥體系,已在俄羅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聯等國以藥品形式註冊。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培養本土中醫藥人才。總部設在中國的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有53個國家和地區的194個會員團體,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有67個國家和地區的251個會員團體。中醫藥已成爲中國與東協、歐盟、非洲、中東歐等地區和國際組織開展衛生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

中醫特色診療技術

廣義上是指中醫本身具有的,與現代西醫學有明顯區別、帶有自身特點的中醫診斷和治療技術。如中醫的脈診可以診斷許多疾病,西醫要藉助檢查心率進行診治;中醫針刺即可達到治療目的,西醫只將其作爲給藥的一個手段;中醫正骨通過手法復位,痛苦少,費用低,大大降低病人痛苦指數。這些特色診療技術是中醫與現代醫學有明顯區別的特殊技術,是中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狹義的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是相對中醫主流辨證論治體系有明顯區別的診斷和治療技術,或者說教科書上沒有說明使用的診斷和治療技術,主要包括單方、驗方以及藥物外治的藥物療法,以及特殊的非藥物診斷和治療方法。這些技術是根植於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土壤,以人的實踐體驗爲基礎的特色技術,如耳診手診、現代脈診、脊背罐診等,經典醫學著作或沒有記載,實踐證明有較大診斷價值。

椎管狹窄

多種原因可引起椎管各徑線縮短,壓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經根,從而導致疼痛、麻木、肢體無力、跛行、大小便障礙等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類疾病。椎管狹窄從狹窄部位上分爲頸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及腰椎管狹窄,從病因上主要分爲先天性椎管狹窄和後天獲得性椎管狹窄。

(責任編輯 彭雲鶴)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