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許嘉璐·中醫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但要達到人民和時代的期望,需回答好八個問題 ...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8-2-1 00:00| 發佈者: 中國中醫藥報| 查看: 1995| 評論: 0

摘要: ■來源丨中國中醫藥報近日,首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在深圳舉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醫藥法以及『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傳承中醫藥文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醫藥發展。會上,第九屆、第十屆全國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來源丨中國中醫藥報

近日,首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在深圳舉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醫藥法以及『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傳承中醫藥文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醫藥發展。會上,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作書面主旨報告,從歷史、文化角度剖析中西醫差異,立足行業實際,從問題入手探討中醫未來發展之路,具有啟迪思維的意義和價值。

思考『中醫文化』這一主題時,應該對『中醫』一詞的含義進行反思和審視。『中醫』之『醫』與『西醫』之『醫』並非同義詞。『中醫』之名,乃因西方醫學進入中國而來,國人慾與之『區別』而興起,至今不過百餘年,但已在一般人心目中將兩個『醫』字等同看待。實則,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別。隨着大眾文化素養的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根底上理解中西醫的差異。

中西醫之別在於文化土壤不同

西醫是文藝復興後由宗教場所分化出來的,不可避免地帶着基督教信仰和教義的烙印,但因同時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又本着『現代理念』(也可以說『工業化理念』)而發展。

自其成為一種專業、職業、學科起,即被歸為自然科學一類,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西方自古希臘—羅馬開創的學術開始分為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個領域,而且隨着『現代性』的發展,兩個領域的距離越來越遠,時至20世紀,兩個領域已互不關涉,而且形成了嚴重的對立,但其二者的發展演變之路卻十分相似:內部分支越來越多,學科越分越細,細到被西方自然科學家戲稱的『碎片化』。這也正符合從中世紀到現代西方二元對立的理念。

在這種歷史、社會環境中,西方醫學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為:人是物質的;身體和精神是二元的;人體就是一台台機器,由多種部件組成,是可以拆卸和組裝的;最終人類對自身是可以完全認知的;任何認知必須經過實驗的證明,經得起反覆驗證,因而所得結論具有普適性。

中醫,則是中華民族在上萬年的農耕生產與生活實踐中,在與大自然相處、適應大自然的變化過程中,親身體驗、隨時觀察、不斷總結而形成、發展、壯大的。這和中華民族對社會和宇宙的觀察,和基於對主觀和客觀世界進行反思和冥想所得到的結論完全一致。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引用【黃帝內經】的一段文字為例: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

岐伯曰:遠乎哉問!夫治民與治自,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者也,夫唯順而已矣。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心藏』,蓋即『非常道』『非常名』的奧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不可言說』。黃帝知其非語言可以表達,還是要問,目的是既治民,也治身,以達萬世太平。岐伯以一個『遠』字讚嘆黃帝之問,不僅是針對黃帝意欲傳於子孫而無有終時的意思,也有指其問已經高升至超越現實人間,進入玄而又玄的境界,也就是形而上層次的含義。

隨後,岐伯把『治民與治自,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貫連起來,也就是指出萬事萬物之理是相同的。而此理,不過就是『唯順而已矣』。此『順』字,也就是道家所崇仰的『自然』。這一思想,自南北朝到宋代,被儒家充分吸收,歸結為『理』『天理即人理』,完成了從先秦比較籠統、感性的認識轉化為精細、理性的論述,而且『下學而上達』,影響了千年來的執政者,又普及於城鄉百姓,使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根基築得更深、更牢、更廣。

與西方醫學相對照,中醫的特色就顯現得更為清晰而深刻了:中華文化中的整體觀(『萬物一體』,『人』亦一體,身—家—國—天下一貫)、中和觀(『允執厥中』)、同異觀(『理一分殊』、共性與個性)等等。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疏通順和,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中醫』之『醫』附上一個含義:此『中』字,即中庸、中道之『中』;中醫者,中和之醫也,它不只是形而下的『器』,同時也兼有形而上的『道』。

發展中醫任重道遠

如此一個世界上幾乎是獨有的、傳承了幾千年的醫道,為什麼在近百年來卻抵不過只有不到200歲的西方醫學,經歷了多次幾乎斷絕的噩運,至今還需要人們呼喊,為自己是不是『科學』而辯爭呢?根源就在其自身的停滯甚至後退,而這種停滯又是制度腐朽、積弱積貧、社會麻木、文化不振的結果。

關於中國醫道和西方醫學孰優孰劣的爭論,大約起始于洋務運動時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談何容易!『體』既羸弱而不自信,怎能越過存在於『醫』背後的宇宙觀、價值觀、倫理觀的差異?於是上世紀20~30年代甚至出現了『廢止舊醫』之議,而當時的政府崇尚西醫,任中醫自行生滅,直到新中國成立前,西醫已呈壓倒之勢。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制訂了中西醫結合的方針,中醫從此獲得了『起死回生』的大好機遇。中西醫結合,這是革命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中華民族『中和』文化的體現。

60多年來,中醫的命運也有所起伏。幸虧國家保存、出版了大量優秀典籍,許多名醫各有傳承,同時有廣大人民對中醫的認可。古人有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完全靠父子相承的期望已不適用於今天,我們可以把『三世』解讀為師生相傳的過程,這樣就顯現出中醫重視經驗積累、講究繼承和發展的精神了。

現在,進一步弘揚和發展中醫的時代到來了。這真是國家興則文化興,文化興則中醫興啊。國家越來越重視發展中醫,制訂了相關法律法規,全面小康社會對健康和康復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現在的確是中國醫道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但是,我們做好飛向未來的準備了嗎?我的回答是:沒有,而且距離時代和人民的期望還很遠。要積極而又穩步地把中醫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發揮出更大的威力,除了國家、社會的支持、保障之外,國際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而中醫自身也須回答並解決一系列問題,就此我列舉幾個問題:

第一,中醫何以能夠延綿數千年,屢遭社會動盪卻能衰而復起?要回答這個問題,除了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自身的醫學史之外,還應從文化學、社會學、民族學、歐洲史、殖民史、博物學(動、植、礦、土)、物理學、氣象學、天文學等等多個領域的視角綜合、融匯地考察。

第二,構成百年來中醫沉寂乃至蕭條的主、客觀因素有哪些?

第三,中國醫道是『科學』嗎?說它是『偽科學』,『真科學』在哪裏?判斷真偽的依據是什麼?這依據或曰標準是誰制定的?

第四,為什麼許多國家的政要,甚至主管醫藥衛生的高官,紛紛跑到中國來看中醫,或在該國的中醫診所就診,而中國不少有錢人卻要到國外找醫生?

第五,為什麼絕大多數中國百姓相信中醫(【中國青年報】2006年調查),而在高級知識分子的情況與之倒置?

第六,中醫以治未病、欲病、已病和助人康復著稱,何以現在『養生』的商業氣氛濃於醫界?世界獨有的成系統、有理論的養生學怎樣走向世界?『亞健康』其實就是『欲病』,中醫怎樣擔當起解決這一現代社會相當普遍性困擾的重擔?

第七,在『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事業中,中醫應該並可以承擔什麼樣的職責?

第八,『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在體制、機制、人才培養、藥物保障等方面,需要採取些什麼措施?志在中醫的年輕人,應該先打好什麼樣的基礎?是中華人文、中國哲學、中醫基本醫理?還是解剖學、西方病理學、藥物學、傳染病學?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還有很多,發展中醫之道、弘揚中醫之『仁術』『精誠』的精神,並不是和西醫唱對台戲,更不是反對或排斥西醫,但是要想達到中西醫並重、結合和融匯仍需要不斷努力,這是一個跨越式的提高和發展。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中國中醫藥報』,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