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我們今天如何對話博物學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8-1-31 09:29|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595| 評論: 0|原作者: 於翠玲|來自: 中華讀書報

摘要: 2017年12月8日博物學文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的召開,促使我以中國古代文學爲基礎,思考如何與研究科學哲學、西方博物學的專家一起,共同對話博物學文化這個主題。     一、以兩位隱者爲中介對話自然 ...

2017年12月8日博物學文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的召開,促使我以中國古代文學爲基礎,思考如何與研究科學哲學、西方博物學的專家一起,共同對話博物學文化這個主題。

    一、以兩位隱者爲中介對話自然

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博物文獻,還是西方早期的博物研究,都涉及人對自然萬物的認知。這裡僅列舉兩位與自然對話的隱者作爲典型,一位是中國的陶淵明,一位是美國的梭羅。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被譽爲『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描寫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生活,還有『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審美畫面。但他描寫的菊花是什麼品種,他看到的『飛鳥』又是什麼鳥,沒有人去追問這樣的問題,因爲,中國古典文學的思維邏輯和審美情趣在於:『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種境界是由多種物象自然關聯而呈現出來的瞬間,只能意會,不可言傳,而且『會心處不必在遠』。

梭羅的故事和思想早在民國時期就被介紹到了中國,1940年的【改進】雜誌連載了白石翻譯的美國學者T·德萊塞的文章【梭羅的思想】,還附有【梭羅略傳】,次年出版了【梭羅】一書(『世界大思想家叢書之三』,改進出版社1941年)。文章評價『他不歡迎專門化或專門的學識,因爲他認爲這些並不跟人與自然現象的相對關係相符合』。他認爲『人是大地的產兒』,『是宇宙的一分子』。梭羅是1845年搬到瓦爾登湖畔隱居的,他的【瓦爾登湖】近年來在中國又有幾種譯本出版,受到讀者歡迎。

兩位隱者相隔1500多年,我們今天透過陶淵明的影子去觀看,會覺得似曾相識——梭羅就是美國版的陶淵明。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兩位崇尚自然的隱者不期而遇。陶淵明的田園詩文和梭羅的散文【瓦爾登湖】是比較文學的研究對象。然而,不止於此。兩位哲人各有其文化傳統和思想資源,卻殊途同歸,特別耐人尋味。『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種觀念表達了人對非自然生存狀態的自覺反省和自我矯正,在今天依然是我們與先賢對話、與自然對話的中介,也是博物人生的生動教材。

    二、以民國學者爲橋梁溝通中西

中國古代有源遠流長的博物文化,但是沒有博物學這個學科。借鑑民國時期學者的視野,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博物文化與西方博學科對接的過程。例如,王國維在【國學叢刊序】中指出:『特余所謂中學,非世之君子所謂中學;所謂西學,非今日學校所授之西學而已。治【毛詩】【爾雅】者,不能不通天文博物諸學;而治博物學者,苟質以【詩】【騷】草木之名狀而不知焉,則於此學固未爲善。』他將中學與西學對比,又說學問本無中西,本無新舊。那麼,【詩經】【爾雅】【離騷】都可以看作古代的博物文獻。或者說,中國古代的博物學與文學有共同的源頭。1914年中國的【博物學雜誌】創刊號發表薛鳳昌【中華博物學源流篇】一文,追溯了『吾國博物學源流之大概』。1918年蔡元培爲【植物學大詞典】作序,也提到中國的植物文獻『【爾雅】之釋草木蟲魚鳥獸及本草是也』。而胡樸安1928年出版的【詩經學】一書有一篇專門談『【詩經】之博物學』。

在當時中西對話、古今對話的語境下,中國學者開始以西方的『科學』尺度,梳理中國的典籍文獻,將中學與西學相提並論。其實中國古代的博物『多識』之學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發展脈絡,與利用顯微鏡考察自然對象的博物科學,是沒有淵源關係的。值得反思的是,由於西方博物學科的教材進入中小學,中國傳統的綜合的博物文化就此中斷。我們今天提倡復興博物學,應該進一步追溯中國本土的文化源流,不僅與古人對話,也與民國學者對話,但不必拘泥於西方的『科學』尺度了。就當今的博物圖書編寫而言,與其用西方博物學去解讀詩經、楚辭、唐詩等文本,不如呈現古代『多識之學』與詠物文學的內在關聯。

    三、以博物文化爲主題突破學科

在當今全面復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博物之學作爲國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傳播空間。從孔子所謂『多識』之學到近代提倡的中華博物學;從陶淵明到王維、蘇軾、辛棄疾等嚮往自然的文人,許多收藏在古籍中的文字、圖像文獻都可以活起來,爲我們講述中國的博物人生、博物文學、博物故事,讓我們體驗『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的交流,感悟大自然所蘊含的『真意』。

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提出:由於媒介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地球村』。

從博物文化的角度來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不是簡單的懷舊心態,而是『地球村』的共同話題。什麼是自然?在水泥建築的叢林中,如何找回『悠然見南山』的境界?博物文化蘊含著哲學思辨、詩意情懷、人文精神,源遠流長,生機無限,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危機,批判現實,追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未來。因而,中國源自詩教的『多識』之學具有重新闡釋的價值,也是世界博物文化、生態文學的一種重要樣本。

博物文化在今天已經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劉華傑等學者從科學哲學領域出發,大力提倡復興博物學,已經初見成效。分別於2015年、2017年舉辦的博物學文化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博物文化研究者和愛好者以圖書、繪畫、影像、教育活動等形式,呈現出博物文化豐富多彩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一個生氣勃勃的博物文化群體正在集結起來,突破了學科分割的樊籬,走向了『復得返自然』的廣闊天地。圍繞博物文化這個主題,我們可以與自然對話,與先賢對話,與現實對話,也與未來對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