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曲盡梅高絕俗人 林逋與梅花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7-11-14 10:12| 發布者: 樊文春| 查看: 1929| 評論: 0

摘要: 春江泛舟 傅抱石/繪 穿越歷史的峰巒,來到唐朝。經貞觀之治的勵精圖治,到開元盛世的萬邦敬仰,中國繼漢之後又登頂峰。長安成為大都會,也成為東方的聖地。各國使者爭相來朝。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盛而衰之。安史之 ...

春江泛舟 傅抱石/繪

穿越歷史的峰巒,來到唐朝。經貞觀之治的勵精圖治,到開元盛世的萬邦敬仰,中國繼漢之後又登頂峰。長安成為大都會,也成為東方的聖地。各國使者爭相來朝。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盛而衰之。安史之亂後,兵燹戰禍,五代紛爭,城頭變幻大王旗,由唐入宋。

宋代雖無唐代的無限風光和捨我其誰的霸氣,周圍也不太平,四鄰夷族虎視眈眈,窺視中原,經濟正是乍暖還寒。但是,宋朝歷代統治者吸收唐代重用武將而滅亡的教訓,重用文人。緣此,文人進入了一個奢華的夢幻時代。

毋庸置疑,林逋生逢其時。他可以『學而優則仕』,也可以『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實現『達則兼濟天下』的文人夙願。然而,林逋在文人繁花似錦的年代,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走向了『窮則獨善其身』的孤獨之路。

是什麼原因,讓他棄『兼濟天下』而求『獨善其身』,不走居廟堂之高的仕途,轉求『故將愁苦而終窮』的青雲之志呢?

是報國無門,登科無望嗎?

據史料記載,公元1012年,語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宋真宗得聞林逋大名,亦有同道之義,為之敬仰。遂派遣人馬送去糧食衣物,並通知杭州知府要多多照顧。親朋好友,見得當朝天子親派人賜帛送米,噓寒問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感動得五體投地。紛紛來到孤山,一是道喜,沾點雨露;二是勸說,勸他已得皇帝青睞,要感恩戴德,及時出仕。林逋雖每言及皇帝厚愛,都感激有加,但是從來不拿此事炫耀。出仕之辭均婉而拒之,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

是愛情受挫,勞燕分飛嗎?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讀林逋小令【相思令·吳山青】,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也許在林逋的心中,住着一位美麗的姑娘。這個姑娘是什麼原因與林逋天各一方呢?是父母棒喝,還是一見鍾情,亦是命運多舛。史料沒有記載,原因也無法推斷。

把歷史時針撥回公元1127年。這一年的肇始之月,開封上空瀰漫着北宋王朝腐朽的味道,釘在史書中的恥辱萌芽卻在冰冷的冬天。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金人擄走的『靖康之恥』成為北宋的終點,南宋的開篇。趙構南渡應天府建都,孤山之上修建皇家墓室,林逋之墓幸而得存。盜墓者,以林逋為名士,遂掘之。墓穴之中,只有端硯一隻和玉簪一枚。

寂寥的孤山上,林逋用詩意書寫了生活,用梅花塗寫了節操,用白鶴放飛了志向,用詩詞書畫勾勒了率意人生。

逝者如斯夫。滾滾流去的長江水,盪盡了歷史的塵埃,淘洗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真義。中華文化之所以成為唯一不間斷的文化,正有如像林逋一樣的人,守着內心的恬靜,直到永遠。有詩為嘆:發與疏梅白,身將寡鶴親。孤山殘血後,清絕憑欄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