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7-11-12 00:00| 發布者: 瞭望智庫| 查看: 1933| 評論: 0

摘要: 在小編眼裡,作爲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本文轉載 ...

在小編眼裡,作爲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

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中國成語大會』(ID:zhongguochengyu),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令人噴飯

『令人噴飯』很常見,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

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

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爲或說話讓人可笑。

雪泥鴻爪

北宋嘉祐六年,蘇軾赴任陝西路過澠池(今屬河南)。其弟蘇轍難遣手足之情,寫了首【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進行回贈。內容如下: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後人把前四句概括爲『雪泥鴻爪』這一成語,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對床夜雨

韋應物有『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的詩句。

蘇氏兄弟最嚮往風雨之夜,兩人對床共雨,傾心交談,後遂用對床夜雨等形容親友兄弟的及其歡樂之情,或指閒居。

蘇軾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一詩中寫道:

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胸有成竹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蘇軾爲之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河東獅吼

蘇軾有一位好友叫陳季常。元豐三年(1080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不期遇上陳季常,兩人系成爲好友。

陳季常在龍丘的房子叫濯錦池,寬敞華麗,家裡養著一群歌妓,客人來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點象我們現在招待客人進歌廳的意思差不多。

而陳季常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當陳歡歌宴舞之時,就醋性大發。拿著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牆壁弄得陳季常很是尷尬。

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季常:

龍丘居士亦可憐,

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東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獅子吼』一語來源於佛教,意指『如來正聲』,比喻威嚴。

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爲流傳。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確立。

水落石出

出自蘇軾的【後赤壁賦】: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出自蘇軾的【赤壁賦】: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形容資源非常豐富。

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年間,四川的蘇軾到京城汴梁參加進士考試,主考官歐陽修看到蘇軾的試卷以爲是自己朋友的,將本應取第一名的只給其第二名。

蘇軾考取進士後給歐陽修寫了一封感謝信,歐陽修感嘆他的才華。

歐陽修在給大詩人梅堯臣的一封信【與梅聖俞書】中稱讚蘇詩:

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明日黃花

出自蘇軾的【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形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不合時宜

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婢:『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答:『文章』。

一說:『見識。』

蘇東坡搖搖頭,王朝雲笑道:『您肚子裡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出自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形容長於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鐵板銅瑟

北宋時期,蘇軾帶他隨從外出郊遊,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隨從在一旁高唱蘇軾的歌詞。

蘇軾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麼不同。隨從說:柳郎中的詞只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板唱『大江東去』。

後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人生如夢

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

俗不可醫

語出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詩: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比喻人若庸俗,則不可救藥。

淡妝濃抹

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指淡雅和濃艷兩種不同的妝。也形容園林景觀呈現的繁麗與恬淡的兩種景象。

春夢無痕

出自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

海屋籌添

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

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這本是寓言,講三位老人競相誇耀自己的壽命之高。後用『海屋籌添』指增年益壽,常用作祝壽之詞。

百讀不厭

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出自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不時之需

用來指隨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

出自蘇軾【後赤壁賦】: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宋朝時期,密州知府蘇軾因爲寫詩被誣陷入獄,後來被貶到黃州團副使。他在黃州期間,遇到兩位好朋友。

朋友弄到一條新鮮鱸魚,蘇軾問夫人要酒,夫人王閏之早就給他準備酒以備他不時之需,他們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盡興而歸。

二八佳人

指16歲的美女。

出自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化爲烏有

烏:虛幻,不存在。變得什麼都沒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蘇軾【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爲烏有一先生。

燕瘦環肥

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環:唐玄宗貴妃楊玉環。形容女子體態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 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出自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江山如畫

謂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出自蘇軾【念如嬌·赤壁懷古】: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絕無僅有

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

蘇軾【上皇帝書】: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龍肝鳳髓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蘇軾【江瑤柱傳】:『方其爲席上之珍,風味藹然。雖龍肝鳳髓,有不及者。』

廬山真面目

出自大家小學都背誦過的蘇軾【題西林壁 】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

後用此成語借事情的真相或者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詞義是比喻微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非常微小的利潤。

出自蘇軾【滿庭芳】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

物各有主

意思是世間萬物各有其所屬。

出自每個人中學時都背誦過的蘇軾【前赤壁賦】:

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堅韌不拔

出自蘇軾【晁錯論】: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堅強不屈。

難能可貴

指難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視。出自蘇軾【荀卿論】:

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這是不完全統計,

各位可以盡情

施展記憶功力,

在評論中寫出來哦!

延伸閱讀:

少年蘇軾:我本一道士,奈何入紅塵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歷史的囚徒』(ID:lishideqiutu2017),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宋仁宗十五年(1037年),首都汴梁西南方向1337公里、樂山大佛以北50華里,眉山鎮蘇家。

『呱呱呱』一陣哭聲後,誕生了一個男嬰。

這是一個足月順產的孩子,小手胖乎乎的,在空中亂抓一氣。

『瞧,這孩子的眼睛多亮喲!』產婆稱讚道。

她一輩子接產新生兒上千人,唯此嬰兒眼睛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像什麼呢?

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不,兩顆。

唯一奇怪的是,嬰兒不愛哭,總像在思考什麼哲學問題

『仔仔,聽話,哭一聲吧,』母親程氏拍拍嬰兒的屁股,擔心地叮囑道。

仔仔還是不哭。

直到有一天,嬰兒看到父親磨墨寫詩(那詩只是草稿,很難看),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這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之家,10年之內,美麗又大方的程氏爲老公蘇洵生了六個孩子,該男嬰排行第五,取名『軾』。

『軾』在古文裡的意思是『車前的扶手』。

父親蘇洵希望這個孩子,今後就算默默無聞,也要扶危救困真正對社會有用

這是蘇洵先生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儘管他年輕的時候有些吊兒郎當、無心向學。

但他絕對是一個好父親,不像有些家長,只盼孩子象樹一樣生長(搖錢樹)。

他繼承了儒家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何謂成功?成功不過是幫助其他人時產生的副產品。

歷史註定了,蘇軾是一個傳奇

尤其是他悲天憫人的情懷,總能溫暖天下。

深奧的道教

2

悲天憫人從何而來?首先來自於道家思想

北宋,道學繁盛,達到頂峰。

當道家思想附著在這位文學大師的靈魂里,就發生了明顯的化學反應。

宋代皇帝幾乎都是道家粉絲,到了宋仁宗,民間甚至傳說,他是道家天宮的一尊大仙。

還有街頭的算命先生,在接受民人日報和華新社記者聯合採訪時表示,仁宗同志是由赤腳大仙投胎而來——也就是【西遊記》裡無端遭受孫悟空戲弄的那個神仙。

由於人(神)脈資源很牛逼,仁宗搞定了很多神仙朋友,基本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在他執政期間,王朝連續27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民的糧食根本賣不出去,連豬看見大米都搖頭。

宋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農業國家,天好,你好我也好,百姓對皇帝的崇拜無以復加。

爲了進一步擴大道教影響力,宋仁宗命令佛道兩教領袖當朝辯論,要求各媒體進行時況直播,昭示天下

仁宗同志在辯論開始前發表了簡短而重要的全國講話。

他說,『朕欲皈依道佛二門,未知何教爲尊,哪教爲大,你們(佛道兩位辯手)與寡人細講明白,若道大,朕皈依道,佛大,朕皈依佛』。

一場歷史上非常知名、驚天地泣鬼神的辯論開始了。

拜讀過雙方的發言稿,你覺得道教領袖是一位絕對的文學天才,辯詞充滿瑰麗的想像,既理性又感性,既高大上又接地氣。

任何一位無神論者看了,其信心都會動搖。

更何況天師的口才一流,幾乎可以把死人說得敲棺材。

結果毫無懸念,天師以絕對優勢勝出,僧人羞愧難當,『無有半言回答』,合十而退,所有大臣拼命鼓掌。

仁宗皇帝御筆點讚道,『三教內中道爲尊,上古原是天地根,生人生仙生世界,立玄化釋定乾坤。』

由於蘇軾受過道教的啟蒙教育,其一生對道教情有獨衷,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天驥大加讚賞,而【後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尾。

在他被貶時,他最喜歡的去處就是道觀、道堂,在那裡,他一坐就是一下午。

在那裡,他文思泉湧,寫出了著名的【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

3

眉州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地方,但之前也生產了兩個著名人物,他們對少年蘇軾影響至深。

一位是很久很久以前、活了800歲(古代算法不一樣)的彭祖

據說,有一次彭祖在野外游泳,發現了一隻漂亮的野雞,他想方設法抓到野雞,做了一鍋湯獻給堯享用。

堯眯著眼睛喝完,抹了抹嘴,高興地對彭祖說,『你快去數一數那隻野雞有多少根羽毛,它有多少根毛,你就能活多少歲。』

據說彭祖後來很後悔沒有找一隻毛髮更茂盛的野雞。

既然活了800歲,彭祖對人生的思考,當然不是一般的深入,不是一般的智慧。

少年蘇軾對他的傳說如痴如醉,對他的著作反覆研讀。

另一位是漢朝的張道陵,傳說他是西漢宰相張良的九世孫,神奇的是,他也長壽,活了122歲(寫到此,囚徒不由得對現代科技、現代醫學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張道陵是蘇軾的第一個人生偶像,一點兒也不過分。

據說道陵同志出生的時候,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

他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無不通曉,還能背誦【五經】。

但對這些人世俗學,他曾嘆息道:『可惜,這些書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

於是,他放棄儒學,改攻長生之道

當時在巴蜀一帶,有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淫祀害民』,聚眾斂財,無惡不作。

張道陵是一個武林高手,勇敢地創建了天師道,他後來果斷出手,平定了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

後來他的天師稱號便代代相傳——那些天師都很長壽,平均年齡在90歲左右,高齡的120多歲。

張天師是眉州蘇家的偶像,在蘇家的大門、臥室、書房,甚至蚊帳上,都有天師的畫像。

天師之於蘇軾,就像是一位熟悉的老者

蘇軾很小的時候,他就有一個dream:學習張天師,遁入深山老林,當一名普通道士(跟囚徒小時候天天想去少林寺練武類似)。

天天研讀道學書籍,蘇軾深得道家風範,逐漸形成了生性放達,爲人率真的個性。

道教思想就像神經系統一樣,布滿他的五臟六腑。

這也可以解釋他爲什麼深曉【周易】,終生愛與道士高人交往,並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鐵冠道人。

他還是一位生活家,他愛美食,善品茶

一入深山老林,他便活了過來,大自然讓他樂而忘憂。

那是他最愛的減壓方式。

4

這部分講述的故事,還是道教有關。

蘇軾讀書的學校,不是省重點,也不是市重點,甚至不是一所學堂,那只是眉山城的一所道觀,名爲天慶觀北極院

張易簡,讓我們記住這個名字,他是蘇軾人生道路上第一位老師,也是四川地區一位知名道人。

關於張道人的資料,現在已不可考,只知道他頗有學識,且爲人正直善良,是宋朝的全國道德模範、十佳教師(民辦學校)。

他崇尚孔子的因教施教,無論學霸還是學渣,都因他的教導而有所成長,慕名前來求學的少兒有數百人。

蘇軾後來飽含深情地回憶道,張道士從不強求和責罵學生,而是採取循循善誘的方法進行點撥,教學效果很好。

蘇軾在道觀讀書三年,進步很快。

即使在50多年後,晚年的蘇東坡還常夢見張老師。

公元1099年農曆3月5日的一個深夜,他還專門寫了一篇【眾妙堂記】,文中記述了他夢見回到學堂,看見張老師還是當年樣子的情景。

對張易簡而言,一輩子能有這樣的學生當然也很驕傲。

首先,蘇軾讀書,是活讀書。

當同學們上早自習,拼命背誦"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文時,蘇軾走到張老師面前,悄悄地問,"奧妙只有一個,難道還有很多麼?"

張老師微笑著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奧妙同樣如此,他要注意仔細觀察喲!

聰明的蘇軾聽後,很快就買了一個小筆記本,每天有什麼感想,就記在本子上。

其次,他愛總結

蘇軾在課桌上刻下幾個字,作爲自己一生的座右銘。

那句話,很笨拙,根本不象出自一個優等生。

一個優等生一定是天賦智力,有聰明的學習方法呀!

可是他不。

很多人都提到過他的學問之道——遇到喜愛的文章,他一遍遍地抄寫

有的文章,他抄了一輩子,無數遍。

在破舊的天慶觀,昏黃的燭光下,同學們都看到了那幾個字。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任編輯: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李秉宣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