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7-1-16 16:32| 發佈者: 張啟功| 查看: 11020| 評論: 0|原作者: 胡 彬|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本報訊 (記者胡 彬)日前,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確定了衛生與健康領域要重點推進的10項工作任務,『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其中第八項內容。規劃明確,將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健全中醫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本報訊 (記者胡 彬)日前,國務院日前印發【[wiki]『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wiki]】,確定了衛生與健康領域要重點推進的10項工作任務,『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其中第八項內容。規劃明確,將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進中西醫協調發展。

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實施,衛生與健康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中醫藥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多層次、廣覆蓋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立。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全國超過9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的鄉鎮衛生院、8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推動中醫藥科技進步,不斷拓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新業態。中醫藥『走出去』邁出重要步伐。

規劃提出,將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快發展中醫醫療服務,健全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加強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創新中醫醫院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提高危急重症、疑難複雜疾病的中醫診療服務能力和中醫優勢病種的中醫門診診療服務能力。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促進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規範發展。加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機構建設,強化中醫理論基礎研究,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現代化。加強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編撰出版【[wiki]中華醫藏[/wiki]】,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數據庫。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加快推進各層次各類型中醫藥人才培養,健全國醫大師評選表彰制度,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機制。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精髓,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開展中藥資源普查,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推進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加強中藥療效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健全中藥材流通追溯機制,促進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積極發展民族醫藥事業。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

規劃指出,將推進中西醫協調發展。健全中醫藥學與現代醫學互為補充、惠及大眾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加強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原創思維和現代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有機結合,尋找防治疾病的創新路徑和手段,促進中西醫藥協調發展。加強中西醫臨床協作,提高重大疑難病、急危重症臨床療效。加強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鼓勵西醫師全面、系統學習中醫。中醫類別醫師可根據臨床需要使用與專業相關的現代醫藥方法和技術,參加與自身專業相關的特殊准入醫療技術培訓。支持非中醫類別醫師學習中醫藥理論知識和技能,並在臨床實踐中應用。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基層西醫和中醫兩種手段綜合服務能力,力爭使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規劃明確,將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項目。全面改善中醫醫院基礎設施條件,支持中醫館建設。提升省級中醫藥機構科研能力。支持中醫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專病)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開展中藥資源普查。實施中醫藥傳承工程、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此外,規劃還指出,將推廣以慢病管理、中醫藥和老年營養運動干預為主的適宜技術。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醫療機構,開展老年病、康復、護理、中醫和安寧療護等服務。推動中醫藥與養老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養生保健和疾病康復領域優勢。將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中醫等臨床專科建設。

積極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開發有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產品,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大力發展國際醫療健康服務貿易,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