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傳統廉政文化的經驗與啟示龍大軒教授在西南政法大學的演講 ... ...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7-1-16 15:20| 發佈者: 張啟功| 查看: 3035| 評論: 0|原作者: 龍大軒|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海瑞 包拯 龍大軒 1965年生人,法學博士。現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導,任【現代法學】副主編,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 演講人:龍大軒 演講地點:西南 ...

[wiki]20170109_013[/wiki]

海瑞

[wiki]20170109_014[/wiki]

包拯

[wiki]20170109_015[/wiki]

龍大軒 1965年生人,法學博士。現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導,任【[wiki]現代法學[/wiki]】副主編,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

演講人:龍大軒 演講地點:西南政法大學 演講時間:2016年12月1日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歷朝歷代在反腐倡廉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對當代社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廉政建設進一步深化,有着重要的啟示。

文化與廉政文化

目前學術界關於文化的定義,概其種類,有164種說法。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將文化當作名詞來進行界定的。但筆者以為,文化還有一個重要層面,即動詞,取『文而化之』之義。最早的記載見於【[wiki]易經[/wiki]】,『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wiki]易經·賁[/wiki]】)。這是『文化』概念得以發端的源頭。在早期文字中,『文』通皺紋的『紋』,意指人在年幼之時雖無皺紋,但也不具備相應的知識、智慧、經驗、教訓;隨着年齡增長、閱歷豐富,逐漸有了相應的知識、智慧、經驗、教訓,同時也有了皺紋。故『人文』就是指人類社會知識、智慧、經驗、教訓的積累,再用這樣的積累去教化天下,天下之人也因此而發生了變化,便是『文化』。文化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於有了種種『文』的積澱,更在於用它去教化人,並使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可見,將『文化』一詞作為動詞來對待和理解,實具有鞭辟入裏之功效,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刻地認識文化的真諦。

傳統中國社會,民眾期盼清官、擁戴清官,官員集團亦以做清官作為道德指引,國家也出台相應的政策制度,在選拔和考核環節加大道德評價的比重,從而形成一種社會認同,出現一種清官情結,進而成為傳統廉政文化中最具說服力的內容。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清官可謂層出不窮,所以歷代正史中常常會為之立傳,【[wiki]循吏傳[/wiki]】便是其例。眾人熟知的包公、海瑞、于成龍等,更是其中的典範。

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就是要用在清官政治的實踐中積累的知識、智慧、經驗、教訓,去教化天下,使人們的思想認識隨之產生變化,從而全面提高官員集團的道德修養和工作能力,推動政治清明和法制進步。

傳統廉政文化的經驗

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智慧。換言之,乃是在追求做清官的價值導向之下,逐漸凝練出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文化品格,成為引導更多官員向清官的目標漸行漸近的成功經驗。

(一)清廉:對待財富的品格

【[wiki]廣雅[/wiki]】中解釋:『廉,清也。』即要求人對待財富要保持廉潔自律的心態,無論是對待物質財富,還是精神榮譽這種種利益,不能有貪心。這樣的文化品格,剛好和貪官相對應。

宋朝的包拯,是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克己奉公、剛正廉潔。因擔心自己死後,會有子孫後代憑藉着自己的威望,去貪贓枉法,特意立下遺囑,告誡後人說:我的後世子孫,為官者若貪贓枉法,便要將他從族譜上除名,死後不准葬入祖墳,還要將其醜惡『事跡』刻成碑文,立於堂屋東牆以警示後人。

明朝海瑞,在當縣令時,要靠挖野菜才能吃飽,母親過生日,他只能買兩斤肉去賀壽,結果這事都被當成『稀罕事』傳到總督胡宗憲那裏(【[wiki]明史·海瑞傳[/wiki]】)。清朝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在赴任途中,居然要以蘿蔔充飢,僅有一襲官衣蔽體。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上述這些官員,身上有着一種共同的品質,那就是對待財富能保持廉潔的態度。可以說,為官清廉是傳統廉政文化的第一層要求。

然而『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人都會有追逐利益財富的欲望。司馬光在【[wiki]訓儉示康[/wiki]】中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簡樸變得奢華,容易,因為這是在放縱慾望;由奢華變得簡樸,困難,因為這需要克制欲望。作為官員,手握實權、佔據資源,面臨的誘惑遠高於常人,真正要做到克制私慾、廉潔不貪,並非易事。正因如此,故而歷代特別重視廉政文化的教化。

第一,將清廉作為高尚的品德來塑造。【[wiki]增廣賢文[/wiki]】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作為官員本應有高於常人的道德修養,故孟子就極力主張:『惟仁者宜在高位。』(【[wiki]孟子·離婁上[/wiki]】)東漢名臣楊震,高升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wiki]後漢書·楊震傳[/wiki]】)。

楊震在『暮夜無知』的私密環境,能扛住金錢的誘惑,正是一種高尚品德在起作用。儒家強調『慎獨』功夫,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途徑。【[wiki]禮記·中庸[/wiki]】中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即便在別人看不到的環境中也應當有所警惕,在別人聽不見的情況下也應當有所敬畏。任何時候都能堅定自己的信念,自覺按一定的道德準則去行動。

第二,將清廉作為人生智慧來追求,【[wiki]道德經[/wiki]】第九章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對待財富榮譽,需要保持正確的態度,追求過度,或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反之,淡泊名利卻能讓人一生平安。楚漢戰爭時期,蕭何、韓信和張良為劉邦爭霸成功立下汗馬功勞,史稱『漢初三傑』。然而這三人後來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蕭何在爭霸戰爭期間,為劉邦搞後方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草。因此在論功行賞時,他排名第一,封酇侯,賞賜大量金銀財寶,還給他特殊榮譽:『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後來,劉邦帶兵出去平定諸侯王叛亂,蕭何留守關中。劉邦不放心他,經常派使者回來慰問蕭何。有一次,乾脆給他配備了一支五百人的衛隊。蕭何的謀士對他分析說:『君滅族不久矣!』(【[wiki]史記·蕭相國世家[/wiki]】)您來關中十餘年,威信太高,皇上給您配備衛隊,是不放心您。如果再繼續發展下去,便會功高震主,招致災禍。於是蕭何將自己以前得的賞賜全部捐作軍費,並主動降低自己的威信,從而保得平安。這就印證了『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的那句話。

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wiki]史記·高祖本紀[/wiki]】),是個常勝將軍,因此也很高傲。大漢統一後,被封為楚王,『行縣邑,陳兵出入』(【[wiki]史記·淮陰侯列傳[/wiki]】),到縣鄉視察工作,居然要排兵佈陣前往,把場面搞得很大。有人告他謀反,劉邦趁機就把他抓了起來,降級為淮陰侯,到公元前196年,韓信被誅滅三族,享年36歲。印證了『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那句話。

張良是劉邦最得力的軍師,史稱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wiki]史記·高祖本紀[/wiki]】)。他淡泊名利,劉邦封漢王時,給他賞賜兩斗金銀珠寶,他分文未取;打敗項羽後,封他為齊侯,他也不要,只要了個小小的留侯,在今天微山湖一帶。57歲退隱山林,一輩子平平安安、善始善終。在歷代開國功臣中,能得善終的不多,張良是其中的典型。這就印證了『功成身退,天之道』那句話。

通過比較可知,對財富榮譽看得太重,雖然能富貴一時,往往後果不好;反之,能做到淡泊名利,雖然生活平淡,卻是能給人帶來一生平安的智慧。

總而言之,傳統廉政文化中『清廉』的文化品格,要求領導幹部克制貪慾,這既是一種道德操守,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二)清明:對待工作的品格

【[wiki]周禮·天官·小宰[/wiki]】對『廉』作如是解:『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廉能』指遇事能夠明察,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故又有『廉明』的說法。有些官員,雖然能做到不貪不腐,顯得清廉,卻疏於職事、怠政懶政,自然算不得清官。故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要求官員對待工作事務要做到清明。遇到工作上的困難、棘手的案件,要迎難而上,發揮聰明才智,做到明察秋毫、明辨是非,還老百姓以清明世界,樹領導幹部以清明形象。清明的文化品格可和『昏官』相對。

歷代衙門正堂上,往往會懸掛一個牌匾:『明鏡高懸。』來源於【[wiki]西京雜記[/wiki]】卷三中所記載的『秦鏡』,有的官員為了標榜自己的清明,就在公堂上掛起『秦鏡高懸』的匾額。由於人們對『秦鏡』的典故不太熟悉,後來就將『秦鏡』改為『明鏡』。這種設置表明,歷代統治者對各級官吏清明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唐朝考核官吏,有一條法律規定:『清慎明著』。即為官清明的升官;不清明的降級。正是有了這些要求,所以歷史上湧現出眾多為官清明的典型。人們熟悉的狄公狄仁傑、包公包拯,他們都以辦案如神著稱,被老百姓稱為神探,其實這都是為官清明的文化品格的表現。如何才能做到為官清明?

首先,要有一顆為民辦事的公心。

【[wiki]荀子·不苟[/wiki]】篇裏有句話叫『公生明』。這句話又被後來的官箴所援用:『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該碑文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個人以為,『公生明』就是要求領導幹部首先要有一顆公心,然後遇事才能產生明察。古人所謂『以天下為己任』『天下為公』;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毛澤東同志倡導的『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清廉、為民、務實』,都是要求領導幹部要有一顆公心,一顆為民之心。只有這樣,才能開動腦筋、克服困難,明辨是非。

唐朝咸通(860—874)初年,江陰縣令趙和是個著名清官。與江陰縣隔江相鄰的淮陰縣發生一樁案件。『東鄰』農民向『西鄰』農民借錢萬緡,同時以『莊券』(即地契)做抵押。後來,東鄰農民先還八千緡錢給西鄰農民,沒有打收條。再後來,東鄰歸還剩下的兩千緡時,西鄰農民矢口否認已還八千緡的事實,且拒不歸還地契。東鄰無奈,只好訴諸公堂,然因『既無保證,又無文籍』『訴與州縣,皆不能直』。無奈轉而求助於江陰縣令趙和。和曰:『縣政甚卑,且復逾境,何計奉雪!』意思是自己是江陰縣令,管不了淮陰縣的案件,否則便是超越管轄權。東鄰泣曰:『此不得理,無由自申。』

趙和見東鄰冤屈難伸,便為他苦思對策。依照大唐法律,凡在江中犯罪,兩邊的縣都有管轄權。江陰與淮陰隔一條江,為了受理東莊農民的案件,趙和給淮陰縣去了一紙公文,說本縣在江中破獲一起『寇江』(江洋大盜)案,同案犯供認,貴縣有個西鄰農民也參與了此案,望貴縣協助緝拿,押送本縣聽審。淮陰縣衙旋即將西鄰農民押送江陰縣。趙和審問西鄰為何參與『寇江』,西鄰否認。又令其如實申報家中財產,西鄰為解脫自己與『寇江』的干係,答曰:『稻若干斛,莊人某人者;綢絹若干匹,家機所出者;錢若干緡,東鄰贖契者。』趙和見西鄰說出實情,再叫出東鄰對質,西鄰只好承認還錢的事實,問題遂得妥善解決。(【[wiki]棠陰比事[/wiki]】下篇)

趙和作為江陰縣令,本無義務為東鄰申冤,但他心裏裝着一顆為民做主的公心,所以才會採用巧妙的方法智斷此案,留下千古美名。

其次,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官清明,除了要有『為民』的態度之外,還要有超強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甚至加班加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為官清明。

在傳統社會,我們的祖先摸索出一套解決疑難問題、審理棘手案件的系統方法,叫作『五聽』,又叫『五聲聽獄訟』。具體操作辦法為:『觀其言辭,不直則煩。觀其顏色,不直則赧。觀其氣息,不直則喘。觀其聽聆,不直則惑。觀其眸子,不直則眊。』(【[wiki]周禮·秋官·小司寇[/wiki]】)即通過觀察言辭、臉色、呼吸、聽聆、眼神這五個方面來判斷真偽,發現真相。這樣的方法,對我們今天有效地開展工作仍然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三)清正:對待壓力的品格

【[wiki]廣雅[/wiki]】曰:『廉,棱也。』意指正直、剛直、品行方正,故而常有『廉直』的說法。傳統社會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廉政文化之第三層含義,就是要培養官員廉直的操守,對待人為壓力,要有正直、正氣、剛正的品格,要講原則,做到剛直不阿、公正執法。清正的文化品格正好和『庸官』相對。

東漢初年,69歲的董宣做了洛陽縣令,在辦理一樁『蒼頭白日殺人』案時遇到了極大的壓力。當時的『蒼頭』,代指家奴。該案兇手是湖陽公主劉黃的蒼頭,而劉黃正是當朝皇帝劉秀的親姐姐,權勢炙手可熱。此蒼頭光天化日之下殺人,躲在公主府,沒人敢去抓捕。董宣不顧壓力,帶着十幾個獄卒,在公主的車隊中發現蒼頭,正欲緝拿,遭到湖陽公主的強力阻攔。沒想到董宣竟然『以刀畫地』,強行攔住車隊,將兇手緝拿下車,就地正法。那場面令人盪氣迴腸,大快人心!(【[wiki]後漢書·董宣傳[/wiki]】)

董宣身上所展現的,正是傳統廉政文化中『清正』的文化品格。歷史上,民間關於『南瑞北拯』的說法,更是這方面的典範。北拯指的是包拯,南瑞則指海瑞。傳說包拯擔任開封府尹,有三口鍘刀:龍頭鍘專鍘皇親國戚、鳳子龍孫;虎頭鍘專鍘貪官污吏、禍國奸臣;狗頭鍘專鍘土豪劣紳、惡霸無賴。該說法雖見於文學作品【[wiki]三俠五義[/wiki]】,不能作為信史,但包拯公正執法、不畏權貴的品質則是婦孺皆知。海瑞任戶部主事時,眼看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整日沉迷於長生方術,嚴嵩父子把持朝政,禍國殃民;官場昏暗不堪,民不聊生,遂準備好棺材,與家人一一告別,冒死上書:『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海瑞【[wiki]直言天下第一事疏[/wiki]】),建議嘉靖皇帝下台。被激怒的嘉靖皇帝將其下獄,直到穆宗繼位的時候,海瑞才得以釋放並官復原職。

清正的文化品格雖然為世人所讚揚,然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很困難的。

一方面,是因為人的本性。

人生在世,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欲望,物慾、色慾、權勢欲、名利慾,如此等等,原本無可厚非。但是,凡事總要有個尺度。只有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做到清正。欲望多了,往往被迷住心竅,難以做到剛正。有這麼一個故事,在一樁案件中,原告為了打贏官司,給縣太爺送了五兩銀子;被告為了打贏官司,給縣太爺送了十兩銀子。開庭審理時,原告一說話,縣太爺就說:『你不老實,給我大刑伺候。』原告心想,我給他送了禮,怎麼還要打我呢?於是舉手叉開五指說:『老爺,我可是有理(禮)的呀!』一語雙關,意思是我可是給你送了五兩銀子的禮的,怎麼還打我呀!沒想到縣太爺也伸開五指,先用手心指着原告,再翻一下掌,用手背指着被告,說:『你有理(禮),他比你更有理(禮)。給我打!』暗含的意思就是你才送五兩為禮,人家可比你翻了一倍。這個縣官為物慾所奴役,自然也做不到公正。一個領導幹部被這樣的欲或那樣的欲所控制,就難以做到清正。

另一方面,是因為社會關係。

人是社會意義上的人,不是孤家寡人,有着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牽一髮而動全身』。遇到問題,你想公正辦理,別人往往會通過你的同學、親友,甚至家人來說情。在各種關係的牽制之下,有的人就難以擺正自己的心態了;如果完全不顧這種種社會關係,恐怕在社會上乃至家庭中,就難以被人認同。

比如海瑞在出任南京右都御史時,老朋友何以尚前去拜見。這是何許人也?前面提到海瑞因得罪嘉靖皇帝而被打入死牢,何以尚上書為他求情,因此被打了一百板子,並關進監獄。可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結果海瑞接見他時,把他座位安排在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裏,以示自己公正無私。何以尚看到如此場面,覺得海瑞這哥兒們太不近情理,氣得當場離去,並發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要想做到清正,老朋友都容不得你,況其他人乎!

如何才能做到清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查禁鴉片時在自己的府衙寫的一副對聯。我認為領導幹部就是要有這種『無欲則剛』的態度,才能做到清正。『無欲則剛』源於儒家經典。『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wiki]論語·公冶長第五[/wiki]】)人的欲望太多,是很難做到剛強正直的。

古人說:『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海瑞敢於批評皇帝,那是把求生之欲看淡了,才有這份勇氣;董宣面臨湖陽公主的干涉,寧願不要烏紗帽,也要頂住壓力、堅持原則,那是把權勢之欲看淡了,才有這份擔當。一個人只有能克制自己的私慾,才能像孟子說的那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wiki]孟子·滕文公下[/wiki]】)有了這樣的大丈夫人格,才能錘鍊出為官清正的文化品格。

傳統廉政文化的成因與啟示

在中國歷史上,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廉政文化,是受什麼思想影響而形成的呢?對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又有哪些有益的啟示?

(一)傳統廉政文化的思想成因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活躍,文化繁榮。諸子百家,各領風騷。說是百家,其實主要有十幾家,比如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等等。其中儒、法兩家的思想,對後世政治法制建設影響最大。那麼,在這兩家之中,清官文化主要是受了哪家思想而形成的呢?

兩家的區別,主要在於對『人與法』誰最重要的問題意見不同。

法家認為,治國安邦,法最重要,人的作用微不足道。提倡『垂法而治』『以法而治』;只要法律制定好了,官員們只要有『中人之智』(【[wiki]慎子逸文[/wiki]】),就能把國家治理好。這是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觀點。

儒家認為,治理國家,法固然重要,但法需要靠人來運行,『徒法不足以自行』(【[wiki]孟子·離婁上[/wiki]】),所以人最重要,提倡『為政在人』(【[wiki]禮記·中庸[/wiki]】),強調人在政治法治實踐中的作用。既然人在政治法治實踐中最重要,所以不能選道德品質很一般的『中人』出來做官,而要『舉賢才』,要選個人修養好、品格高的人出來做官。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儒家『舉賢才』的思想成為歷朝歷代選拔官吏的重要原則。

一方面,國家制定的政策,要選拔道德高尚的清廉、清明、清正的人出來做官。漢武帝推出『舉孝廉』的制度,就是要選拔孝順父母和廉潔自律的人出來做官。還多次出台了舉『賢良方正』的政策,就是選拔品行剛正的人出來做官。

另一方面,民眾知道有這樣的政策、制度,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官,無不都希望提升自己的品德,從而進入仕途。

還有一方面,做官的人也知道,只能不斷錘鍊自己的道德修養,在清廉、清明、清正等品格上進一步提升,才能升官。

於是,『做好官』『做清官』成了眾多人的共同追求,清官情結逐漸成為一種文化認同。漢朝有清吏、清白吏、循吏等概念,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清官這一準確概念。到了唐朝,清官的文化要素系統地轉化為法律制度。比如唐朝考察官吏的標準叫作『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品德方面的要求,『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才能政績的要求。考核標準為:一最四善為上上,一最三善為上中,一最二善為上下。可見官吏考核時,品德方面的標準是最重要的,體現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原則。在四善中,第二善就包括『清廉』『清明』的文化要素,第三善就是『清正』的文化要素。

當文化轉化為法律制度後,法律制度又會反過來極大地推動文化的傳播。所以唐宋以後,清官情結越來越濃郁,每個時代都有典型的清官代表,其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廉政文化得以深入到社會各階層。

通過梳理可見,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主要是受儒家『為政在人』思想的影響而形成的。

(二)傳統廉政文化的現實啟示

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對進一步完善現實的用人政策,推動廉政建設也很有啟發作用。

【[wiki]禮記·曲禮[/wiki]】中有『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這句話後來直接演化為『為吏之道』,也就是做官的標準:『臨財見利,勿取苟富;臨難見死,勿取苟免。』遇到財富榮譽,不要苟且得到;遇到困難壓力,也不能苟且逃避。『毋苟得』是一種名利觀,指的就是『清廉』的文化品格;『毋苟免』是一種困難觀,指的就是『清明』『清正』的文化品格。

其實考察一個官員很簡單,不必用一些假大空的指標來考察,關鍵就看他對財富榮譽和困難災難是什麼態度。對待財富榮譽有『苟得』之心的人,對待困難壓力有『苟免』之心的人,一定要慎用,甚至不用。用這樣的方法來選拔幹部,既簡單易行,又能提高幹部隊伍的德行才能。

綜上所述,以清官情結為代表的傳統廉政文化,主要包括三重品格:對待財富榮譽要『清廉』,對待工作中的困難要『清明』,對待人為壓力要『清正』。這些文化元素,對於推進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是極具借鑑意義的。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