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民間工藝·合陽面花情滿黃土星滿天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8-19 11:39|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625|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合陽面花藝人的作品 陝西省合陽縣地處關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的結合部,土地肥沃,小麥優質高產。合陽縣洽川被稱為中國愛情詩之源。據考證,【詩經】開篇之作的【關雎】,最早就流傳於洽川。【詩經】305篇有30多篇與洽川 ...

20160818_013

合陽面花藝人的作品

陝西省合陽縣地處關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的結合部,土地肥沃,小麥優質高產。合陽縣洽川被稱為中國愛情詩之源。據考證,【詩經】開篇之作的【關雎】,最早就流傳於洽川。【詩經】305篇有30多篇與洽川有關。合陽農耕文化流傳深遠,底蘊厚重;民間藝術興旺發達,其中,面花就是生活藝術的濃縮。

面花,是用麵粉和水捏制而成的民間手工藝品,流行於我國以吃麵食為主的北方地區,尤以黃河流域最為普遍。面花相傳是由古代金石禮品和圖騰演化而成,起源於用麵塑動物代替宰殺牛羊祭祀的民間習俗。之後,面花逐漸融入尋常百姓家,並不斷與人生禮儀、節日慶典等重要時刻緣來緣往。

面花在合陽民間又叫『花饃』『禮饃』『花饅頭』,是民間的一種風俗禮饃。合陽面花,構思新穎、技藝精湛、形象生動、風格豪放、寓意深長。在合陽,婚慶、做壽、滿月、祭祀等人生儀禮中都有相應的面花;但凡遇到上樑、合龍口等農家大事以及祭祀祖先、禮敬神明等活動,面花都是最有意味的禮品和供品。

合陽婦女中面花製作技藝能人巧手特別多,一批批農村婦女捏面花捏出了名堂,成了村內村外的紅人。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面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的就有2名,渭南市級傳承人6名,合陽縣級傳承人90餘名。至於擅長捏面花的女性及面花愛好者,那就難以計數了。在這些婦女的手裏,一團白面可變成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以及各色人等的世相百態。

合陽面花製作分為和面、做花、蒸熟、點染、插花等工序和環節。合陽婦女以白麵粉、豆類及可食用植物顏色汁液為材料,以針線、梳子、剪刀、鑷子、筷子為主要工具,用簡單的手工操作揉、搓、捏、剪、壓、扎出孔雀、鳳凰、喜鵲、龍、獅、麒麟、虎、壽桃、荷花、牡丹、梅蘭竹菊等圖案造型,表達了他們的生活理想和信念。成品花饃,或作為供品奉獻,或兼擺設陳列,或作饋贈佳品,或當高端地方特產食品,同時也是一部可供民眾學習欣賞的民間文化教科書。

每逢佳節或重要節點,三三五五的婦女圍坐熱炕,相互切磋技藝,比學趕幫超,一件件活靈活現的面花作品呈現在世人目前。合陽人樸素的思想和農民的本色,透過面花藝術深情地打動了世道人心,感染着三秦大地。

合陽面花藝人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創作經驗,交流總結心得,思考人生真諦,將民間文化要義和鄉土藝術精髓表達得淋漓盡致,風生水起。55歲的坊鎮坤龍村村民曹芳俠是捏面花的好手,她創作的面花作品如『龍鳳呈祥』『福祿壽喜』『百鳥朝鳳』『孔雀開屏』等,成為許多村內外女子、媳婦們學習的『範本』。

合陽縣民間文化生態良好,與面花比肩的姊妹藝術根深葉茂,為婦女們揣摩傳統文化提供了啟蒙和借鑑。合陽提線木偶戲——合陽線(腔)戲是我國長江以北僅存的懸絲傀儡戲。合陽跳戲淵源可追溯到商代的『大濩』樂舞。合陽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同樣給人以無窮的遐想。黃河流域關中文化的樸拙與豁達,早就為合陽面花定下了藝術基調。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