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傳承湯翁旨趣 彰顯當代審美評上海崑劇團全本【臨川四夢】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8-1 11:35| 發布者: 文強| 查看: 1352|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傳承湯翁旨趣 彰顯當代審美——評上海崑劇團全本【臨川四夢】全本【臨川四夢】中的【邯鄲記】劇照。今年恰逢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這兩位東西方戲劇大家逝世400周年。前不久,上海崑劇團以湯顯祖【臨川四夢】完整版世界巡 ...

傳承湯翁旨趣 彰顯當代審美——評上海崑劇團全本【臨川四夢】

20160725_010

全本【臨川四夢】中的【邯鄲記】劇照。

今年恰逢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這兩位東西方戲劇大家逝世400周年。前不久,上海崑劇團以湯顯祖【臨川四夢】完整版世界巡演的大團風範,以老中青五班三代同台的最強陣容,全面展示了湯顯祖的偉大成就和上昆出人出戲的重要成果,令人讚嘆。連續4晚的觀看,愉悅過癮,也感慨於此次演出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啟發。

其一,全本演出,完整體現。當前能夠演出崑曲【牡丹亭】的劇團很多,有實力獻演【臨川四夢】完整版的院團,上昆恐怕是第一家。我以為,崑曲藝術傳承發展到今天,全本演出或者說完整版演出有着特別的意義和時代價值。新時期以來尤其是近年來,崑曲演出似乎再次進入全本時代。崑曲經典劇目在流傳中出現從全本到折子戲再到全本的過程,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折子戲是原劇的精華,是原劇戲劇性較強、舞台效果較佳的部分,表演也最為靈活自由,從全本到折子戲是一個由冗雜至精粹的過程,也是崑曲表演藝術的創造性發展,崑曲大量劇目是靠折子戲傳承下來的。可以說,全本能見經典的全貌,而摺子最見經典的『精神』。

當然,究竟是演全本還是演單折,取決於時代和觀眾。當下全本的再度流行,正是社會和藝術發展的需要。當觀眾對經典很熟悉,想要擷取精華時,需要摺子;當全本已經不為當代人特別是青年人所熟悉時,全本自然又成為當下的需求。【臨川四夢】的完整演出,既有利於當代青年觀眾全面完整地了解湯顯祖的藝術,更有利於湯顯祖在國際戲劇舞台的傳播和影響。

其二,五班三代,傳承有序。崑曲傳承首先要有代表性傳承人。上昆是我國當代最具實力的崑劇團,有過俞振飛這樣的領軍人物,也有過5位藝術家共同榮獲戲曲梅花獎的佳話,近年來還有谷好好、黎安、吳雙等青年演員獲得梅花獎殊榮。【臨川四夢】以老中青五班三代同台的最強陣容,全面展示湯顯祖的4部作品,突顯了上昆一直以來對傳承的膽識和高度重視,也展示了傳承的積極成果。

據介紹,作為上昆的保留劇目【牡丹亭】,俞振飛、言慧珠首演於1957年。『俞言版』後來傳給了蔡正仁、張洵澎等,再經其言傳身教催生了一批批後來者。此次『昆大班』老藝術家蔡正仁、張洵澎、梁谷音,『昆三班』黎安、沈昳麗、余彬,及上昆優秀青年演員羅晨雪,『昆四班』胡維露,『昆五班』張莉、倪徐浩等,老中青三代同台。【邯鄲記】原由『昆壇第一老生』計鎮華領銜,此次上昆結合學館制,由計鎮華老師親授,同時特邀上海京劇院的藍天加盟,和『昆四』『昆五』的老生演員一起推出傳承版。【紫釵記】由梅花獎得主黎安和上昆優秀閨門旦沈昳麗聯袂主演。【南柯夢記】一直很少演出,遑論完整,這次創排對全劇主要故事和人物做出完整呈現,並全部由『昆五班』一批20歲左右的學員擔綱,殊屬難得。

戲曲藝術在傳承上既有舞台藝術的共同特點,更有自己的特殊性,這就是需要師徒傳承,需要言傳身教,需要耳提面命。【臨川四夢】的創排,就是一次當代戲曲傳承最好的範例,上昆『師帶徒』『學館制』等傳承有序、傳承有效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是值得深入總結的。

其三,不丟精髓,返本開新。更為可貴的是,上昆【臨川四夢】的完整版演出並不是對湯顯祖時代原本的簡單復活,也不是折子戲的簡單疊加,而是對原著整體精神的再現和當代審美的再創造。

崑曲藝術作為積澱了中國戲曲美學精神的古老劇種,傳承什麼、如何傳承是關鍵。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雖然每一部都寫到夢,但傳遞的不是『人生如夢』的幻滅,而是『夢如人生』的執着;不是『痴人說夢』,而是傾心寄託着先行的獨醒者的情懷與追求,寄寓着他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美好未來的理想。當年【牡丹亭】問世不久,有人對原作進行改動,引起湯顯祖的不滿:雖是增減一二字以便俗唱,卻與我原作意趣大不同了。【臨川四夢】講求一個『情』字,『情』藉助『夢』而編織成『戲』,『戲』透過『夢』而表現為『情』,『情』正是『四夢』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貫穿湯翁全部作品的一根主線。顯然,繼承湯翁的戲曲遺產,首先要傳承的正是其藝術旨趣和美學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戲曲審美風範之所在。在這一點上,【臨川四夢】做到了。

上昆尊重傳統,但並不保守——上昆同樣重視發展和創新。記得當年蔡正仁講到四本【長生殿】時曾說:崑劇要時尚但不要時髦。這是很有道理的。戲曲本來就是時尚的藝術,明代王驥德講『聲腔每三十年一變』,戲曲藝術一直隨時代而發展和前進;經典是昨日的流行和時尚,具有再度流行和時尚的潛質。經典在當代的重新流行,需與新時代同步、與新時尚結合,與當代觀眾審美情趣相契合。

綜觀巡演版【臨川四夢】,其在這方面的成績也是比較突出的。首先,對原著做了合理的調整和縮略。從當代劇場藝術的規定性來看,劇本要更集中、更嚴謹;從當代人的生活節奏來看,要在保留原著精華的同時,對原著枝蔓處加以刪減,讓人物更鮮明、更感人。更重要的,完整本雖然是縮減版,但把握住了原著精髓,並加以當代呈現。以【四夢】中王仁傑編劇的縮編版【邯鄲記】為例,不僅擷取原著精華,而且極為妥帖地觀照當下,劇場觀演效果頗佳,非常『時尚』。其次,突顯戲曲以表演為中心的審美風範。【臨川四夢】的每一台劇目都尊重和傳承崑劇的表演傳統,並具體化為舞台形象的塑造,青年演員表現出色,老一輩藝術家的表演更是爐火純青。有節制使用的現代技術手段、極簡約的舞美燈光,為藝術家充分展示表演才華提供了充裕的空間。此外,非常重視舞台總體節奏的把握和駕馭。僅演出日程的編排就大有講究:4天的演出從劇情上大致涵蓋了仙、俠、佛、情;第一天以老生挑梁,第二天生旦並重,第三天由青年擔綱,最後以老中青三代傾情亮相,天籟之音不絕於耳。就每一齣戲而言,既充分突顯各自的思想和藝術特點,又十分注重舞台節奏的準確把握,觀眾得以直接感受到戲劇情境的層層遞進,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舞台節奏的張弛有度與崑腔藝術的美妙動聽。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