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良渚古城外現五千年水利工程 能抵百年一遇暴雨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3-19 15:50| 發布者: 文強| 查看: 926|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資料圖良渚文化再現人間已有80個春秋,但是其中的寶藏源源不盡。記者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多年的調查,他們在良渚古城外圍發現了我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經有5000年。2007年,良渚古城橫空出世 ...

資料圖

良渚文化再現人間已有80個春秋,但是其中的寶藏源源不盡。記者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多年的調查,他們在良渚古城外圍發現了我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經有5000年。

2007年,良渚古城橫空出世,它由內而外分為宮城、王城和外郭城,面積分別為30萬平方米、300萬平方米和800萬平方米。此後,考古隊員們一直在尋找更為外圍的文明遺蹟。一批地圖上的土墩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經過調查,考古隊員們發現這其實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由11條堤壩組成,分為沿前山分布的長堤和連接兩山的短壩,其中短壩又可分為建於山谷谷口的高壩和連接平原孤丘的低壩。

事實上,名為塘山的長堤較早進入了考古隊員的視野,從1996年至201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對其進行發掘,發現了良渚時期的玉器加工作坊和貴族墓葬,證明它是一條人工堆築的長堤。

從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11條堤壩中的3條進行了發掘。考古隊長王寧遠研究員說,三處壩體中均有良渚時期的陶片。而7條壩體中的草竹等材料,經北京大學年代學實驗室運用碳14測年法測定後,年齡已有4700至5100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進行測算後發現,高壩和低壩可以形成三處庫區,其中低壩可以攔蓄出一片面積9.39平方公里的水庫。它的面積是杭州西湖的約1.5倍,容量則是後者的4倍。

劉建國說,高壩可以抵禦800多毫米的連續降水,低壩可以抵禦1900多毫米的連續降水,都能達到百年一遇的標準,可能是先民為了防範颱風登陸所帶來的暴雨所設計的。良渚先民生活在緊鄰天目山脈的平原,而天目山脈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一個暴雨中心,夏天時常發生洪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說,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現都與治水活動密切相關,他們發現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可能具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諸方面的綜合功能。當時還沒有形成輪式交通以及配套道路系統,通過蓄水形成的庫容可以形成連接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運輸網,將天目山中的豐富資源運到良渚古城。這說明在五千年前,良渚古國就有了寬廣的規劃視野,高超的技術水平和強大的動員能力。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