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廣東粵劇成廣州市中小學正式課程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5-12-25 21:44|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543|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享有『南國紅豆』美譽的廣東粵劇進入了廣州市中小學正式課程。3日,廣州市教育局舉行了首批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授牌,廣州市南海中學、越秀區執信南路小學、荔灣區三元坊小學、西關培正小學等15所中小學校獲授牌。 ...

享有『南國紅豆』美譽的廣東粵劇進入了廣州市中小學正式課程。3日,廣州市教育局舉行了首批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授牌,廣州市南海中學、越秀區執信南路小學、荔灣區三元坊小學、西關培正小學等15所中小學校獲授牌。

『學校開發成立了粵劇校本課,配套開發相關粵劇教材,初一、初二學生每周一節粵劇課』,廣州市南海中學副校長梁春玲接受記者採訪時候表示,南海中學 地處粵劇發源地荔灣區,也是西關百年老校,有傳承傳統文化方面有責任感。早在90年代,學校就自發組織學生參加粵劇興趣班學習。

粵劇舊稱『廣府大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 結合而成,是以廣州話演唱,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中國南方一大地方戲劇。粵劇在海外流傳甚廣,有『有廣東人的地方就有粵劇』之說;2009年9月30日,粵 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底,在粵港澳乃至海外華人聚居地區擁有無數戲迷的『南國紅豆』紅線女去世,再次引發了各界對「後紅線女時代」粵劇前途命運的強烈關注。

為了進一步振興粵劇事業,2014年7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審議並通過振興粵劇事業總體工作方案,提出3年內將做好10項重點工作,其中就包括推進粵劇進校園,培養一批粵劇人才。

梁春玲介紹,學校與廣州市粵劇院等展開粵劇教學合作,聘請專業粵劇人員來給學校粵劇教學作指導。同時,學校還開設一些粵劇普及課程,每周開展兩次粵劇活動。此外學校每年還從一些少年宮、小學內招生粵劇特長生。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在授牌儀式上表示,今後廣州市還將繼續評選出第二批、第三批粵劇特色學校,逐步擴大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隊伍,規劃好中小學梯隊銜接布局,創新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師生感受和體驗到粵劇文化的魅力。

『真正傳播粵劇粵曲,一定要從學校里的娃娃抓起,粵劇的未來都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廣州市原市長、廣州振興粵劇基金會會長黎子流接受媒體採訪時表 示,粵劇藝術的振興必須靠一代人一代人的不斷堅持和努力,孩子們從小就要開始接觸粵劇傳統藝術,『要讓廣府的孩子們都知道,他們身上懷抱着珍貴的廣府文化 背景,粵劇是其中的一件瑰寶,要為粵劇感到自豪。』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