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讀【禮記】說文明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5-12-26 01:34| 發佈者: 是飛| 查看: 1268|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禮記·曲禮上】中有一句話:『行不中道,立不中門』,行路要走在道路的一側,不要佔中行走;站立要站在門的一側,不要立在門的正中。原意是根據長幼尊卑原則,對小輩提出的要求,但剔除其尊卑等級觀念,這樣的要求 ...

【禮記·曲禮上】中有一句話:『行不中道,立不中門』,行路要走在道路的一側,不要佔中行走;站立要站在門的一側,不要立在門的正中。原意是根據長幼尊卑原則,對小輩提出的要求,但剔除其尊卑等級觀念,這樣的要求在今天看來已是人們的一種文明習慣。【禮記】中有關禮的記述,描寫的都是距今至少兩千年之前的事情。早在數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人已經孕育並踐行着至今仍然通行的文明理念和行為,實在令人感佩不已!

此外如『並坐不橫肱』(【曲禮上】):與人並排而坐不要橫着胳膊;『毋放飯』(【少儀】):吃飯時已經抓取的飯不要再放回食器中;『鄰有喪,舂不相;裏有殯,不巷歌』(【曲禮上】):鄰居有喪事,舂米時不以歌助舂,同裏有喪事,不在巷子裏唱歌。這些涉及坐、立、行、食以及鄰裏相處等日常的行為規範,其所閃現的文明之光甚至穿越千載,可以比肩現代!我們今天從發達國家旅遊歸來常常羨慕他人隨處可見的現代文明舉止,並為我們存在的不文明現象扼腕,從【禮記】中難道不應得到許多啟示嗎?

【少儀】篇中有『不窺密,不旁狎,不道舊故』,不窺測別人的私隱,不親近不正派的人,不揭別人的老底,在兩千多年前就從道德的角度提出了保護個人私隱問題,可謂超前;更令人動容的是【禮記】所體現的生態觀念,可令現代人赧顏。【月令】篇中載:季春之月,『田獵罝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當鳥獸正處於孕育成長的季春時節,為禁獵期,打獵所用的捕獸、鳥、兔的各種網,射鳥的弋,餵獸的毒藥,都不得出都城九門。【王制】篇中載:『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夭夭,不覆巢。』草和樹葉零落才可以進山林砍伐。昆蟲還沒有冬眠,不可放火燒荒。不捕獲幼獸,不取鳥卵,不殺懷孕的母獸,不殺獸仔,不傾覆鳥巢。【祭義】篇中曾子引孔子的話說:『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把不按時令亂砍濫殺的破壞生態行為,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予以譴責,不可謂不嚴矣。

我無意全盤肯定【禮記】中已與時代發展脫節的諸多內容,但我深為中華文明而驚嘆。只有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無愧於古人,無憾於今人,無遜於世人,才能真正帶給我們文化上的自信。(喬志明)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