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化認同與跨文化交際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4-9-12 00:47|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1828| 評論: 0|原作者: 高英祺 梁玉|來自: 光明網

摘要: 於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思想意識中,其社會關係更強調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幫助與協調關係,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人潛能、個人目標和個人利益等顯然不同。但交際行 ...

經濟全球化時代,人們的社交活動日益便捷與暢通,跨文化交際現象也日益增多。但由於交際雙方所處地域、民族、文化和歷史背景的不同,交際雙方在習俗、語言、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很容易導致交際出現障礙。因此,文化認同越來越得到跨文化交際研究者和交際雙方的重視。

文化認同及其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文化認同理論是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松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個重要文化理論,它是指一個群體中的成員在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文化認同是對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價值肯定,它主要通過民族本身的特性、習俗以及生活方式,以『集體無意識』的方式流傳至今,融合了人們的各種認同,從而阻止了不同的認同之間因部分認同的背離或異特性而可能發生的文化衝突。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跨文化交際的成敗取決於諸多因素,加深對不同文化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微觀文化知識的了解,才能有效順利實現跨文化交際。

民族優越感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雙方文化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幾乎所有的文化傳統都標榜自己的價值,所有的民族都對本民族文化傳統具有天然的優越感,主觀盲目地認爲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都是正確的,並覺得自己民族的一切都優於其他民族客觀存在。民族優越主義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壓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如果交際一方有意忽視與自己不同的文化與習俗,那麼雙方的交際溝通就會出現障礙。

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是影響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主要思維定式。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不可能有一個一切社會都承認的、絕對的價值標準,更不能以自己群體的價值標準評價別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人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和種族偏見容易對其他文化產生否定反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書籍、民俗、文化意識以及社會文化信息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首先要承認和接納人類的多樣性,給予不同民族、種族和文化群體平等的地位,倡導文化平等、寬容與尊重,徹底去除民族差異和種族偏見。

中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是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個人價值因素。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圍和環境中實現的,價值觀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於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思想意識中,其社會關係更強調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幫助與協調關係,這與西方文化強調個人潛能、個人目標和個人利益等顯然不同。但交際行爲與其他社會行爲都是本民族價值觀的反映,因此不同的價值觀在跨文化交際中必然產生文化衝突,從而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

跨文化交際中文化認同的實現路徑

中西方文化差異不僅是生活習俗和語言行爲的差異,也包括個體思想觀念的差異。因此,在跨文化交際場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際原則,努力尋求一種符合各自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的跨文化交際路徑。

加強教育在文化認同中的培養和引導作用是實現跨文化交際的重要途徑。教育具有選擇、傳承和傳播文化的功能。在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大環境下,教育文化不僅是文化傳播的工具,更是反映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手段。學校作爲進行教育的重要載體,應努力培養具有健全人格、愛國情感、傳統美德和正確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公民,培養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應設立多元化教學方向,設立歐美國家文化、歷史、政治、宗教等多學科課程,教育和引導學生多視角、多方位了解和學習西方文化知識,以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要開展以交際語言教學爲基礎的跨文化交際教學,指導學生利用網絡、電視等多媒體手段,廣泛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習俗等知識,拓寬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與掌握,提高跨文化交際水平。

提高商務文化知識是增強商務領域中跨文化交際水平的關鍵。避免跨文化障礙和文化衝突,是實現國際商務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商務談判是交際雙方產生文化衝突的重要環節。在跨文化談判過程中,明確任務、互相說服、簽訂合約是雙方所期待的目標。商務溝通是進行商貿的重要形式,交際雙方要尊重彼此習俗,明確時間觀和不同節假日安排,了解忌諱語和送禮習俗,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生誤會與衝突。因此,進行跨文化交際中,應提高當事人商務文化交際素養,與懷有其他文化價值觀的人們首先達成文化上的認同,談話有禮有節有度,在詳細了解對方文化背景和知識層面的基礎上,實現長期合作共贏和獲得長久利益的目的。

提高社交和交際水平是實現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中西方社交禮儀既有一些共同之處,也有許多差異。交際雙方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中,應該了解對方的民族特點、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等相關知識,並以客觀的態度對待對方的生活與語言習慣,特別對初次見面的人,應做到知己知彼,在尊重對方文化習俗的情況下,注意選擇合適的稱謂、問候語,並通過規範介紹、拜訪和選送禮物,求同存異,實現有效溝通的目的。同時,還應特別關注平等與等級觀念、時間概念、高語境與低語境文化等,以獲得對方的滿意和認可。此外,應認真遵守和維持應有的禮貌與交際策略,處理好非言語交際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正確領會非語言交際的實際含義。

(原標題:文化認同與跨文化交際)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