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蔣方舟:『偽文化』需求帶來物質利益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4-7-22 22:34| 發布者: 休竹客| 查看: 679| 評論: 0|來自: 深圳商報

摘要: 深圳商報特派香港記者 謝晨星 文/圖    7月20日,被譽為『天才少女』的年輕作家蔣方舟以『大陸作家的奢侈與困境』為題,由自身創作經歷出發,分析了大陸作家當前面對的機遇與挑戰,蔣方舟也成為香港書展『名 ...
深圳商報特派香港記者 謝晨星 文/圖 
  7月20日,被譽為『天才少女』的年輕作家蔣方舟以『大陸作家的奢侈與困境』為題,由自身創作經歷出發,分析了大陸作家當前面對的機遇與挑戰,蔣方舟也成為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這些年來最年輕的名家。
  7歲開始寫作,9歲出書,23歲出任【新周刊】副主編,蔣方舟的成名故事對於內地書迷可謂耳熟能詳,『天才少女』也因此得名,迅速成為中國最火熱的年輕作家之一。對於外界種種評斷,她自覺處於『被觀察』與『被綁架』情形,坦言不敢以『作家』自居。
  自稱『年輕的寫作者』
  蔣方舟在講座中說:『難以用作家來稱呼自己,我相信這個角色是有一定門檻,至少直至目前為止,我也未有一部自己能夠面對而不感羞愧的作品,我想我只是一位年輕的寫作者吧。』對於廣受讀者關注以及書展現場慕名而來的大批粉絲,她則視為一種挑戰,『我想很多人都是出於好奇,例如作品到底是否由我自己來寫。』
  蔣方舟今年25歲,雖然年紀輕輕,但寫作時間已達18年,可謂文壇老將,她談到自己與文壇的淵源,竟與媽媽的一個玩笑有關,『媽媽當時說,每個小學生必須出版一本書,否則就會被警察抓住,我爸爸正是警察,我們又住在派出所旁邊,自己也就真的相信了。』出於『被抓的恐懼』,蔣方舟12歲時出版了記錄自己成長經歷的【正在發育】,同年在報紙上連載個人專欄,成為中國年紀最小的專欄作家。
  『偽文化』需求帶來物質利益
  除了日常創作,蔣方舟思考很多有關創作空間的問題,認為大陸作家發展潛力很大,並將有利條件歸納為『作家的奢侈』,包括物質條件上、文化氛圍上,以及創作題材上等。她指出,中國人口多,連帶讀者市場也特別大,『別的地方可能有2000人看書,相同比例下,我們隨時就有2萬人、5萬人。』由於讀者人數眾多,市場對各類型作品都包容,『寫小說、寫散文,以至網絡不同形式發表,各種各樣都會有人欣賞。』蔣方舟直言,就連台灣作家,都驚呼『大陸作家太有錢了』。
  不過,蔣方舟強調,空間雖大,然而挑戰也都不少,『否則擁有那麼多的幸運,為何我們仍然不是處於創作上的豐年?』中國近年發展迅速,除了政治及經濟影響力,文化發展也在經歷關鍵時刻,蔣方舟形容,一種對『偽文化』的需求正極速發酵,她以個別產品廣告為例,『因為企業認為自己欠缺深度,所以往往找個作家一同參與,汽車廣告、鐘錶廣告,除了藝人,也有作家,例如從現代困境談汽車發展等,這很令人尷尬,你認為這是對文化的重視嗎?正正相反,這是因為社會沒有文化。』
  蔣方舟承認,該現象客觀上為作家帶來了不少機會,只是這種用『文化』作裝飾的做法同時非常悲哀,『作家在浪漫國度中被抽出來,完成所謂的文化使命後又被放回去。』她補充,由於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全球各地對中國的興趣亦是有增無減,世界問題現時都是中國問題,這種獨有關注也為大陸同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現實生活比文學作品更豐富
  雖然有利條件很多,但是現實發展仍然碰到不少障礙,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困局,蔣方舟對此表示憂慮,其中社會近年發生大量『奇人奇事』,一方面為作家帶來創作靈感,另一方面卻同時削弱了作品的可能性,『社會上很多光怪陸離事情,信手拈來一個例子,有父親上網看色情片,竟然發現女兒當了主角,這些事件實在無法想象,生活有時仿佛比任何文學都更豐富、更真實、更具張力、更有戲劇性,也更令人痛苦。』
  蔣方舟承認,部分讀者寧可聚焦關注離奇社會現象,卻不願多讀文學作品,作家或許因此失去支持,藝術創作實在無法超越真實中的真實,但她呼籲同業無須過分悲觀,『應對那些荒謬題材保持理性,靜心穿越現實,找出真正值得我們書寫的素材。』
來源:深圳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