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學者談如何讀【漢書】:藉助古人註疏 讀史設身處地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4-7-22 22:41|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747| 評論: 0|來自: 貴陽日報 

摘要: 現在的通行本【漢書】有120餘萬字,且文辭深奧。怎麼讀【漢書】呢?孫家洲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 首先藉助古人對【漢書】的註疏通讀【漢書】。當代大儒顏師古注【漢書】,收集了唐前二十餘家學者的【漢書】注,涉 ...
現在的通行本【漢書】有120餘萬字,且文辭深奧。怎麼讀【漢書】呢?孫家洲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

首先藉助古人對【漢書】的註疏通讀【漢書】。當代大儒顏師古注【漢書】,收集了唐前二十餘家學者的【漢書】注,涉及到一百餘種書及四十餘名前人論斷,涵蓋了從正統經史典籍到錢幣、銘文、石刻等多方面資料,是唐以前文獻的大匯集,也是【漢書】學史上的集大成著作;清代學者王先謙的【漢書補註】。這部書的性質和地位和【漢書】顏師古注相似,是唐代至清代之間【漢書】註疏的集大成之作。

其次,讀史的方法上可以借鑑曾國藩的做法。曾國藩說:『讀史之法,莫妙於設身處地。』只要與史書中的一人或一事有共鳴,讀者便像親自置身於歷史的人與事中。


來源:貴陽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