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南京總統府古雪松樹身腐爛被截 或保留根部展示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4-7-16 17:37|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614| 評論: 0|來自: 現代快報

摘要: 總統府的古樹雪松枯守9年後,被截掉部分樹身。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再次去探望,雪松只剩粗大的樹根。關於雪松的去留,總統府準備了兩種方案:保留根部原地展示;連根拔掉,補種雪松幼苗。不過,『後事』如何料理,最 ...
總統府的古樹雪松枯守9年後,被截掉部分樹身。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再次去探望,雪松只剩粗大的樹根。關於雪松的去留,總統府準備了兩種方案:保留根部原地展示;連根拔掉,補種雪松幼苗。不過,『後事』如何料理,最終還要報請園林部門審批。 
  當年,這株雪松由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手種下,遺憾的是,它只活了不到80年。園林專家介紹,生活在南京的松柏類植物都比較『短命』,因此,南京的『綠古董』中,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現代快報記者 俞月花 余樂
  雪松去留,牽動讀者的心
  總統府的兩株『綠古董』雪松,1935年由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手栽種。2005年,其中的一株雪松病亡,總統府景區和南京園林部門曾竭力保全它的身體。但最近的一次體檢之後決定,雪松內部空洞,根部白蟻泛濫的身軀不能繼續留在原地了。報請園林部門審批後,前天,這株雪松的部分樹身被截掉。(詳見快報7月15日封16版)。
  至於如何料理雪松『後事』,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保留局部,進行防腐處理後在原地展示;另一種是連根剷除這株古樹,然後在原地重新栽種一棵小雪松。
  雪松的去留也牽動了不少讀者的心,他們紛紛給快報打來電話提建議。有市民提出,『將樹根挖掉,把下面的石灰和城磚清理乾淨,明年開春再種上一株3米高的幼苗。』還有人希望古樹能原地保留,旁邊再栽一株新雪松。居住鐵心橋的市民盛先生,要把自己家的雪松捐給總統府。
  樹身已被分段鋸掉,只剩樹根
  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再次到總統府看望了這株雪松。
  經過一夜的清理,雪松的樹身已被分段鋸掉,只剩下了粗大的樹根。一名總統府的工作人員在周圍翻土,想尋找啃噬樹身的白蟻。『白蟻聚集的地方會有臭味。』他說,白蟻很狡猾, 自己已經找了半天,還是沒找到讓樹身腐爛的『罪魁禍首』。
  在用鐵鍬將土翻開時,記者發現,雪松棲身的地方土質很差,裡面夾雜了不少碎石塊。『上面一層覆土應該是當年回填的,下面土質更差,全是石頭。』這名工作人員說。
  南京松柏不長壽,氣候是主因
  這株雪松,樹齡只有不到80年。但根據資料記載,雪松最長能活到六七百歲。其他松柏類植物也多以長壽聞名。
  記者從園林部門了解到,南京1263株『綠古董』中,絕大部分松柏類植物集中在紫金山、雨花台烈士陵園,加起來僅占三成左右。而且,壽命都不算高。
  南京的古松、古柏為何『短命』?記者諮詢了多名園林專家,他們解釋,南京的氣候是主因,病蟲害和土壤也使這些『綠古董』愛鬧毛病。
  『百歲左右的松柏類植物,僅相當於青壯年。』一名園林專家告訴記者,『南京夏天高溫高濕,冬天又很冷,樹木很難適應。』他說,北方城市夏季乾燥、早晚涼快,病蟲害現象也少,樹種的壽命自然就長。除了氣候,南京的土壤偏酸性也是原因之一。『北鹼南酸,很多北方植物在南京長勢都不算好。』
  『建議園林部門增加古樹名木的養護經費,多為松柏類植物加強營養、提高復壯技術。』他建議,大多數松柏類植物,一旦出現長勢衰弱的現象,就很難再逆轉,需要在前期做好保養工作。
來源:現代快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