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明清『新安畫派』近百件真跡山西展出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4-7-13 08:07|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770|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網太原7月11日電(胡健)作為中國畫壇標誌性流派的『新安畫派』近百件真跡11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其中一幅創作於1661年的【曉江風便圖】真跡是繼安徽博物院出訪澳門後再次出省展出,可謂難得一見。    新安畫 ...
中新網太原7月11日電(胡健)作為中國畫壇標誌性流派的『新安畫派』近百件真跡11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其中一幅創作於1661年的【曉江風便圖】真跡是繼安徽博物院出訪澳門後再次出省展出,可謂難得一見。 
  新安畫派是明末清初之際,一批在中國徽州區域的畫家群和當時寓居外地的徽籍畫家以黃山、白岳及徽州山水為創作題材而形成的一個繪畫流派。他們以清淡簡練的筆墨、明快秀麗的構圖、清高悲壯的氣質為獨特風格,在十七世紀的中國畫壇獨放異彩。
  據安徽博物院院長朱良劍介紹,『新安畫派』領軍人物漸江於1661年創作的【曉江風便圖】真跡曾於2012年在澳門展出,該畫縱24.5厘米,橫243厘米,是漸江晚年的經典之作。『由於它是長卷,頻繁出省展出會對畫作帶來損傷。此次展覽是這幅畫第二次離開安徽,也是安徽博物院所藏書畫作品中最為重要的一幅。』朱良劍說。
  【曉江風便圖】原由徽州大收藏家許承堯收藏,後來許先生的大部分藏品都捐給了安徽博物院,該幅經典畫作才得以重見天日。1987年,由啟功、謝稚柳、劉九庵等專家組成的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來安徽博物院鑑定時,認為它是漸江存世的最經典作品之一,對研究『新安畫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安徽博物院副研究院張飛鶯介紹說,由於『新安畫派』門生眾多,因而極大影響了當時的『宣城畫派』、『金陵畫派』等。近代著名畫家黃賓虹的啟蒙導師深受『新安畫派』的影響,致使近代一大批山水畫家的風格均流露着『新安畫派』的畫風,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和開拓做出了不可魔免的貢獻。
  此次展覽共展出安徽博物院藏珍藏的新安畫派書畫精品共計90件組。展品涵蓋了程嘉燧、漸江、查士標、程邃、戴本孝、鄭G等新安畫派代表人物的重要創作,較為全面地向民眾展示了『新安畫派』的藝術成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