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海南D民千年遷徙路徑:或秦漢時期南下謀生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14-6-9 19:54|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2322| 評論: 0|來自: 海南日報

摘要: 文本刊特約撰稿 陳光良   編者按:在漢族人口大批量遷徙上島之前,最早從華南大陸遷徙到海南島的黎族先民可稱為原住民,繼後是臨高人、D民、俚人,再後是回民、苗人等等。被稱為水上居民的D家人,長年以海為家 ...
文本刊特約撰稿 陳光良
  編者按:在漢族人口大批量遷徙上島之前,最早從華南大陸遷徙到海南島的黎族先民可稱為原住民,繼後是臨高人、D民、俚人,再後是回民、苗人等等。被稱為水上居民的D家人,長年以海為家,傍海而居。他們什麼時候來到海南島?分布情況如何?他們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本刊特約陳光良教授對此問題做一次解讀。
  D民南下耕海謀生
  D民遷徙海南島從事耕海生計的時間始於秦漢時代。
  【正德瓊台志】記載: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遣伏波將軍路博德等平南越,明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珠崖、儋耳二郡,共領x瑁、苟中、紫貝、至來、九龍五縣。其中,x瑁、苟中、紫貝隸屬珠崖郡,至來、九龍隸屬儋耳郡。』漢武帝開瓊施政首置郡縣,取『珠崖』名郡,『x瑁』『紫貝』名縣,皆以海洋珍貴特產冠為郡縣名,可見當時海南島東北部已有專業從事海洋捕撈生計的族群,其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引起朝野的關注。這些從事海洋捕撈生計的族群,應是從嶺南江河海隅遷徙過來的D民。
  歷史上遷徙海南島的民族構成複雜多元,各民族乃至各支系因所處生態環境、生計方式、傳統文化的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文化類型。根據民族學經濟文化類型理論分析,秦漢時代海南島居民的農耕經濟文化類型可分為三類:一是黎族先民『山林採集狩獵、刀耕火種游墾』的原始農業類型;二是臨高人『男耕女織定居、犁耕養殖並舉』的丘陵稻作農耕類型;三是D民『浮生江海,居於舟屋欄棚,捕撈水產為業』的熱帶海島漁撈類型。秦漢至隋唐,考察海南島族群遷徙分布的路線及定居點,就會發現這樣的圖景:擅長刀耕火種的黎族先民多數沿着河岸溯流而上,最終向森林茂盛的高山峻岭走去,離環島海岸線漸行漸遠;勤於犁耕稻作的臨高人,憑着他們已經掌握丘陵稻作的生產技能,對黎族先民丟荒的『山欄園』和靠河邊的低洼地重整開發,聚合在島東北部丘陵地區落戶定居;而習水駕舟善於耕海的D民,則對漁業資源豐饒富集的海灣灘涂情有獨鍾,他們造舟為屋,觀潮察汐,看風使舵,隨魚蝦汛期遷徙各處港灣,採珠拾貝,撒網垂釣,耕海謀生。
  D民長年累月漂泊環島海港河口,居於舟船,捕魚為業,海域灘涂是他們的勞動對象,船艇是他們謀生的勞動工具,也是家人棲身生息之所。他們一家一艇.,船艇上面有遮蔽陽光風雨的篷蓋或帆架,船艇中部則是家人日常起臥的居室,船尾有擊水划船的搖櫓,船艙用來收集網釣工具和魚貨。較大的船隻則豎桅掛帆把舵,可以在汛期駛出外海面作業。
  D人曾經分布全島港灣
  海南島漁業資源得天獨厚,尤其是近海河口,自然形成漁業資源富集的生態系統,儼如D民的天然『養魚場』,因此,在古代社會流徙到海南島從事海洋漁業的D民,其生產生活的狀況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窘迫,除了舟居R促,還有每年夏季抵擋南海生成的幾場颱風暴雨之外,平常日子還是過得有滋有味。從海南地方志記載D民歷來服從當地官府『歲辦漁課』來看,D民的收成還是穩定的。
  宋代,海南檳榔、吉貝等土特產銷兩旺,趙汝適在【諸番志】『海南』條中記述海南商貿和市舶管理時提到『D舶』:『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皆有市舶。於舶舟之中分三等,上等為舶,中等為包頭,下等名D舶。至則津務申州,差官打量丈尺,有經冊以格稅錢,本州官吏兵卒仰此以贍。』從這則史料可見,當時有一部分D民以舶運的方式參與環島港口日益興旺的商貿活動,所收賦,『本州官吏兵卒仰此以贍。』
  北宋時期,海南糧食供應緊張,當時解決軍民缺糧問題要靠北船運輸。蘇東坡寫道:『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北船原由北軍即雷、化、高、藤、容、白諸州兵負責掌舵渡海,但他們不了解瓊州海峽的潮汐潛流,『率多沉溺,咸苦之。』時任廣南西路轉運使的陳堯叟果斷Q策:將雷、化、高、太平四州之民租米,送到與之水路接近的海峽北岸遞角場,『令瓊州遣D兵具舟自領』。D兵參與北船運糧之後,成效顯著,『人以為便』,陳堯叟因此項『宦績』而入載【瓊州府志】名宦錄。
  至明代,海南D民人口已分布在全島各地沿海港灣謀生,人口總數和戶口數均有較快的增長。明【正德瓊台志】記載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海南D民人口和戶口的統計資料,海南大學張朔人教授據此整理成下面的列表:
  從上表可見,明朝正德年間,海南D民已環島分布在各處港灣從事漁業生產活動。
  史料記述D民生育率較高:『每人生八九子或至十餘』,據此筆者估算明代中期D民總人口約1.8萬人,占海南島當時統計總人口250143的7%左右。
  著名學者陳序經在【D民的研究】中分析D民遷徙活動時寫道:『在瓊州東北的清瀾港,每年春夏兩季,好多D家漁艇,從萬寧陵水一帶隨南風而來清瀾。他們在清瀾海傍,有些插木為柱、以茅為瓦,有些仍住在艇上。到了秋冬兩季,他們又隨北風而南返萬寧陵水。他們秋去春來,就象燕子一樣,一年要住二三個地方。』
  族群變遷走向融合
  清代乃至近代,海南島D民人口占全島總人口比例及分布區間有減縮的趨勢,主要原因是明清時期漢族移民人口激增,黎族人口的自然增長速率加快,造成D民人口比重下降;其次,從福建閩南遷徙過來的漢族漁民,從事海洋漁業捕撈的船隻噸位、網釣工具及其深海作業技能,對D民的傳統捕撈方式形成競爭壓力,導致D民的作業海域和生存空間被擠占;再次,在海南島東北部發展成為海南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後,D民族群的文化變遷不可避免,在『臨(臨高人)化→漢化』的歷史背景下,逐漸走向民族融合之路。
  據海南學者馮仁鴻先生考證:居住於海口市海濱沙洲自稱為『D家族』的水上人家,歷史上為數不少。烈樓(天尾)、後海(鎮海)一帶系D家先民開發,正德七年有183戶,迄今已被『臨化』了。清末民初,居住在外沙尾、韭菜園沙洲的D民有四五十戶,迄今已被同化為海口市民。鹽灶海濱的捕撈隊,20世紀80年代有110戶。據入瓊張氏第十八代孫張行深介紹:其始祖原籍福建莆田,始遷陽江,後代亦皆舟居,環海南下,曾住湛江、吳川、烏石、硇洲濱海等處;入瓊十八祖,已十二代。今尚存手抄『族譜』,陽江、吳川等地尚有親戚及祖墳,居瓊已三百年矣。清朝乾隆年間,白沙門下村是當時閩粵沿海D民的聚居之地,全村有9姓,37戶,迄今仍操粵語系的D家話。其劉、梁兩姓,原居順德;周、李二姓,原住高州;其餘各姓,經湛江、安鋪、確洲、海安等地遷來,至今大都六至八代。百年來,自本村先後遷入市區定居的D民也不少。今海口D民居有捕撈新村、捕撈舊村和白沙門下村等三個村莊,計197戶,944人。他們依然操D家話,但對海口話也較為諳練。
  三亞港和陵水新村港的D民當問其祖籍時,大多說是來自廣東陽江、江門、新會、番禺、順德等地的水上人家,至今已繁衍七、八代有餘。據此推算,晚清之際,珠三角又有多批D民闖海W達海南島南部港灣謀生創業。三亞南海社區居委會梁雲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本人祖籍廣東新會,來三亞定居至今已經繁衍生息到第7代,如今子孫滿堂,帶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近300多人。』
  新中國成立以後,D民的民族成分歸同於漢族。主要聚居在海口海甸港、陵水新村港、昌江海尾、臨高新盈港、三亞港、榆林紅沙、後海、海棠灣(海尾)等地。其中陵水新村鎮D民有2500多戶,三亞市散居的D民估計有1萬人左右。
  正德七年(1512年)
  海南D民人口及其分布情況表
  地區分布 戶口數 人口總數
  瓊山縣  183   835
  澄邁縣 221   1009
  定安縣 -   -
  文昌縣 230   1050
  會同縣 88   402
  樂會縣 112   511
  儋 州    333   1520
  昌化縣 12   58
  萬 州 77   352
  陵水縣 100   457
  崖 州    349   1593
  感恩縣 56   256
  總計   戶:1913 口:8733
  制表許麗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