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馮驥才:傳統不代表過去 更應代表未來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0-15 00:08|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024| 評論: 0|來自: 渤海早報

摘要: 昨天上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主辦,天津天后宮管理委員會、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天津市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協辦的『當代社會中的傳統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 ...
昨天上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主辦,天津天后宮管理委員會、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天津市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協辦的『當代社會中的傳統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召開。當代著名畫家韓美林在開幕式上向天津皇會捐贈50萬元,用以獎勵和資助那些歷史悠久的瀕危老會。 
  渤海早報記者在開幕式現場看到,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的二樓大廳已經布置成天津皇會的文化展:掛甲寺慶音法鼓鑾駕老會和西碼頭百忍京秧歌老會的儀仗執事分列大廳台階兩側,『一道即將消逝的老會』中營後同樂高蹺老會的服裝道具、鑼鼓四件和印章會帖等文物靜置一旁。開幕式前,幾道老會在一樓大廳現場表演起來,鑼鼓聲喧。在這濃濃的民間生活氣息環繞下,中外學者濟濟一堂,他們將就『當代社會中的傳統生活』和媽祖文化兩個議題進行爲期兩天的研討。
  在開幕式上,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特別提出『傳統生活』的概念,他認爲:『傳統並不等於歷史,更多的是文化,傳統也並不代表過去,更應該代表未來。我們關切我們的生活有多麼傳統,那麼傳統是什麼呢?傳統價值是什麼?傳統應該在我國有什麼樣的位置,我們怎麼樣評價我們的傳統,這需要我們自覺。』
  馮驥才說,選擇天津皇會作爲此次研討的一個切入口,是因爲皇會至今沒有被主流化、商業化,也沒有被官員政績化,它仍然是民間、純文化的。然而由於諸多原因,天津皇會各老會幾乎都面臨著人亡藝絕的困境,有的老會即將消逝,有的老會雖然傳承有序卻舉步維艱,亟須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和資助。
  鑑於此,著名畫家韓美林通過韓美林藝術基金會向天津皇會捐贈50萬元,用以獎勵和資助那些歷史悠久的瀕危老會。在捐贈儀式上,韓美林生動而幽默地講述了民間文化對他的藝術滋養。他說起自己到陝北看到當地的民間藝人在黃土和高粱稈搭建的土台子上演出,『虞姬』一揚起袖子都露出了裡面的紅背心,老百姓就坐在地上看戲,艱難的境況讓他不禁落淚。動情之際,韓美林當場唱起了一段陝北民歌,歌聲蒼涼。提起對天津的感情,韓美林笑了起來,回憶起他早年坐火車來天津,一下車就感受到天津人的幽默、驕傲和樂觀,就連天津火車站賣爆米花的吆喝他都能一字不差地學出來。韓美林說,他將不斷地支持天津皇會,『我不但今年開會捐50萬,你們再開還是50萬,只要一開就是50萬。』(記者楊揚)
來源:渤海早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