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太原秋日舉辦全國首場『賀新婚』主題書畫展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0-14 17:43|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350|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中新網太原10月13日電 (張雲)13日上午,火紅的腫幀⑼ê斕畝粵,一場名爲『中國書畫名家第一場賀新婚主題藝術大展』的書畫展,正在山西美術館開展,迎來人們興致勃勃在此觀賞。    主辦者介紹,這是一場以賀新 ...
中新網太原10月13日電 (張雲)13日上午,火紅的腫幀⑼ê斕畝粵,一場名爲『中國書畫名家第一場賀新婚主題藝術大展』的書畫展,正在山西美術館開展,迎來人們興致勃勃在此觀賞。 
  主辦者介紹,這是一場以賀新婚爲主題的藝術大展。畫展歷時3天,20多幅書畫精品以愛情爲主線,從多個視角、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展示書畫名家們對新郎、新娘新婚的衷心祝福。其中藝術家們與新郎、新娘的友誼深情溢於言表。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常嗣新認爲:『以賀新婚爲主題舉辦畫展在全國爲首創。畫展匯聚了多位書畫界名家大腕的作品,更體現畫展的品位和檔次,爲書畫界的一盛事,值得人們在記憶中珍藏。』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畫展展出的作品囊括了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等多個畫種,匯聚著山西省最頂尖的十多位書畫大家的藝術精品。大紅的腫窒攏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趙梅生的一幅【花好月圓】圖、和【鸞鳳和鳴】書法,充分詮釋了畫展賀新婚的主題。中國著名山水畫家趙球先生的國畫【春早】,描繪著桃花樹下,兩大一小三頭憨態可掬牧歸的耕牛,寓意著對新郎、新娘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中國著名版畫家、國畫家張順清耗時三天,爲新郎、新娘創作的四尺整張人物肖像國畫【民國范兒】,更是將畫展推向了高潮。這幅畫源於新郎、新娘穿著民國服裝的一組照片,張順清配寫的小詩『吾非民國人、酷愛民國風、小傘撐起家、相依渡人生』,更顯浪漫、詩意。中國著名水彩畫家、油畫家劉長有以他在全國畫壇獨樹一幟的七彩楊樹爲素材,以【初升的太陽】爲題,送來真摯的祝福。中國著名花鳥畫家劉素珍創作的四尺整張國畫【出水荷風帶露香】,荷葉漫捲、荷花搖曳,整幅圖彰顯著挺拔向上的豪情、氣派非凡。 
 
  畫展上三幅油畫精品令人賞心悅目:中國著名油畫家、國畫家、書法家張保亮的油畫【小花】,將一個采野花的少女刻畫的惟妙惟肖。中國著名油畫家、國畫家田宏寶創作的靜物油畫【野趣】,展示了一束插在罐頭瓶中的野花,人物故事在畫外,妙趣橫生。中國著名油畫家王衛東創作的人物油畫【麗人】,展現了一位照鏡子的古裝美人,畫面色彩靈動、人物美艷絕倫。
  畫展上的恭賀作品異彩紛呈:中國著名山水畫家高相國的寬幅全景作品【峽江之春】,以滿眼的綠色,氣勢磅礴的描繪出最美的三峽,而『踏遍紅塵路、結伴雲水間』的詩句,更表達了作者的浪漫情懷。中國著名花鳥畫家裴文奎的國畫【歸巢】與趙球的【春早】異曲同工,綠意盎然的梨花樹林中,三隻歸巢的小鳥,畫面動感傳神。中國著名版畫家侯琪恭賀的套色版畫【丁香谷】,氣勢宏大,色彩絢爛,香滿山谷。中國著名山水畫家王愛忠創作的淡墨國畫【青山秀松圖】,讓大山和青松作證,對愛情進行別樣的詮釋。
  畫展上處處體現著創新:20多幅書畫精品全部放置在精緻的畫架上讓觀眾近距離品讀;展廳中設置的【穿越民國風】觀眾互動攝影區,背景是民國風情照片,坐在太師椅上,讓你瞬間實現穿越。
  人們在此還感受到,書畫家們的簡歷也別具一格,不僅有書畫家的愛情觀,還展示著大師們的婚戀時間。此間知名書畫策展人、新郎辛俊亮介紹:『書畫家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關於愛情的行爲藝術正劇。他們對愛情的執著、責任、擔當和相濡以沫,正像他們對書畫藝術一樣愛的深切。書畫家們有人已經度過了銀婚,有人已度過了金婚,甚至有人度過了金剛鑽婚。大師們正在用生活本身,詮釋著愛情的真諦。今天就是用此別樣的畫展,獻給我的心愛的妻子與可愛的書畫愛好者。』
  人們注意到,畫展上有一幅醒目的作品是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的書法『佳偶天成、鸞鳳和鳴』。字體遒勁、雄渾大氣。據稱,這幅作品是馮驥才先生在自己出版的作品的扉頁,爲新郎新娘題寫的。
  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山西省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許若認爲:『此次畫展雖小,但處處體現著創新、體現著品味,山西需要這樣的書畫策展,讓我們更多的書畫作品走向全國,讓更多的山西書畫家確立在全國應有的藝術地位。』(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