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3)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0-12-1 09:37| 發布者: 南丘| 查看: 962| 評論: 0|來自: 文化中國

摘要: 在革命戰爭年代,面對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的生死鬥爭,各階層人民群眾的利益高度一致,我們黨更多地強調工農大眾的階級利益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但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社會利益日益多元化的今 ...

在革命戰爭年代,面對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的生死鬥爭,各階層人民群眾的利益高度一致,我們黨更多地強調工農大眾的階級利益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但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社會利益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們黨不能不對各階層人民的具體利益給予更多的關注,並進行更加明確的表述。江澤民指出:『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279、280頁。這一論述,強調全體人民的整體利益,也承認各方面的具體利益;堅持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實質上就是廣大工農群眾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同時也強調要適當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從而既避免了把工人階級的階級利益簡單等同於全體人民的整體利益,也與西方資產階級政黨虛偽的『全民黨』理論劃清了界限,既堅持了我們黨的階級基礎,又擴大了我們黨的群眾基礎,體現了最大多數人利益與最廣泛的各階層利益的有機統一。這樣,我們黨就從理論上和實踐中都真正實現了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人民利益問題的論述,從黨的代表性問題入手,為我們黨正確處理人民總體利益與個別利益的關係打開了思維的空間,使我們黨能夠在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基礎上,兼顧各方面的利益,調動最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會全面進步。從這一理論出發,我們党進一步提出在現階段如何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從而也就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根本目標,為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核心思想的形成開闢了理論源泉。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過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進一步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涵。這既是當前貫徹落實『三個代表』要求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催生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依據。

江澤民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538頁。。同時特別強調,要『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279頁。。這就充分說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發展,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全面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的協調發展,是使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的均衡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提出,就是我們黨在21世紀前20年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根本性措施。

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的起草過程中,就強調要『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414頁。。他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又進一步指出: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542、543頁。。他代表黨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體目標,並特別強調這是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544頁。。這一目標的提出,表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涵更加豐富和全面,已經提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這也就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胡錦濤在論述科學發展觀時曾反覆強調,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確立科學發展觀,對於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和駕馭全局的能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至關重要』。【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頁。這充分說明,圍繞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這兩個重要理論成果,是相互銜接、緊密相連的。前者為後者的理論先河,後者是前者在實踐中的深化和發展。此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體系中,關於逐步解決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問題,關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關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關於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關於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統籌兼顧的思想方法,這些也都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綜上所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於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起了理論先導作用,而科學發展觀則為我們黨在現階段全面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找到了抓手和突破口。科學發展觀圍繞『以人為本』這個核心,把我們黨關於發展的理論統一為一個整體,確立在中國通過科學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正確途徑,從而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此同時,我們黨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結合起來,把領導科學發展作為體現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內容,從而也為推進執政黨的建設找到了一個新的着力點。從這一點上也可以說,科學發展觀通過回答『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進一步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根據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內涵的研究可以看出,從『執政為民』到『以人為本』,是一條貫穿這兩大理論成果的主線。『與時俱進』則是這兩大理論成果相繼誕生、相輔相成的動力源泉。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先後成功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實際上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往往是解決了前一問題,後一問題就突出出來;而對後一個問題的回答恰恰又是對前一問題的補充。由此也可看出,隨着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不斷發展,我們的理論也在不斷與時俱進。江澤民曾經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537頁。這一點同樣適用於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生生不息、不斷發展的關鍵,我們要用與時俱進的眼光來理解、貫徹、發展這一理論體系,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的根本保證。 〔文章來源:【黨的文獻】2010年第6期 作者張宏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審,北京100017〕


來源:文化中國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