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3)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0-12-1 09:37|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940| 評論: 0|來自: 文化中国

摘要: 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生死斗争,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一致,我们党更多地强调工农大众的阶级利益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但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的今 ...

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生死斗争,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一致,我们党更多地强调工农大众的阶级利益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但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党不能不对各阶层人民的具体利益给予更多的关注,并进行更加明确的表述。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9、280页。这一论述,强调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也承认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坚持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实质上就是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同时也强调要适当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从而既避免了把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简单等同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也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虚伪的“全民党”理论划清了界限,既坚持了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又扩大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体现了最大多数人利益与最广泛的各阶层利益的有机统一。这样,我们党就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真正实现了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人民利益问题的论述,从党的代表性问题入手,为我们党正确处理人民总体利益与个别利益的关系打开了思维的空间,使我们党能够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础上,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在现阶段如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从而也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形成开辟了理论源泉。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既是当前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催生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依据。

江泽民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38页。。同时特别强调,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9页。。这就充分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使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均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就是我们党在21世纪前20年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起草过程中,就强调要“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414页。。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42、543页。。他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目标,并特别强调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44页。。这一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已经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曾反复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这充分说明,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这两个重要理论成果,是相互衔接、紧密相连的。前者为后者的理论先河,后者是前者在实践中的深化和发展。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关于逐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关于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于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这些也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起了理论先导作用,而科学发展观则为我们党在现阶段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找到了抓手和突破口。科学发展观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统一为一个整体,确立在中国通过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正确途径,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党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把领导科学发展作为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从而也为推进执政党的建设找到了一个新的着力点。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科学发展观通过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根据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研究可以看出,从“执政为民”到“以人为本”,是一条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主线。“与时俱进”则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相继诞生、相辅相成的动力源泉。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先后成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解决了前一问题,后一问题就突出出来;而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恰恰又是对前一问题的补充。由此也可看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发展,我们的理论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江泽民曾经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37页。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理解、贯彻、发展这一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文章来源:《党的文献》2010年第6期 作者张宏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北京100017〕


来源:文化中国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