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關注我國百萬失獨家庭--【人民公安】雜誌封面故事

國學新聞| 計劃生育

2013-3-30 10:28| 發佈者: 孔伏坐| 查看: 1956| 評論: 0|原作者: 易富賢|來自: 易富賢網易博客

摘要: 願你不再孤單 關注我國百萬失獨家庭 2013年03月25日10:46 來源: 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 作者: 辛聞 http://news.cpd.com.cn/n19016/n47141/c16308080/content.html 據【2012中國衛生 ...
願你不再孤單

關注我國百萬失獨家庭

2013年03月25日 10:46    來源: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   作者:辛聞
據【2012中國衛生統計年鑑】顯示,我國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由此推算全國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已超過百萬。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得出的推斷: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中有1009萬人會在25歲前死亡。不久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個家庭面臨失獨。

  為和平事業犧牲了獨生孩子的公安英烈父母,和所有失獨父母一樣,承受着失獨的悲痛與創傷,也得到來自公安部、各地各級公安機關以及全社會的關懷、照顧與敬重。扶助和撫慰英烈家屬,一直是公安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母親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失去了一個親人,卻得到更多的親人。』
 
 
沒有你的世界
2013年03月25日 10:44    來源: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   作者:馬小娟
 
 
失獨家庭知多少

  18年前,陳澄(化名)騎車接女兒放學回家,一輛汽車撞過來,女兒沒了,她還活着。45歲的她離開丈夫,永別故土南京,獨自北上漂泊。失女、失夫、失家、失業,她很少在人前哭泣,然而她本來瘦小的身體,卻突然間氣球般瘋胖起來,令旁人匪夷所思。後來才知道,悲苦已令她身心徹底紊亂。

  好在丈夫仁厚、堅忍,在妻子自暴自棄般的放逐中,他從不肯放棄女兒有過的家和媽。夫妻兩人分分合合,陳澄最終在50歲來臨前生下第二個女兒。當夫妻倆抱着和大女兒如出一轍的小女兒時,他們確信他們的女兒又回來了。

  這當然是一個悲喜交集的故事。但更多的夫妻並沒有他們幸運。

  北京一位失去獨生子的母親因為大年夜思念孩子,剛端起飯碗,忍不住大放悲聲。她的丈夫難以承受,沖她大吼『這日子還過不過了』。悲切而孤苦的母親哭着跑到了郊區孩子的墓地,抱着冰冷的墓碑,哭了兩天兩夜,直到自己手腳冰涼失去知覺。

  2012年母親節後,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廖琦立拍攝了反映失獨人群生活的紀錄片【玻璃心】,其中一對幾年前失去獨生女兒的夫婦,在4年裏一直蝸居在地下室,吃着最差的飯菜。在他們的內心,女兒被害慘死,他們也不能有任何的享受。4年官司結束後,兇手得到法律的懲罰,母親爬上女兒被害的山頂,放聲痛哭。她說:『墳墓裏如果是我,該多麼幸福。』

  另一位45歲的母親,寧願自己已是六七十歲,因為這樣『可以離孩子近一些,離現實遠一些』。失去孩子後,丈夫就很少回家,她最後得到的回答是,『兒子都走了,我跟你沒什麼關係了』。

  目前在中國,對於失獨人群與家庭的數據統計,還沒有確切的官方調查統計數字公佈,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到底有多少失獨家庭,仍沒有確切的數據。現階段媒體中出現的幾組數字,都還只是學者和相關部門的推算。通常採用的有兩組數字,一組來自【2012中國衛生統計年鑑】,顯示中國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由此推算全國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已超過百萬。另一組數字是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得出的推斷:中國從1975年到2010年共產生了2.18億個獨生子女家庭;而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則顯示,每出生1萬人,就有360人在10歲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前死亡,760人在44歲前離世。由此得出推論,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中有1009萬人會在25歲前死亡。也就是說,不久後的中國,有1000萬個家庭將面臨失獨。

  『計劃生育』30年

  時間倒退至上世紀70年代末,趙亞娟(化名)還記得當時自己已經上中學,放學回家的路上,鎮上的一片空曠地臨時搭建起幾座大棚,聽說裏面正在結紮。她並不懂什麼是結紮,但朦朧中覺得和生孩子有關係。之前她已經有了兩個小弟弟,媽媽前不久懷孕,爸爸希望能再有一個女兒。但沒多久,爸爸正好出差,媽媽單位來了幾個婦女給媽媽做工作,後來就聽說『小妹妹』沒有了。這天放學回到家,家裏又湧進來一批敲鑼打鼓的人。她才知道,她的爸爸也『結紮』了。

  趙亞娟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她記憶中的片段,還只是我國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熱身階段,那時她的父母和她同學的父母,大多有了好幾個孩子。她甚至記得,一個男同學家有9個兄弟姐妹,一位女生的妹妹和她姐姐的女兒一樣大。真正要到上世紀80年代初,『只生一個』的計劃生育政策作為國策之一才開始全面實行。

  長江後浪推前浪。當時才十五六歲的趙亞娟不會知道,她那時也只是少了個『妹妹』,而她和她上幾屆的師哥師姐們,將會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首批踐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人群。30多年後,在她進入到所謂醫學上49歲生育極限年齡時,周圍也開始有了同齡的失獨夫妻。她說,雖然失獨者都認為外人很難真正理解他們的悲苦與悲涼,但將心比心,她願意找到自己的方式援助他們。

  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推行的30餘年裏,它在前期為中國減少了人口爆炸的風險,但同時也為作為個體的家庭增大了生活的風險。根據【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的研究,日本在1949年後曾實行鼓勵而非強制性少生的政策,導致日本勞動力在上世紀90年代負增長。新加坡、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後也先後意識到控制人口政策的負面作用,轉而鼓勵生育。

  易富賢還提出一個嚴峻而殘酷的事實:即便停止計劃生育,中國目前的生育率也遠不及維持人口世代更替的數量。當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口成為死亡人口的主體後,中國將出現一個幾十年的人口『泄洪』期。因此,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需要每年出生2000萬以上人口,才能有效改善人口結構,防止人口銳減。根據他的推算,由於人口變化還有幾十年的滯後性,目前人口還會低慣性增長一段時間,但在10年之內中國人口將開始負增長,然後一發不可收。

  據聯合國的預測,不到一百年後的2100年,中國人口將只有5億。

  自救、自助的『同命人』

  2006年,H女士16歲的兒子病逝後,喜歡他的人卻依然在他的博客裏,看到他面含笑意的照片、少年真誠而灑脫的文字,以及不斷更新的發往天堂的祝福。是H,在繼續撰寫着兒子的博客。

  兒子走後,H發現來兒子博客的人真不少,通過收看每天的留言和評論,她遇見了許多人。有人把這裏當精神家園、心靈寄託,她也在這裏用心延續着母愛。後來,一些失獨的媽媽們,開始聚集在這個博客裏,互訴思念孩子的心聲。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在博客裏對H說,我每天都要哭,不如你堅強。H回覆她,自己也常會哭,哭並不是不堅強,我們是流着眼淚往前走。是為了孩子,也要好好地活。

  另一位來到博客的失去女兒的母親,被H邀請到家裏,當一進門看到屋裏三面牆上都是H孩子的照片時,她由衷地說:『你弄得比我們好!』因為怕觸景生情,這位母親的丈夫將女兒的照片和遺物都悄悄搬走了。

  那天,H帶着她一起講着孩子的故事,她們有哭,也有笑,是傷感而溫馨的回憶。H還告訴她,每逢紀念日,家人都會來和兒子團聚,以小小的形式,寄託哀思。

  那位母親後來告訴H,回家後她做了四菜一湯,和往常一樣在桌邊與女兒慢聲細語,隨後囑咐她一路好走,不要掛念父母。她還說,謝謝你,我們終於沒有錯過送她最後一程的機會。那晚我們心情也好受許多。上周末我和孩子爸爸第一次去頤和園散步,天很藍,風很暖,我們知道這是女兒送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我會記着你說的,為了我們親愛的孩子,一定好好生活!

  H讓聚攏到她身邊的失獨父母們懂得,『在這人世間,只要心中有愛,生活就可繼續、就可美好。我們和孩子共同經歷了非常人所有的身心痛苦,我們挺過來了;我們和孩子在人生的苦難中體驗着親情、友情,感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和幫助,我們知足感恩;我們和孩子共同享受了非常人所有的快樂和幸福,我們回味無窮』。他們『在悲劇中演出着喜劇,在黑暗裏放射着光明』。

  一對生活在美國的中國夫婦,他們一直優秀的孩子忽然自殺了。夫妻倆承受不住如此打擊,打聽到H的電話,越洋向她訴說心聲。H對他們說,有太多的理由要求我們活下去,並且要活孩子希望的樣子。

  H這是和失獨父母們一起,在默默地自救和自助。

  【羊城晚報】記者在失獨家庭調查報道中也提到,廣州的一位顧阿姨自從兒子因意外去世後,便加入了好幾個由全國各地的失獨者自發組建的QQ群。其中組建最早的群之一『星星苑』已經滿員,人數達到500人。在QQ群裏,失獨者互稱『同命人』,取『同命相連,抱團取暖』之意。

  然而,基於中國計劃生育的歷史與現實,無論從道德還是法律上來考慮,失獨之痛都不能更不應該由失獨者獨自來承擔,數以百萬計的失獨者要安享晚年,也不可能只靠當事人自身的自助、自救。

  近日,一組不斷被網絡轉發的名為【一個關於失獨老人的調查———失獨余悲】的圖片,更令網友噓唏不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關切我國失獨者人群,以及國家、政府部門對這一人群的態度和政策。普遍的看法是,對於這些響應國家政策的『光榮一代』,當他們承受着失獨的痛苦時,政府、社會、公眾對他們都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一位原計生委官員說,失獨問題不解決,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

  雪上加霜:養老、醫療焦慮

  同樣來自【羊城晚報】記者的失獨家庭調查報道中,也提到一位名叫『寒露』的失獨者,因為脊椎手術無人簽字,病情一拖再拖。後來基於各方壓力,還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在手術單上簽了字。不幸手術失敗,『寒露』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此事在失獨人群中引發極大反響,不少失獨者都在擔憂:『寒露』的今天,也許就是我的明天。他們說,我們『不怕老,不怕死,就怕病』,病了,別說是沒人照顧,就連手術都因無人簽字而做不了。

  根據我國現行的規定,失獨人群面臨的不僅是入院手術無人簽字的尷尬,還有在入住養老院時被多次拒之門外。因為入院時需要作為監護人的兒女簽字才能接收,可是沒有兒女,找誰來簽字。就北京市目前海淀、朝陽、大興等區的養老院,也都規定入住養老院一定要有監護人(多為子女)簽字,如果沒有,則必須有所在街道或工作單位提供的相關證明。然而,多數情況下,無論是社區還是工作單位,其實都沒有真正承擔這項職責的部門。

  即使真正入住養老院,對於沒有子女定期探望的失獨老人,面臨的也只會是重複的刺激和傷害。

  第一批實行計劃生育的失獨人群已不可能再生育,老無所依的晚景對於他們,指日可待。在養老本身就難題種種的大背景下,失去子女依靠的老年父母們,更是焦慮、憂心。自身的現狀與社會的現實,更令一些人甚至產生很強的自卑感和挫敗感,把自己看作最無助、最弱勢的犧牲品。在他們心裏,和失去孩子的年輕父母相比,人家畢竟還年輕,還可以再生,還能夠再有孩子,還可以有希望;和那些只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比,人家不管兒女怎麼忙,總歸還有個盼頭,逢年過節,總還有個全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病了,也還有人可以依靠;甚至和那些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相比,也不如人家,因為他們從未擁有過,也就不用去經受失去的傷心與痛苦。再說他們好歹還可成為五保戶,是政府和政策的關照對象。

  失獨人群的大面積產生,是30餘年來計劃生育政策必然會產生的結果。目前除了社會言論,一些專家與研究人員,包括一些政府部門官員也都直言,不可將失獨人群當作一種負擔,失獨家庭更不是問題家庭,國家、政府、社會都應正視這個群體的存在,應該善待他們。也有人意識到,人們在深切了解到失獨人群所面臨的困難和危機之後,或多或少對我國的計生工作會有些負面情緒,然而『發泄情緒容易,但要真正解決問題,需要一個完善的機制和體系』。如今,失獨問題早已不僅僅是計生問題,全社會對待失獨人群的態度,也考量着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應建立國家服務體系與社會救助體系

  2001年底,我國頒佈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

  然而,『必要的幫助』是什麼,具體由哪個部門來執行,如何實施,均無標準和細則。

  到2007年,我國又出台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年滿49周歲、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按照此規定,每人每月可領取不低於100元的扶助金。這是首次全國範圍內對失獨家庭的扶助。

  截止到2012年底,廣州市失獨家庭每人每月可領取150元扶助金。北京每人每月200元。鄭州調至270元。重慶每人每年可得到3120元。石家莊每人每年1800元。陝西農村居民每人每月800元,城鎮居民1000元。深圳失獨家庭每月可得770元補助。凡此種種,每個地區的扶助金標準都不一樣。

  但經濟上的扶助只能是一方面。各家的經濟狀況不同,扶助金拿到手裏,心情也各不相同。相同的只是,幾乎所有地區的扶助金都不是『發放』,而是『申請』,過程中的種種手續與細節,往往傷人、傷心。

  網友『心隨』說,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越來越多的群體被社會重視、關注,可惟有『失獨』這個群體,卻一直被遺忘、被漠視,至今沒有一部法律保障這個群體。

  2012年7月16日香港【文匯報】刊文說,從宏觀看,政府應把這些特殊家庭的晚年保障及早地納入議事日程,除動用公共財政對其進行救濟外,還應在很多細節問題上予以細微考慮,比如政府出資或鼓勵民間出資,設立一些專為照顧失獨群體的養老院。

  剛剛過去不久的蛇年春節,媒體在大年初六(2月15日)報道的一條消息引起受眾關注。據『中國之聲』報道,國家民政部表示,今後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的標準,由政府來供養。

  但這也只是『表示』,並無明確和具體的說明。

  3月召開的兩會上,民主黨派也建議立法補助失獨家庭;定期發佈失獨家庭權威數據;提高失獨家庭扶助標準;為失獨老人建設養老機構;政府資助建立關愛基金;失獨家庭領養孩子『特事特辦』等。

  也有專家建議,對失獨家庭應進行分類關懷,經濟能力較強的,重點在精神慰藉上予以幫助,可以開展心理輔導、義務巡診、臨終關懷等服務;經濟困難的,則應加大扶助力度,讓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一些研究人員更指出,不應將失獨人群標籤化,失獨人群也是眾多特殊困難群體中的一個,社會要做的是營造一種相互關愛、理解、幫助的社會風氣,而非重複的惡性刺激。

  公共管理學家、『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丁兆林則認為,在國家建立服務體系的同時,每個人凝聚而成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樣不可或缺。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