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地方政府申遺熱的冷思考:燒錢申遺 輕視保護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4-28 19:19|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075| 評論: 0|來自: 瀟湘晨報

摘要: 申遺成功能給當地帶來巨大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所以近些年來,不少地方政府都對此事趨之若鶩。在『申遺熱』的背後究竟是『官商聯合、與民爭利』的貪婪需求、還是『保護遺產、傳承文明』的以愛之名?世界文化遺產在我 ...
申遺成功能給當地帶來巨大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所以近些年來,不少地方政府都對此事趨之若鶩。在『申遺熱』的背後究竟是『官商聯合、與民爭利』的貪婪需求、還是『保護遺產、傳承文明』的以愛之名?世界文化遺產在我國是否已經淪落爲掠奪性開發文化資源的『暴力准入證』?記者就此事展開了調查。 
  地方政府『申遺生意經』遭質疑
  2010年,在巴西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包括少林寺在內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次申遺花費7.9億元。同樣,在這次大會上,『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參與聯合申報的縣市也付出了12億元。
  『有錢就不惜血本的「燒錢」,沒錢就借錢、貸款;就算沒有「真傢伙」,也依然可以在原址上修建、「摻雜」假的東西。在瘋狂申遺的背後,隱藏的是當地政府對所謂「政績」和經濟利益瘋狂追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說,在申遺成功後,景點門票價格的大幅上漲往往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即便公眾在那時會提出質疑,地方政府也會以控制景區遊客數量、更好地保護遺產資源爲『理由』,從而置人們的質疑於不顧。
  以愛之名的背後是『暴利准入證』?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李利安教授表示,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把文化作爲一種經濟資源來開發是無可厚非的;而在申遺成功之後,投資方通過提高門票價格等方式收回申遺時所付出的成本,『這並不是一種不合理的方式方法。』
  在2007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因爲『旅遊業過度開發、遺產地不堪重負』,我國就曾有包括麗江古城、故宮、頤和園在內的6處世界遺產被亮『黃牌』。
  『爲什麼「申遺」這麼熱?爲什麼申遺的是非這麼多?除去它背後潛藏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之外,這也與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程度有關。』李利安分析稱。
  專家:『申遺』需理性,拷問其『真諦』
  李利安說,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遺產公約】爲例,要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處於瀕危狀態;有完整的保護計劃。
  李利安說,作爲一名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文明古國的國民,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徑有很多。『文化是一種資源,但絕不應該僅僅把它看做是一種經濟資源,如果我們能對文化遺產在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國民修養方面發揮的作用多加思考和評估,可能我們的「申遺」行爲就會理智許多。』據新華社電
來源:瀟湘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