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盤點收藏界玉器的"江湖術語":"不開門"指仿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4-29 00:50|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292| 評論: 0|來自: 西安晚報 

摘要: 文/圖 吳念親      每個行業都有行話,收藏界尤甚,外行人一下子搞不明白。玉器收藏當下方興未艾,初涉此道,必須先搞懂這個行業的江湖術語、行話。下面就對應用較廣的行話作初步介紹。     1. 開門 ...
文/圖 吳念親 
    每個行業都有行話,收藏界尤甚,外行人一下子搞不明白。玉器收藏當下方興未艾,初涉此道,必須先搞懂這個行業的江湖術語、行話。下面就對應用較廣的行話作初步介紹。
    1. 開門:由成語開門見山演化而來,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開門指的是仿品。
    2. 撿漏:是指以較低的價格,慧眼識寶,買進了價值較高的收藏品。
    3.包漿:器物表面長時間氧化形成的光澤。
    4. 吃藥:形容上當受騙買到了假東西。
    5. 走眼:指把贗品看成了真品。
    6. 掌眼:請別人幫着看真假好壞。
    7. 有一眼:東西不能確定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8. 國寶幫:是指家裏收藏滿眼望去儘是國寶重器,實際卻全是贗品的獨特人群。
    9. 交學費:指買入贗品所花費的冤枉錢。
    10.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環境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相接觸,這些物質侵蝕玉體,使玉器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生變化的現象。常見的沁色有水沁――白色,硃砂沁――紅色,土沁――土褐色和紅色,水銀沁――黑色,鐵沁――暗紅色,銅沁――綠色。
    11. 雞骨白:一種沁色,因像雞骨頭的顏色而得名。雞骨白的成因有三種,一種是天然的玉料就是這種顏色;一種是玉器入土後受沁造成的;還有一種是火燒形成的。
    12.水銀沁:黑色沁,古人稱為水銀沁。實際上沒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水銀能沁蝕玉體,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稱為水銀沁已經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13. 硃砂紅:玉器表面有硃砂附着物。
    14. 鐵沁:鐵氧化生鏽後對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紅色。
    15. 灰皮:玉器入土後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淺,淺的就像一層皮。
    16. 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質侵蝕形成的凹坑,又稱土吃,土蝕。
    17.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後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狀態。
    18.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後經過清洗盤玩後的狀態。
    19.提油:一種人工染色的方法。
    20.綹裂:玉料裏面的裂紋稱綹,表面的裂痕稱裂,合起來為綹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紋。
    21.斜刀:又稱坡刀,西周玉器中常見的一種雕刻工藝,磨去陰牆一面,成斜坡狀。
    22.玉山子:立體圓雕的人物,山林景觀擺件。
    23.漢八刀:漢代的一種玉雕技法,風格簡練流暢,宛如八刀而就,多見於玉蟬,玉握豬。
    24.圓雕:指三維立體的玉雕。
    25.透雕:又稱鏤雕,是用拉絲的工藝表現出鏤空狀的玉器。
    26.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立體的形象。
    27.拉絲痕:在加工過程中留下的線鋸拉絲痕跡。
    28.片切割:用硬度較高的工具來切割玉料,其痕跡多為直線狀。
    29.線切割:用麻繩之類的工具蘸水加解玉砂來切割玉料,其痕跡為弧形。
    30老玉新工:用老的玉料或老的素器新添加紋飾工藝,此類仿品殺傷力較大。
    31.老改老:在古代就因為器物破損而改制的玉器。
    32.留皮:在器物上保留原石的表皮。
    33.巧色:又稱巧雕,俏色。是玉工依玉材之自然色澤紋理,巧妙地加以設計運用,做出紋飾來增加表現力的雕刻技法。
    34.飯滲:肉眼觀察玉石內部有如同稀飯裏的飯粒狀的白色斑塊。
    35.遊絲毛雕:西漢玉器上出現的一種陰刻線,其線條形若遊絲,細如毫髮,後人稱為遊絲毛雕。
    36.高古玉:一般指漢以上的古玉。
    37.中古玉:指唐至元代的古玉。
    38.粗大明:指明代玉器的粗獷風格。
    39.羊脂玉:玉中極品,如同羊油般。每個人心目中評判羊脂玉的標準不一樣,我認為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一必須是和田籽料,二白度要好,三細膩度要好。
    40.祭坑玉:專門為了陪葬而做的玉器,大多玉料一般,工藝粗糙。
來源:西安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