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氣候改寫盛唐史 長期乾旱致使農民起義四起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07-1-4 15:24| 發布者: 里人| 查看: 1051| 評論: 0|來自: 環球星島網

摘要: 世界範圍的氣候改變是否導致了古文化的消亡?一項最新研究認爲,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一個王朝――唐朝由於古季風的改變而致其逐漸衰亡。 據BBC中文網報導,德國波茲坦地學研究中心氣候動力與沉積主管豪格率領的 ...
世界範圍的氣候改變是否導致了古文化的消亡?一項最新研究認爲,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一個王朝――唐朝由於古季風的改變而致其逐漸衰亡。

據BBC中文網報導,德國波茲坦地學研究中心氣候動力與沉積主管豪格率領的德中科研小組,對雷州半島湖光岩湖取得的鑽孔岩心進行了高解析度古氣候研究。

科學家們認爲,通過鑽孔獲取的岩心樣品的磁屬性和鈦物質可以揭示東亞古代冬季季風強度。他們發現,在過去15000年裡,有三個時期的冬季季風很強,而夏季季風很弱。前兩個時期是在冰河紀,而後一個時期大約在公元700―900年間。

唐朝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延續近三百年。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朝代。盛唐的貞觀、開元之治一直令史學家們津津樂道。

但公元751年唐朝軍隊與阿拉伯大軍激戰於中亞重鎮怛邏斯,唐軍大敗後退,唐朝開始衰落。

豪格的研究小組認爲,最終造成盛唐衰敗的是長期乾旱和夏日極其少雨的氣象原因,因爲連年乾旱造成穀物欠收,激起農民起義,並最終導致唐朝在907年滅亡。

豪格的研究小組說,同樣的氣候變化也曾在中美洲出現,影響到瑪雅文明的發展,著名的瑪雅文明也因此消亡。兩者之間有著驚人的類似。

此前對委內瑞拉卡里亞科盆地沉積物所作的分析表明,公元9世紀左右加勒比海地區出現了持續100多年的乾旱,其中公元810、860及910年更出現了嚴重的旱災。而正是在這段時間裡,許多瑪雅城市荒蕪了。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