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不要讓偽傳統的『黃帝紀元』自殘文化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07-2-5 14:35|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199| 評論: 2|來自: 新京報

摘要: 太陽照樣升起。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裡有點大事小情時,恐怕夜半還會失眠。然而,總是有人斷定我們睡着了。不久前,有『十博士』聯名號召大家不要過聖誕節,為的是『喚醒國人、抵禦西方文化擴張』;就在這兩天 ...

太陽照樣升起。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裡有點大事小情時,恐怕夜半還會失眠。然而,總是有人斷定我們睡着了。不久前,有『十博士』聯名號召大家不要過聖誕節,為的是『喚醒國人、抵禦西方文化擴張』;就在這兩天,據報道又有幾位學者主張恢復『黃帝紀年』,其目的同樣是『喚醒國人、恢復和保留自己的傳統文化』。

又逢『眾人皆睡我獨醒』,莫非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專家一呼籲,民眾就昏迷』的文化怪圈裡?同樣身為國人,我們每天有條不紊地計算着自己擁有的時間與閒暇,準時約會、交朋會友、瀏覽網頁,其間怎麼就睡着了呢?然而,『喚醒者』總是信心滿滿,像是飛進我們鼻孔里的瞌睡蟲,對我們腦袋近期及將來的運行狀況了如指掌。

熟悉電腦者,知道自動恢復系統要有一個具體的備份時間,不知道幾位學者們主張『恢復黃帝紀元』究竟從何時談起。印象中中國並沒有『黃帝紀元』這個傳統。有據可查的是,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經學大師劉師培發表【黃帝紀年論】,主張以傳說中黃帝降生的那一年為紀元元年。但是,劉師培反對的主要是清朝披着帝王馬褂的年號制,其所謂『吾輩以保種為宗旨,故用黃帝降生為紀年』,在今天看來不過是個笑話。至於其後諸如【民報】採用黃帝紀元也只是曇花一現。

無論如何誇大黃帝紀年在弘揚傳統方面的作用,歸根到底它不過是個計量時間的工具。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曆月、日,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制度,都是基於『便統計』、『便於交流』等考慮。

今天,中國使用公元已近百年,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傳統而啟用黃帝紀元,除了製造計數上的混亂,讓大家徒勞地多做幾次四位數加減法,顯然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在我看來,『黃帝紀元』在中國不過是一種『偽傳統』,或者說充其量是一種已經『死去了的傳統』,以捍衛『死去了的傳統』或者『偽傳統』的名義來埋葬活着的傳統、正在成長中的傳統,不僅不是文化自救,反而是一種文化上的自虐與自殘。對自己的文明做如此『淨身運動』,長此以往,中華文明就只能退回到山頂洞裡去畫豎條來紀年。

公元紀年通行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紀年傳統里找不出好產品。以傳統紀元為例,我們常常說,中國文化深受『拆遷文化』所害,留不下自己寶貴的東西,事實上,這種拆遷不止於地理或者空間層面(比如像火燒阿房宮那樣的改朝換代),它同樣表現在時間或者紀元層面。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信奉『應天承運』,歷代帝王甫一登基,紀元自動復位到元年。為了開闢政治新篇章,皇帝在位時多註冊若干吉祥如意的馬甲作為年號,不厭其煩地讓手提算盤的史官們跟在後面做加法。

細心者不難發現,這種在時間上改天換地、推倒重來的計算方法,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起構成了專制王朝的時空二維。一方面,皇帝老兒占盡了天下無雙的沃土良田;另一方面,又通過一個個元年完成紀元上的一統江山、時間上的從頭再來。

只可惜沒有一個皇帝長生不老,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皇位更迭中,我們寶貴的歷史光陰被無數年號割裂成文明的碎片。

回到公元紀年在全世界的普及,我們理應欣悅於人類文明的交融、認同與共同成長。近百年來的實踐同樣表明,公元紀元早已在中國人的生產、生活以及國際交往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沒有花納稅人一分錢,我們卻可以盡享人類文明的無數成果與驚喜,豈不快哉?! (文/ 熊培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3-1-2 10:24
上述文章作者所提,吾人有以下疑問:
1. 何以西元紀年,竟變成"公"元紀年?    耶穌的出生年,與我們何干?    請想想西方傳教士如何去悄無聲息的抹滅其他地區的文化遺產。
2. 為何我們的文化相較於西方文化,我們的竟然會是偽傳統?   上述文章作者是否為西方人?
引用 遊客 2013-1-2 10:20
test

查看全部評論(2)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